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实证调查研究

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实证调查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08年11月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第6期 NOV.2008 J0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0I.10 No.6 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实证调查研究 张惠华,张金凤 (天津_T程师范学院外语系,天津300222) 摘要:发挥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对随机选取的一段院校和重点院校两组非英语 专业在校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将两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分别与四级考试成 绩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证明无论是一般院校,还是重点院校的学生,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应用均与英语学习成绩呈显 著正相关。 关键词:语言学习策略;回归分析;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42l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08)06—0563.05 目前国内外多数研究认为,语言学习策略的运用 共有216人,平均年龄为20.6岁。A、B两组接受调 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既 查人数各为108人。A组男生45人,占41.7%,女生 可以理解为学习者若能正确地运用学习策略可提高 63人,占58.3%;B组男生71人,占65.7%,女生37 语言水平,也可以解释为语言策略运用是语言达到某 人,占34.3%。 个水平的标志,即特定的语言策略只有学生达到特定 3.测试工具 的语言水平时才可能使用…。作者的观点恰好相反, 调查采用的测试工具在Oxford(1990年)LZ 设 认为语言学习策略的运用,对广大英语学习者均具有 计的语言学习策略自我评估调查表SILL(strategy 普遍的意义。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的基础上,参照文秋 芳的《大学英语学习情况问卷》【3】稍做修改,以符合 一、研究方法 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问卷共分被调查者个 1.需解决的问题 人信息资料、语言学习策略调查两部分内容。策略 本研究旨在回答:1)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调查问卷是由49个选择题组成的自陈式量表,每题 语言学习策略运用的现状;2)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 设五个李克特等级,设有“完全符合自身情况”(5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策略上是否存在差异;3)哪 分)、“完全不符合自身情况”(1分)等内容。量 些语言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 表由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 2.调查对象 感策略和社会策略六个分量表构成。总量表和分量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分别为一般院校(以下简称 表的cronbachalpha系数分别为0.93、0.47、0.84、 “A组”)和重点院校(以下简称“B组”)在校 0.67、O.84、0.6O。除记忆策略的系数略低,其余均高 二年级非外语专业学生。调查者是在上述两所院校 于0.60。由此可知,SILL调查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据 随机选取的。选择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有以下考虑: 相关分析,该量表已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刘润清, 1)他们有一定英语基础,入学后,经过一个半学期 2003年)L4J。本研究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作为 的学习,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2) 划分语言水平的标准。统计数据和实验材料均证明 多数院校在大学生二年级后不再开设英语课,学生要 英语四级考试效度高,信度高(>0.90),完全符合语 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主要依靠自学。因此,掌握语言 言水平划分的标准要求。 学习策路对他们更具有重要意义;3)大二学生多半 正在准备参加大学英语四级全国统考,处于英语学习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的关键阶段。调查是通过被调查者课上答卷的形式 进行,根据问卷的有效性,最终确定被调查者总人数 数据分析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 ],使 收稿日期:2008—03.01. 作者简介:张惠华(1954一 ),男,副教授 通讯作者:张惠华,hhzhng@tute.edu cn. 天 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1月 用的统计程序为:1)描述性统计,调查一般院校和 重点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用语言学习策略的现 1.两个分组样本的英语水平比较 状和差距及其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异同;2)通过将两 校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分别与四级成绩进行回归 分析,找出与被调查者的英语水平正相关的学习策 表1显示,两组四级成绩差异较大,这在统计上 具有显著意义。A组成绩四个分组中均与B组有较 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A组为一般院校,B 组是重点院校,被调查者综合素质和英语入校成绩均 有一定差距,这些都会影响英语学习成绩。本研究主 略;3)分别对两组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得出显著变 量对英语四级成绩的回归模型,见表1。 要考察接受调查者在语言学习策略运用方面的差异 表1四级成绩分组比较 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组别 N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 标准差 2.