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833246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3.30
(21)申请号 202021556727.5(22)申请日 2020.07.30
(73)专利权人 重庆博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振华路41号
附4号(72)发明人 刘克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代理人 罗庆(51)Int.Cl.
C02F 9/08(2006.01)C02F 1/78(2006.01)C02F 1/50(2006.01)C02F 1/32(2006.01)C02F 103/04(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纯水箱,用于储存纯水;增压泵,用于对所述纯水箱的纯水进行增压后输送;净化处理子系统,用于对增压泵输出的纯水进行净化处理,还用于对纯水箱内纯水进行消毒处理;阀门控制子系统,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第一出水口与纯水箱的回水口连通,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用水点连通,使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与所述用水点串联成闭环回路,用于控制净化处理后的纯水在所述用水点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交替循环,再回流到所述纯水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纯水分质供水系统的管道中存在死角或死腔,容易滋生微生物的问题,有效控制管道中细菌微生物的滋生,保障医用水水质。
CN 212833246 UCN 21283324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纯水箱,用于储存纯水;
用于对所述纯水箱的纯水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出水口连通,
进行增压后输送;
净化处理子系统,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消毒口连通,用于对所述增压泵输出的纯水进行净化处理,还用于对所述纯水箱内纯水进行消毒处理;
阀门控制子系统,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的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回水口连通,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第二出水口与用水点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二进水口连通,使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与所述用水点串联成闭环回路,用于控制净化处理后的纯水在所述用水点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交替循环,再回流到所述纯水箱。
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
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增压泵出水口的水压值;变频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还与所述增压泵相连,用于将所述水压值与预设水压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增压泵的运行频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包括:
臭氧消毒装置、紫外线杀菌器和菌丝阻断器;
所述臭氧消毒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臭氧消毒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消毒口相连,用于定时将生成的臭氧混合水输送到所述纯水箱进行消毒;
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与所述菌丝阻断器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对管道内的纯水进行紫外线杀菌;
所述菌丝阻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进水口连通,用于拦截所述紫外线杀菌器杀灭的细菌尸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消毒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和射流器;
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射流器的气体入口端连通,用于生成臭氧;所述射流器的进水口与所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射流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消毒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增压泵输出的纯水与所述臭氧混合后生成臭氧混合水,再将所述臭氧混合水输送到所述纯水箱消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消毒装置还包括:
水质检测器和第一微控制器;
所述水质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增压泵出水口的纯水水质参数;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水质检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端相连,用于判断所述水质参数是否存在细菌超标,当存在细菌超标时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臭氧发生器,使所述臭氧发生器生成臭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包
2
CN 212833246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括:
定时器、第二微控制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定时器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触发端相连,用于根据预设时长发送触发信号到所述第二微控制器;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器发送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进行相应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四控制阀串联,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还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与所述纯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定时器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使所述纯水箱的纯水以顺时针的方向通过所述用水点再循环回流至所述纯水箱;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定时器发送的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使所述纯水箱的纯水以逆时针的方向通过所述用水点再循环回流至所述纯水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阀包括:继电器和电磁阀;
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相连,所述继电器的触点端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电源的通断,所述继电器控制所述电磁阀电源的通断以打开所述电磁阀或关闭所述电磁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箱包括:喷淋球,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回水口,用于对所述纯水箱进行喷洒消毒;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顶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五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
第六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臭氧消毒装置和所述紫外线杀菌器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臭氧消毒装置的运行状态。
