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十五”期间辽宁财政支持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工作研究 “十五’’期间辽宁财政支持国企改革 与发展的成效 问题及对策 侯志平 吴作章 王建志 (辽宁省财政厅,沈阳1 10002)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 源,因此,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对发展经济、做大财 政“蛋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下,既 少,国有企业分布战线过长、领域过宽的状况已有 所改变。从企业户数看,辽宁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 业户数南2001年6133户减少到2005年4988户, 要坚持公共财政的支出原则,将支出的重点放到提供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又要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 用,通过政策调整,促进企业发展,从而为财政提供稳 减少了1145户,年平均递减4.9%。从资本结构看, 辽宁省企业国有资本总量(含在辽中央企业)F}j 2001年2150亿元减少到2005年2050亿元,五年 间企业国有资本净减少100亿元,年平均递减 l。2%,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已初见成效。 2.做大做强重点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控制力增 强。“十五”期问,财政部门积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如省财政 定的收入来源。“十五”期间,辽宁省财政坚决贯彻国 家、省委省政府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和重大决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制定了财政支 持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国有经 济结构的战略『生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促进了企 业科技进步,减轻了企业负担,国企改革已取得显著 成效,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 高,国有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逐年增加。 一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走出去”,先后拨付 大连、沈阳两个机床有限公司2500万元、2000万 元,支持收购了美国和德国著名机床公司,使辽宁省 两户机床企业站到了世界机床行业的顶端,实现了 、财政支持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国际品牌、技术、管理与国际市场对接。目前,大连机 床集团已经连续四年销售额居全国第一,在世界机 床T具排序中名列第23位,进人世界机床行业工业 “十五”期间,辽宁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支持国 企改革,国有企业在国有资本进退、融资担保、减轻 企业负担、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 进展,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步人良性发展轨道。 1.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国有企业逐年减少。着 力抓好企业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在“退出”方面,财 政部门主要支持资源枯竭、资不抵债等国有企业退 出和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十五”期 百强榜。辽宁省石化、钢铁、装备制造、重要能源等重 要优势行业的骨干企业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公司联合 重组不断壮大。2005年末全省国有资本2050.5亿元 控制着9798亿元资产,比2001年全省国有资本 2 150亿元控制资产7992亿元增加l 806亿元。 3.同有企业包袱减轻,市场竞争力增强。卸掉 间,辽宁省有85个项目列入全国兼并破产工作计 划,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3亿元,核销银行呆坏 企业沉重包袱,是降低国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重要举措。在减轻企业包袱,财政部门发挥了重要 账ll0亿元,国有经济布局逐步得到优化。 从落实情况看,通过重组、兼并、破产、转让国 有产权、管理层收购等形式,国有企业户数逐年减 作用。一是社会保障资金大量投入,降低人T成本。 截至2005年底,全省同有企业分流在职职T 178.3 万人,各级财政部门支付职一『 经济补偿金88.1亿 地方财政研究/20【】7.11/第11期5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工作研究 元,降低人工成本263亿元;二是建立企业技术改 造财政贴息专项资金,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用银 比重呈增长趋势。国有企业上交税金占全省税收收 入比重由2001年28%上升到2005年的32%,净增 加4个百分点。 行贷款发生利息由省财政承担,2004年一2005年, 全省安排技改贴息资金中,国有企业技改项目贴息 占近三分之一;三是解决中央在辽宁企业分离办社 会职能,移交各市职能机构72个,争取中央财政补 二、国企改革发展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十五”期间,经过不懈努力,辽宁省国有企业 助资金3.66亿元,使企业“轻装上阵”;四是落实各 项税收减免政策,五年共减免企业税收47.1亿,以 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但深层次的矛盾尚未得到有 效解决,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 税还贷政策减少企业还贷支出近1亿元。“十五”期 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企业发展动力 末,辽宁省国有企业人均利润由2001年亏损 不足、包袱沉重、效益低下、市场反应不灵敏等问题 1056.8元上升至2005年人均利润3791.7元,比期 仍然比较突出。 初人均净利润增加4848.5元。 1.支付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压力较大,支付资金 4.科技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成效显 不足。目前,辽宁省国有企业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 著。财政部门支持企业吸收消化引进技术和运用先 如何筹措足够资金,支付围有企业改革成本,已成 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十五”期间,省财政对 为能否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首要问题。据初步测 国企科技投入3600万元,同时,在企业技术研发中 算,全省国企改革成本所需费用约466.6亿元,主要 心建设、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建 包括回购国企银行债务、偿还拖欠国有及厂办大集 立专项资金,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全省已经拥有 体企业职工债务、安置国有及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 费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所需费用等。这些费用采 家;五年间新产品开发速度年均递增20%以上,开 取各级政府筹集和企业安排予以解决,但资金缺口 发新产品10600个,投入批量生产8000余个,比 仍高达325.5亿元。 “九五”增长10%;获得专利成果7024项,年均增长 2.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速度较慢。据2005 25.4%,是“九五”的1.94倍。一些国有重点企业经过 年企业财务决算数据显示,辽宁省国有资本主要集 技术改造、科研成果应用,其技术、工艺、产品达到 中在竞争性领域,户数占全省国有企业总数的 国际先进水平,使濒临困境的国有企业重新换发了 81%,资产占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84.5%,围有 活力。如经过支持的年产70万吨乙烯装置离心压 资本占全省国有资本总额的67.1%。“十五”期间,全 缩机、高韧性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用钢、5618TEU集 省国有企业平均每年递减229户,国有资本占实收 装箱船、磁悬浮轨道梁专用加工数控机床等6500 资本的比重年平均下降1.2个百分点,虽然2005年 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辽宁省国企改革力度加大,但国有经济比重所占成 5.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税收占财政收入比 分仍然较大,深化国企改革任重而道远。 重加大。“十五”时期,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外部环 3.科技投入不足,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 境和内部经营机制得到有效改善,企业上缴税收、 高。