两组策略使用现状及其与前人研究之比较 A lO8 25 89 58 84 l3.29 (1)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对问卷调查结 B lO8 49 94 72.69 8.89 果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2语言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分组)比较 策略分组名称 A组 B组 平均数 标准差 使用频率排序 平均数 标准差 使用频率排序 记忆策略 2 87 O.6O 4 2.90 O.55 5 认知策略 2.93 O.59 3 3.24 0.56 3 补偿策略 3.19 O.56 l 3.48 0.51 l 元认知策略 3.O8 0.77 2 3-33 O.68 2 情感策略 2,74 0.67 6 2.89 0.62 6 社会策略 2.83 0 66 5 3.09 0.7l 4 策略运用水平(分组)比较列举了Oxford[81所 (Oxford,1994和Burry—Stock,1995年)分别对中 定义的六个分策略使用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根据其 国大陆和台湾学生进行的调查也显示出相同的结 平均数的大小,将策略使用的频率进行了排序,旨在 果。1977年Goh和Kwah对来新加坡学习的中国学 揭示受调查者策略使用的基本特点和总体趋势。 生的调查同样显示,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仅次于元认 Oxford(1990年)将使用平均数大于2.5,小于 知策略。由此可见,补偿策略是中国学生普遍采用的 3.4的策略定为中等使用频率的策略类型。本研究中 一种策略。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补偿策略使用频率最高,其后依次为元认知策略、认 (3)与以往研究结果的不同点。本研究发现在 知策略、情感策略、记忆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的 两组样本中,使用频率最低的是情感策略。这与刘润 使用频率最低。虽然各组策略在使用水平上略有不 清(1991年)对西安交通大学三年级非英语专业学 同,但是使用平均数均处于大于2.5,小于3.4这一区 生的调查结果截然相反,但是与Bremner(1999)L9’l uJ 间。使用频率为中等。其中,与学习直接发生作用的 采用相同问卷对香港城市大学生的策略学习调查结 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的使用,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 果相一致。 位、第五位。担任管理职能的元认知策略排在第二 笔者认为,本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并不矛 位,起辅助作用的补偿策略排在第一位。社会策略和 盾。正像刘润清先生(2003年)对其研究结果所做 情感策略分别排在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总体 的说明那样:我国学生对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与我国 上,本研究所调查的两所院校的样本策略运用的基本 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学习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上 特点是间接策略(管理策略和辅助策略)的使用频 大学之前,我国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指 率,明显高于直接策略(即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 导下进行的,出现问题或遇到挫折,总能很快从教师 (2)与以往研究结果的相同点。补偿策略的使 或家人那里得到帮助,使焦虑得以疏解。因此,与学 用频率在调查中排位最高(两组调查结果基本相 习过程有直接关系的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对学生的 同),均处于第一位;元认知策略排在第二位,与先 学习效果显示出更直接、更重要的影响;进入大学 前研究结果类似。Bremner(1 999年)的研究结果表 后,学生慢慢学会独立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情感 明,补偿策略使用频率最高,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排 策略的重要性便逐渐显现出来。本研究中,接受调查 第二位。此前,Klassen(1994年)和Yang 时学生正处于大学二年级上半学期。情感策略被使 第10卷第6期 张惠华等: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实证调查研究 ・565・ 用的频率较低,可能有两种原因:其一,学生学习策 表3单项得分最高和最低 略倾向尚处于形成初期;其二,对学习策略了解不 得分 最高得分 最低得分 多。但这正是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语言学习策略 排序 第一l第二 第 第一 第二 第三 A组 27 29 1O 43 l7 7 的良好契机,应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运用语言学习策略 B组 27 l 29 10 43 l7 对英语学习的益处,引导学生应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 略和方法,最终可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实际应用 积极使用补偿策略加深和扩大自己的词汇量。相反 能力。 对第43问(情感策略:在英语学习日记中,记下自 (4)两组策略使用情况比较。无论是从某项策 己的感受)打分都最低,这也符合表2中对该项分组 略看,还是从总体上看,B组被调查者较A组被调查 策略使用频率的排序。对第17、第7和第5问的打分 者均能更多地运用学习策略。两组运用最多的均是 也较低。对第17问(认知策略:用英语做笔记,写便 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运用最少的是情感策略,均 条或报告)打分较低,说明虽然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 低于平均水平。此外,两组对记忆策略与社会策略相 在调查中被排在第三位,但被调查者所使用的具体策 对重要性的认识均存在差异。 略相对单一,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这恐怕与我国大 补偿策略有助于学习者在知识结构仍不完整的 多数英语学习者缺乏外在的语言学习环境,不主动寻 情况下,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元认知策略是高 找语言实践的机会有关。同理,对第7问(记忆策 于认知策略的一种学习策略,它起着管理和调节语言 略:用体态语言演示新单词)和第5问(记忆策略: 学习过程的作用,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补偿策 利用单词卡片记新单词)打分较低,说明记忆策略的 略和元认知策略在两组被调查者中的使用频率均被 使用频率不仅偏低,而且缺乏新意;不成功的英语学 排在第一位。就总体策略而言,B组的使用频率要高 习者往往一味机械记忆所学新单词或词组,或背记单 于A组(见表2)。后者较多地使用记忆策略,前者 词的中文含义。 则更青睐社会策略,这跟两所院校被调查者的英语水 3.语言学习策略运用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平和他们所处的学习阶段相关。