3
CN 212833246 U
说 明 书
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
1/7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医用水水质标准逐步的提高,医院已逐步采用集中制水、分质供水的模式,分质供水是通过独立的管道,将不同水质的用水分别输送到对应科室的用水点,随用随取,方便卫生。
[0003]目前集中制水主机通常设计在车库或设备夹层,用水点分别在不同的科室,机房至用水点管道距离较远,需要用管道进行远距离输送,但在使用过程中管道存在二次污染问题,长期以往会逐渐沉积污垢滋生微生物污染,影响产水水质;并且目前输送管道通常采
用水点采用支管输送,如某用水点长期不用,此段管道中的水即用一条主管供水至用水点,
成为死水,这段管路即为死腔,并影响其他用水点。[0004]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纯水分质供水系统的管道中存在死角或死腔,容易滋生微生物的问题,影响纯水水质。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纯水分质供水系统的管道中存在死角或死腔,容易滋生微生物
保障医用水水质。的问题,有效控制管道中细菌微生物的滋生,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纯水箱,用于储存纯水;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出水口连通,用于对所述纯水箱的纯水进行增压后输送;净化处理子系统,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消毒口连通,用于对所述增压泵输出的纯水进行净化处理,还用于对所述纯水箱内纯水进行消毒处理;阀门控制子系统,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的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回水口连通,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二进水口连通,使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与所述用水点串联成闭环回路,用于控制净化处理后的纯水在所述用水点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交替循环,再回流到所述纯水箱。[0007]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增压泵出水口的水压值;变频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还与所述增压泵相连,用于将所述水压值与预设水压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增压泵的运行频率。[0008]可选地,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包括:臭氧消毒装置、紫外线杀菌器和菌丝阻断器;所述臭氧消毒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臭氧消毒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消毒口相连,用于定时将生成的臭氧混合水输送到所述纯水箱进行消毒;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与所述菌
4
CN 212833246 U
说 明 书
2/7页
丝阻断器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对管道内的纯水进行紫外线杀菌;所述菌丝阻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的进水口连通,用于拦截所述紫外线杀菌器杀灭的细菌尸体。[0009]可选地,所述臭氧消毒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和射流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射流器的气体入口端连通,用于生成臭氧;所述射流器的进水口与所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射流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的消毒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增压泵输出的纯水与所述臭氧混合后生成臭氧混合水,再将所述臭氧混合水输送到所述纯水箱消毒。[0010]可选地,所述臭氧消毒装置还包括:水质检测器和第一微控制器;所述水质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增压泵出水口的纯水水质参数;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水质检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端相连,用于判断所述水质参数是否存在细菌超标,当存在细菌超标时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臭氧发生器,使所述臭氧发生器生成臭氧。[0011]可选地,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包括:定时器、第二微控制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定时器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触发端相连,用于根据预设时长发送触发信号到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器发送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进行相应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四控制阀串联,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还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与所述纯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二进水口连通。[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定时器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使所述纯水箱的纯水以顺时针的方向通过所述用水点再循环回流至所述纯水箱;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定时器发送的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使所述纯水箱的纯水以逆时针的方向通过所述用水点再循环回流至所述纯水箱。[0013]可选地,每个控制阀包括:继电器和电磁阀;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相连,所述继电器的触点端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电源的通断,所述继电器控制所述电磁阀电源的通断以打开所述电磁阀或关闭所述电磁阀。
[0014]可选地,所述纯水箱包括:喷淋球,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回水口,用于对所述纯水箱进行喷洒消毒;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顶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0015]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五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第六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臭氧消毒装置和所述紫外线杀菌器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臭氧消毒装置的运行状态。[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通过增压泵将纯水箱内存储的
5
CN 212833246 U
说 明 书
3/7页
纯水增压后输送至用水点,再从用水点循环回流至所述纯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净化处理子系统对管道内的纯水和纯水箱中的纯水都进行净化消毒处理,进一步保证了纯水的水质。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阀门控制子系统使增压后的纯水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的循环模式经过用水点的各个管道;因此管道内纯水通过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运行的供水模式,可以冲刷掉管道连接处残留的细菌微生物,细菌微生物可以和纯水一起回流至所述纯水箱内,使净化处理子系统对含有细菌微生物的纯水进行消毒杀菌,保障纯水箱内的纯水水质。并且本实用新型在用水点采用双向输入的U型管,使纯水可以两个方向通过每个用水点,使用水点不存在死腔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纯水分质供水系统的管道中存在死角或死腔,容易滋生微生物的问题,有效控制管道中细菌微生物的滋生,保障医用水水质。附图说明