辽宁省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虽保持了较 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截至2005年底,国企实现利润 快增长,但技术创新和生产率提高等因素对效益增 81.6亿元,比2001年增加125.9亿元,五年问,国企 长的贡献十分有限,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五年间,全 累计实现利润1 12.7亿元,年平均递增16.5%。该项 省国有企业各项科技支出分别是5.3亿元、7.3亿 指标在全国排位由2001年的30位上升到2005年 元、9.9亿元、9.8亿元、17.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的第19位,前移11位,固有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 为0.005%、0.006%、0.007%、0.006%、0.006%。按国 转。2005年全省国有企业上交税金393亿元,比 家规定,一般企业用于技术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 2001年翻一番,五年间,国有企业累计上交各种税 不得少于1%,大中型企业要达到2%,比政策规定 金1556亿元,年平均递增18.11%。该项指标在全国 的比例(按1%比例)低0.994个百分点。科技投入不 排位南2001年第9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8位,前 足已成为阻碍辽宁省企业自主创新和参与国际竞 移1位。全省围有企业上交税金占全省税收收入的 争的主要瓶颈。 52地方财政 ̄/2oo7.11/第11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工作研究 4.经济增长方式有待于改善,企业技术水平和 “壳”企业有400多户,对这些企业的人员、资产、债 经营管理水平亟待加强。辽宁省是资源与能源消耗 务应进行分类处理,经过详细调查后,提高解决 大省,年能源消费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目前,经济 “壳”企业的具体方案。 增长仍然是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 3.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措施。拥有 长方式的情况下实现的。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总体 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和著名品牌是国家或 比较落后,资源约束矛盾Et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 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财政部门要大力支 越大。辽宁省上交税金重点产业中电力、冶金、石 持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研发投入。一是制定全 化、建材、轻工、纺织6个行业单位能耗水平,比全 省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明确科 国平均水平高8%,比国际水平高50%,能源利用效 技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 率为32%,仅为发达国家80年代的水平。“十五”时 标,促进自主创新长远发展,加快辽宁省自主创新 期,国有企业利润增长ll2亿元,但通过效益增长 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各项政 因素分析发现,政策扶持、产销量增加及价格上涨 策。通过实行增值税转型、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盈利增长的贡献程度较高。 合理运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设备更新改造的各项 三、推进国企深化改革的措施与建议 财税政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营造有 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三是积极发挥财政 当前,辽宁正处于加快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 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投入,围绕 期,如何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企业以科 辽宁省重点行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 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 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加强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的研 宗旨,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为 究,提高辽宁省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和扩大 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以体制机制创新为 实施专利产业化实施的资助补贴制度,为具有自主 着力点,增强企业内在活力,是将辽宁省建设成为 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提供支持和资助。 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关键 4.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 所在。 式的根本改变。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 1.征收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逐步建立国有 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已 是辽宁省“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石 列为辽宁省“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履行 化、钢铁、有色、电力等企业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 出资人职责,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 和尽快能小的环境代价,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产出 辽宁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采取分步实施方 和最少的废物排放。一是充分运用财税政策,通过 案,今年先征收企业国有资本收益,解决支付国有企 建立节能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财政专项贴息等方 业改革成本资金缺口和国企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后 式,对生产节能产品和设备给予一定支持,引导企 年度再逐步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通过调控国有 业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生产模式;二 资本增减,增强重要领域中的国有资本控制力。 是政府采购应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引导 2.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妥善 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积极采用节能设备和产品,形成 解决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一 经济节约型的社会氛围;三是根据《辽宁省产业能 是继续坚持除省内大型煤炭企业实行国有绝对控 效指导目录》,定期公布淘汰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 股外,对其他企业国有股权高于51%的部分实施挂 设备目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四是制定辽宁省 牌公开出售,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企业不断 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节能降耗目标、标准和具体 完善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 措施,对电力、冶金、石油、建材、煤炭等用能较多的 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继续落实关闭破产相关政 重点行业制定单位能耗限额,淘汰落后产能,促进 策,将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确实扭亏无望的企业,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优先列入国家破产计划,实施关闭破产。三是处理 国有企业由于改制遗留下来的“壳”企业,目前全省 【责任编辑王东伟】 地方财政研究/2007.11/第11期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