从四级成绩上看,A 根据四级考试成绩,将两所院校被调查者各分为 组英语水平与B组英语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 低分、中分和高分三组。低分组成绩为60分以下;中 他们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所学单词及知识的记 分组成绩在60至80分之间;高分组成绩在80分以 忆和储存上,在与人交流方面,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 上。低分组A组与B组所占人数比为52:8;中分组 一些。与此相反,B组倾向于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合 的人数比为,49:82;高分组人数比为,7:18。 作,发扬团队精神。更多地使用社会策略有助于提高 总体上,低、中、高三组的策略运用水平有显著 自信心和学习兴趣,B组成员在互相鼓励中获得更大 差异。策略运用的指标均值高低基本上与语言水平 的学习动力。取得了更快的进步,并在交流中得到更 呈正相关。无论各分组策略,还是策略总计的变化, 多的练习机会,及时地发现了错误的信息反馈。因 对语言水平的形成均有明显的影响。高分组的策略 而,全方位地练习使用了所学语言,避免了课堂上单 运用水平比中分组的策略运用水平指标均数总计平 一地掌握某一语言的缺陷,见表3。 均高出2.45%,中分组比低分组的策略运用水平指标 表3数据显示,两组问卷调查中,对第27、29问 均数总计平均高出9.73%。可以说,被调查者的英语 和第1O问的打分都最高,这说明被调查者对英语单 水平随着整体策略运用的变化发生着显著变化,见 词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对新单词的认知;平时注意 表4。 表4策略运用对提高语言水平的影响(按四级成绩分组情况) 组别 人数 指标均值/% 四级 记忆 认知 补偿 兀认知 情感 社会 策略总计 低分A组 52 47.96 2.75 2.85 3.21 2.99 2.73 2.80 141.27 低分B组 8 54 38 2.6O 2.88 3.48 2.78 2.5O 2.98 13938 中分A组 49 66.70 2.97 2.95 3.1I 3.09 2.71 2_82 144.83 中分B组 82 71.54 2.88 3.23 3.48 3.35 2.94 3.11 l55.29 高分A组 7 84.57 3.05 3.40 3.69 3.67 3.O5 3.09 163.86 高分B组 l8 86.08 3.11 3.49 3.47 3.49 2.84 3.07 l61.44 ・566・ 天 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1月 另外,六个策略的运用也对语言水平具有显著影 响。高分组中,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 指标均值都大于3.40%,认知策略使用频率高的组语 言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记忆策略和社会策略使 用的低频率组的语言水平明显低于高频率组,但中分 组和高分组之间语言水平相差不明显。元认知策略 使用频率的高、中、低分组的语言水平,表现出由高 到低的变化趋势。对A组和B组两个样本进行比较 发现,前者在高分组中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 策略的使用频率均略高于后者。 综上所述,虽然语言水平随着总的策略以及各分 组策略的使用变化表现出来的模式不尽相同,但是都 显示出一个共同趋势,即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高 的学习者相对具有更高的语言水平。因此,更频繁地 使用更多的学习策略,将有助于学生达到更高的语言 水平(刘润清,2003年)。 三、回归分析及结论 1.回归分析 用所得全部问卷统计结果分别对两组学生的英 语四级考试成绩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回归变量均呈 显著水平,这说明学习策略的运用对成绩的形成具有 一定的解释意义。通过对变量的修正,按85%的累计 贡献率筛选变量后,提炼出的主成分有利于对语言学 习策略运用的研究。 A组改进后模型的显著变量,见表5。 表5 A组改进后显著变量 线性变量 Zl Z3 z8 Z19 Z2O 显著水平 O 0.04 0.03 O.02 O.O2 参数估计 1.4 1.46 .2.08 .2.88 .3.01 35 l8 5 4 39 问卷序号 16 9 4 2 13 37 19 46 35 3O l4 27 l0 18 16 A组样本中对四级成绩有积极意义的分组策略 有记忆分策略,如学习中以新代旧,尝试把新学的知 识与已知知识联系起来(A06);联想记忆,即通过 新单词的具体位置记单词(A09)以及为了巩固所 学单词,尽量使用新学的单词造句(A01);元认知 策略,在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渴望能与人交流 (D05)。此外,如第35问(参见A组改进后显著 变量)陈述的认知策略与回归模型重合,表明样本元 认知策略的使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英语水平 有显著影响。因此,对英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习者, 教师更要抓住一切时机,让学生了解有效的学习策 略,鼓励学生反思和分析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大胆尝 试总结新的学习策略,如温故知新、联想记忆、熟能 生巧等,都会丰富和更新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起管理 职能作用的元认知策略中的D05能使学习者更主动 地寻找每一个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如学习者能持 之以恒练习口语,学习信心必然大增。 A07(用肢体语言表示新单词的意义)、B06 (用英语作消遣性阅读)与A组样本成负相关。A07 可解释为我国学习者一般学习主动性差,可能不大适 应这一策略;而B06抑或因为英语水平尚未达到某 一层次而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见表6。 B组呈负的显著意义变量表明,被调查者对补 偿策略的使用频率偏低,语言水平尚处在亟需提高阶 段,不能将听到和看到的英语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很 多英语学习者经学习,掌握了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 后,语言能力提高很慢。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实际上 就是因为学习者缺乏语言实践,不能将所学语言知识 用于日常交际,不会用英语思考问题,不善于把听到 或看到的英语信息进行归纳。 表6 B组改进后显著变量 线性变量 Z2 Zl Zl8 O 参数估计 0 0 0 05 0.O5 显著水平 一1.59 O.77 1.72 .1.75 1O 14 6 33 问卷序号 26 30 37 13 42 40 4 17 2.结论及启示 (1)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能够积极运用 语言学习策略,从分组策略的利用率上看,补偿策略 和元认知策略居于首位,情感策略的利用率最低。 (2)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非外语专业大学生在 语言学习策略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不明显。