[00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0020]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臭氧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阀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相同标号的功能单元具有相同和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002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100具体包括:[0026]纯水箱110,用于储存纯水;[0027]增压泵120,所述增压泵120的进水口与所述纯水箱110的出水口连通,用于对所述纯水箱110的纯水进行增压后输送;[0028]净化处理子系统130,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130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12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130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110的消毒口连通,用于对所述增压泵120输出的纯水进行净化处理,还用于对所述纯水箱110内纯水进行消毒处理;[0029]阀门控制子系统140,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140的进水口与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130的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140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110的回水口连通,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140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一进水口A连通,所述阀门
6
CN 212833246 U
说 明 书
4/7页
控制子系统140的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二进水口B连通,使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140与所述用水点串联成闭环回路,用于控制净化处理后的纯水在所述用水点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交替循环,再回流到所述纯水箱110。[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100通过增压泵120将纯水箱110内存储的纯水增压后输送至用水点,再从用水点循环回流至所述纯水箱110;本实用新型通过净化处理子系统130对管道内的纯水和纯水箱110中的纯水都进行净化消毒处理,进一步保证了纯水的水质。[003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阀门控制子系统140使增压后的纯水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的循环模式经过用水点的各个管道;因此管道内纯水通过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运行的供水模式,可以冲刷掉管道连接处残留的细菌微生物,细菌微生物可以和纯水一起回流至所述纯水箱110内,使净化处理子系统130对含有细菌微生物的纯水进行消毒杀菌,保障纯水箱110内的纯水水质。并且本实用新型在用水点采用双向输入的U型管,使纯水可以两个方向通过每个用水点,使用水点不存在死腔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纯水分质供水系统的管道中存在死角或死腔,容易滋生微生物的问题,有效控制管道中细菌微生物的滋生,保障医用水水质。[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10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50,用于监测所述增压泵120出水口的水压值;变频器160,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50相连,还与所述增压泵120相连,用于将所述水压值与预设水压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增压泵120的运行频率。[00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压力传感器150实时监测管道中的水压值,所述变频器160根据所述水压值,调节所述增压泵120的运行频率,当所述水压值高于预设水压时,降低所述增压泵120的频率,当所述水压值低于预设水压时,增加所述增压泵120的频率,从而实现管道稳压供水。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处理子系统130包括:臭氧消毒装置131、紫外线杀菌器132和菌丝阻断器133;所述臭氧消毒装置131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12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臭氧消毒装置131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110的消毒口相连,用于定时将生成的臭氧混合水输送到所述纯水箱110进行消毒;所述紫外线杀菌器132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12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器132的出水口与所述菌丝阻断器133的进水口连通,用于对管道内的纯水进行紫外线杀菌;所述菌丝阻断器133的出水口与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140的进水口连通,用于拦截所述紫外线杀菌器132杀灭的细菌尸体。[00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100还包括:第五控制阀V5,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10的出水口与所述增压泵120的进水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纯水净化循环供水系统100的运行状态;第六控制阀V6,设置在所述臭氧消毒装置131和所述紫外线杀菌器132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臭氧消毒装置的运行状态。[0036]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臭氧消毒装置131会通过定时对系统内的纯水进行消毒,在本实施例中当启动臭氧消毒装置131时,打开所述第六控制阀V6,使管道内的纯水通过所述增压泵120的加压后进入射流器1312的进水口,臭氧发生器1311产生的臭氧与纯水在射流器1312进行混合后生成臭氧水,所述臭氧水通过所述射流器1312的出水口射入到所述纯水箱110中对所述纯水箱110中的纯水进行臭氧消毒,所述纯水箱110中的混合的臭氧水再经过
7
CN 212833246 U
说 明 书
5/7页
增压泵120和阀门控制子系统140在管道内进行循环消毒;当不启动臭氧消毒装置131时,关闭所述第六控制阀V5,停止往所述纯水箱110中射入臭氧水。其中,在启动臭氧消毒装置131进行臭氧消毒时,需要关闭紫外杀菌器132的杀菌功能。[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纯水箱110包括:喷淋球,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10的回水口,用于对所述纯水箱110进行喷洒消毒;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10的顶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
[0038]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臭氧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臭氧消毒装置131具体包括:
