对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摘要:清水混凝土就是结构成型后,利用其平整、密实的混凝土外表作为建筑物的表面,不再进行基层抹灰找平,基底稍加修补后即可进行室内装修。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及其施工的技术准备和保证措施,然后深入分析了具体的施工方法与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最后提出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可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建筑质量; 施工技术; 混凝土; 技术准备; 措施;
Abstract: the water concrete is the structure forming, the use of its formation, and close-grained concrete appearance as building surface, no longer for grassroots plasterer make level, the basal slightly after repair can be carried out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water concrete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reparation and assurance measures,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can discuss with their colleagu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crete; Preparation for technology; 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清水混凝土是以混凝土原浇筑表面或用透明保护剂做保护性处理的混凝土表面作为外表面,通过混凝土自身质感和精心设计施工的外观质量来实现美观效果的现浇混凝土工程。通过对清水混凝土结构中构造细部的精心设计与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可以使混凝土表面的装饰效果完全达到设计的要求,通过对清水混凝土的微观机理的研究,提出适合清水混凝土表面耐久性规律的质量控制标准,不断探索清水混凝土新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清水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一、清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分析研究
清水混凝土除了要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还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表面质量要求。一是光洁度: 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二是平整度: 要求达到高级抹灰的质量验收标准,允许偏差不大
于 2mm。三是颜色: 清水混凝土表面色泽均匀,颜色一致。距饰面清水混凝土 4m 处肉眼看不到明显色差; 距普通清水混凝土 8m 处肉眼看不到明显色差。四是气泡: 混凝土表面的气泡要保持均匀、细小,饰面清水混凝土表面 1m2面积上的气泡面积总和不大于 3 × 10 - 4m2,最大气泡直径不大于 3mm,深度不大于 3mm; 普通清水混凝土表面 1m2面积上的气泡面积总和不大于 6 × 10 - 4m2,最大气泡直径不大于 5mm,深度不大于 4mm。五是裂缝: 表面无明显裂缝,饰面清水混凝土与普通清水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分别不得超过 0. 15mm 与 0. 2mm。六是观感缺陷: 没有漏浆、跑模和胀模造成的缺陷,没有错台、冷缝或杂物,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蜂窝、麻面、砂带、孔洞、露筋、剔凿或涂刷修补处理痕迹。
2、装饰效果要求。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表面要求在视觉范围内的一致性。清水混凝土模板应该按照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制作,留设明缝条或蝉缝,形成有规则的分格缝、装饰线条要求平整、顺直、布置均匀;按照设计要求留设对拉螺栓孔,对拉螺栓孔进行封堵处理之后,密实平整颜色与墙面基本一致,形成的有规则排列。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准备和保证措施分析研究
1、清水混凝土施工前准备。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制作样板墙,来验证模板体系、施工方法、成品质量和效果。要求施工人员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按设计要求确定清水混凝土饰面范围,并深化图纸设计,对装修预埋件、设备管线的预留孔洞等做出施工设计,以避免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和后续专业施工对成品清水混凝土的破坏。
2、饰面清水混凝土的保证措施。一是采用的模板选择应当尽量平整光滑,宜选用覆膜胶合多层板。二是选用的脱模剂不会对清水混凝土造成污染。三是施工缝只能留设在明缝、蝉缝处。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浆,大模的接缝处要加塞海绵胶条,模板下口的海绵胶条要设在明缝里。五是为了防止露筋和钢筋锈蚀对混凝土表面的污染,饰面清水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应适当加厚。保护层垫块应使用专用的与模板面点接触的塑料垫块。六是穿墙对拉螺栓,穿墙套管要加定位堵头以保证穿墙孔眼位置处严密,防止漏浆。七是浇筑过程严格按混凝土振捣标准操作。八是拆模时间要由实验确定,严格控制拆模时间确保饰面清水混凝土的质量。
三、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重点分析研究
1、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目前清水混凝土在我国没有统一、权威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但其质量至少应能满足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其表面色泽、纹理、光洁度等应该有更加严格要求,即一次浇筑成型,外观平滑,尺寸精确,色泽一致。饰面清水混凝土与普通清水混凝土允许偏差项目应满足: ①墙、柱、梁轴线位移: 5mm 与 8mm; ②表面平整度小于 2mm 与 4mm; ③大角全高垂直度8 mm /100m ~12 mm /100m④阴、阳角顺直和方正均为 3mm 与 4mm;⑤墙、柱、梁截面尺寸: +
2mm ~ - 2mm 与 + 2mm~ - 4mm。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影响清水混凝土质量的各个分项工程。
2、钢筋工程。进入现场的钢筋规格、品种以及钢筋的制作、搭接、锚固、构造应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所有入模的钢筋应该清除表面锈斑,钢筋连接尽量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钢筋及安装作业的焊接工作必须在电焊位下方用金属薄板做垫护,避免焊渣烧伤模板造成混凝土表面麻点。在梁板钢筋安装过程中严禁在模板上拖拉钢筋造成模板损伤; 钢筋安装位置要准确; 保护层控制在 35mm ~ 40mm 之间,采用塑料垫块,垫块颜色要与清水混凝土颜色接近。
3、模板工程。模板设计安装要确保建筑效果的美观,还要保证结构施工的受力要求。可以根据 “简单合理、拆装方便、承载稳定”原则对模板的明缝、蝉缝、阴阳角、预埋件及洞口位置处模板节点的做法进行详细设计。做到安装后拼缝严密,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小于1. 5mm。模板材质宜选用刚度较好、吸湿性均匀的钢木组合体系模板或粘接复合塑料板。施工前,模板必须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适量脱模剂。
4、混凝土工程。清水混凝土对色泽有较高要求,并且应该一次成形,宜采用掺加粉煤灰的商品混凝土,以提高清水混凝土的增强效应。清水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 (11. 5 ±1. 5) cm 内,初凝时间在6. 5h ~8. 5h 内。掌握好清水混凝土的振捣方法,震捣器插入时应该快插慢拔,不得漏振和过振,振捣时间以清水混凝土表面无浮浆和无气泡泛起为止,一般为 15s 左右,使之泛浆密实,没有明显沉陷。浇筑清水混凝土应该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50cm。当施工期间连续5 天的日平均气温小于5℃或日最低气温小于 0℃时,清水混凝土施工应该采取冬期施工措施,例如加热、保温、防冻等相应措施来满足施工要求。清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保证其强度和防止产生收缩,应保持其湿润,并在 12 小时内对清水混凝土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 天,在高温季节应该适当增加养护时间和浇水次数,拆模之后,不可立刻用冷水浇喷,否则会出现温差裂缝,也不得直接用草垫铺盖在混凝土外表面,以免造成黄色污染。
四、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分析研究
1、在同一视觉范围内的清水混凝土应该尽可能采用同等强度等级。
2、采用质量、性能好的国产多层覆膜板。
3、尽量选用小直径钢筋,减小钢筋间距,控制表面裂缝。
4、冬期施工注意事项。①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含碱量要低。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时,应该避免与前期浇筑清水混凝土产生色差。清水混凝土搅拌时间比常温时要延长 50% 左右,保证清水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低于 15℃。②加强清水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保温,保证其入模温度不低于 10℃,避免新浇清水混凝土冷却过快,影响早期强度增长和观感质量。③当室外温度低于
- 10℃ 时,在施工楼层内可采用电暖气片进行加热保温。并做好同条件下试件的留置和清水混凝土的测温工作。随时掌握其内部温度,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何正华.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和应用 [J]. 重庆: 重庆建筑,2009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