前者在策 略运用方面,往往集中在一些简单、不太具有挑战性、 与语言学习直接相关的学习策略,而后者则多喜欢尝 试较复杂、挑战性更大的学习策略;且重点院校学生 在学习策路的使用频率和程度上都比一般院校学生 更胜一筹。但两组分别得出的策略应用显著变量对 四级成绩的回归模型,均显示出对语言水平的正相关 意义。 (3)统计分析虽然难以确定哪些具体策略,对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英语水平有积极影响,但调查对 比显示,直接策略即记忆和认知策略对语言水平偏低 的学习者意义更大,间接策略或管理策略更适合语言 第l0卷第6期 张惠华等: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实证调查研究 ・567・ 水平较高的学习者。语言水平与学习策略的运用之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 版社,1996. 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对外语教学实践将会产生 非常现实和深远的影响。 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学习策略,增强学习的 自主性及自我调控能力,认识到学习策略的重要作 用。学生只有对语言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和功能有了 深刻的认识,才能主动地学习和运用学习策略。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 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3. [4] Bremner S.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 guage proficiency: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in 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什么时候教,还应懂得 Hong Kong l J j. P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怎样激发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每堂课前,要充分准 Review.1999,55:491—514. 备,了解学生的策略使用情况。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5]Yang 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L leamers’S be— 结合课堂内容,向学生演示如何在各种情况下运用相 liefs and leanring strategy use【J J.System,1991, 应的学习策略。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策 27:515-535. 略运用和练习的机会,并注意收集反馈信息。 1 6 j Goh C P F.Kwah.Chinese EFL students’learning 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语言学习过程中,起 background factors and ESL proficiency【J J. P ModernLanguageJournal,1997,75:39-51. 主导作用的始终是学生自己。策略训练的最终目的 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启发学生不断回顾 [7]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特 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2):36.40. 自己的学习历程,找出优缺点。爱因斯坦说过:“成 1 8 j 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对于有志 Every TeacherShouIdKnow lM J.Boston:Heinle& 于真正掌握一门外语、渴望成功的英语学习者来说, Heinle,1 990. 艰苦的劳动与少说空话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正确的 1 9] Sherin Oxford R J.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摸索出来 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rfamework.1 J j The Mod- 的。学生的主动配合加上教师的指导方能事半功倍。 ernLanguageJournal,1994,78(1):12—28. 参考文献: 1 10 j Stem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P,1983. [1]CohenAD.Insightsfo,Learners,Teachers,andRe— searchers[M].Boston:Heinle and Heinle,1990.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Undergraduates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ZHANG Hui—hua,ZHANG Jin—feng (Tianji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and Education,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Tianjin 300022,China) Abstract:Employing the multi—functions of SPSS,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wo groups of subject students’ten— dency ofutilizing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ile learning English.The subjects were chosen at random rfom second.year non-English majors at two institutions;one belongs to the general colleges and the other the key ones.The regressive analy. sis result shows that both groups actively employ the strategies,though there is a little diference in selecting particular ones, and the use of lna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relates positively to their English achievement in either group. Keywords: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regressive analysis;undergraduat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