[0039]臭氧发生器1311和射流器1312;所述臭氧发生器1311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射流器1312的气体入口端连通,用于生成臭氧;所述射流器1312的进水口与所增压泵12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射流器1312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110的消毒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增压泵120输出的纯水与所述臭氧混合后生成臭氧混合水,再将所述臭氧混合水输送到所述纯水箱110消毒。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臭氧消毒装置131还包括:水质检测器1313和第一微控制器1314;所述水质检测器1313用于检测所述增压泵120出水口的纯水水质参数;所述第一微控制器1314的输入端与所述水质检测器131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微控制器1314的输出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1311的控制端相连,用于判断所述水质参数是否存在细菌超标,当存在细菌超标时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臭氧发生器1311,使所述臭氧发生器1311生成臭氧。
[004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门控制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阀门控制子系统130包括:[0042]定时器U1、第二微控制器U2、第一控制阀V1、第二控制阀V2、第三控制阀V3和第四控制阀V4;
[0043]所述定时器U1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触发端相连,用于根据预设时长发送触发信号到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
[0044]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V1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V2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控制阀V3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第四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控制阀V4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器U2发送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V1、所述第二控制阀V2、所述第三控制阀V3和所述第四控制阀V4进行相应的打开或关闭;
[0045]所述第一控制阀V1与所述第四控制阀V4串联,所述第三控制阀V3与所述第二控制阀V2串联,所述第一控制阀V1和所述第三控制阀V3还与所述增压泵120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控制阀V2和所述第四控制阀V4与所述纯水箱110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阀V1和所述第四控制阀V4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一进水口A相连,所述第二控制阀V2与所述第三控制阀V3与所述用水点的第二进水口B相连。[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定时器U1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V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V2打开,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V3和所述第四控制阀V4关闭,使所述纯水箱110的纯水以顺时针的方向通过所述用水点再循环回流至纯水箱110;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定时器U1发送的第
8
CN 212833246 U
说 明 书
6/7页
二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V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V2关闭,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V3和所述第四控制阀V4打开,使所述纯水箱110的纯水以逆时针的方向通过所述用水点再循环回流至纯水箱110。[0047]举例说明,将本实施例中定时器U1内的预设时长设置为4小时,到达第一个4小时时长时,定时器U1发送第一触发信号到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门V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门V2打开,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V3和所述第四控制阀V4关闭,使所述纯水箱110的纯水经过增压泵120后依次通过第一控制阀V1、所述用水点的第一进水口A、所述用水点的第二进水口B和所述第二控制阀门V2回流至纯水箱110中;当到达第二个4小时时长时,定时器U1发送第二触发信号到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门V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门V2关闭,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V3和所述第四控制阀V4打开,使所述纯水箱110的纯水经过增压泵120后依次通过第三控制阀V3、所述用水点的第二进水口B、所述用水点的第一进水口A和所述第四控制阀门V4回流至纯水
因此实现管道内纯水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循环供水。箱110中,
[0048]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阀的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控制阀包括:继电器K和电磁阀T,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相连,所述继电器K的触点端与所述电磁阀T相连,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输出端控制所述继电器K线圈电源的通断,所述继电器K控制所述电磁阀T电源的通断以打开所述电磁阀或T关闭所述电磁阀T。
[004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每个控制阀还包括: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第一端1相连;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第二端2与外接第一电源VCC相连,所述继电器K的触点第一端3与外接第二电源相连,所述继电器K的触点第二端4与所述电磁阀T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磁阀T的第二端与所述外接第二电源相连。
[005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每个控制阀还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二极管D,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与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第二端2相连。[0051]举例说明,当定时器U1发送第一触发信号时,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第一输出端输出一个电压信号,使得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触发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继电器K线圈电源接通,则使一继电器K接通电磁阀T的线圈电源,使电磁阀T打开,实现所述控制阀的打开状态。[0052]当定时器U1发送第二触发信号时,所述第二微控制器U2的第一输出端停止输出电压信号,使得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截止,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截止触发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截止,继电器K线圈电源断开,则使电磁阀T的线圈电
9
CN 212833246 U
说 明 书
7/7页
源也断开,使电磁阀T关闭,实现所述控制阀的关闭状态。[005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005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0
CN 21283324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11
CN 21283324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