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11期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1月20日 V01_36 No.1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OV.120 2016 doi:lO.3969/j.issn.1008--0640.2016.11.115 .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潘秀萍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山西运城0440O0) 摘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使学前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 展,学前教育课程建设也应以幼儿发展为本。文章在阐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分 析了其课程目标体系,并根据目标要求探讨了课程内容的具体选择。 关键词:幼儿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6)11—0254 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的教 科学领域:主要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索热情,初 育观念深入人心。学前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础,学前 步激发幼儿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使幼儿具备一定的探 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发展,因此,要加强学 究能力。 前教育建设。学前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载体, 社会领域:主要加强幼儿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因此,学前教育课程的选择及建设至关重要。 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使幼儿具备初步的公民意识,培 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 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即在进行学前教育 语言领域:主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交流 的过程中树立幼儿发展的观念,以幼儿发展为基础和 能力、倾听及表达能力。 导向选择相应的教育课程并实施教育活动…。学前 艺术领域:主要培养幼儿的艺术情趣,帮助幼儿 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的载体及核心,其建设直接关系 发现生活中的艺术要素,让其在艺术中感知、学习并 到学前教育的效果。为此,学前教育课程也应以满足 领悟生活。 幼儿发展需求为基础。首先,学前教育课程应与幼儿 (三)分解目标 身心发展需求和规律相符;其次,学前教育课程需经 依照幼儿年龄阶段,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 选择和优化,并具备一定的选择弹性;再次,学前教 课程目标可分解为婴儿班课程目标、小班课程目标、 育课程应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以激 中班课程目标及大班课程目标;依照实施时问,可分 发不同兴趣爱好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学前教育 解为学年课程目标、学期课程目标、月课程目标、周 课程还应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并充分考虑受教育者 课程目标、日课程目标及单元课程目标-z 。 的需求。 三、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内容体系 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目标体系 (一)健康课程 (一)总体目标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健康课程,主要培养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 幼儿的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身体 建,不但要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且要体现课程设 的健康发育。 计的有效陛和科学性。课程总体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 第一,健康生活知识与经验。首先是13常卫生知 虑社会、幼儿及学习内容等因素,并设定实现课程总目 识与习惯,包括饮食、卫生、睡眠、穿戴、排泄、收拾、 标的阶段目标,以保证课程目标体系的完整l生。 阅读及站、坐、走等方面的知识与习惯。其次是安全 (二)领域目标 保护知识,包括水火电、交通、运动、游戏、环境、食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涉及以下 物、药品、学习、雷电、民防及其他方面的安全知识。 领域:健康领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和艺 最后是环境保护意识,带领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 术领域,各领域的课程目标应有所不同。 奇妙,让其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健康之间的关系, 健康领域:主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包括健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康、安全及自主等方面。 第二,运动兴趣及能力。教会幼儿各类基本动作, 收稿日期:2016—11--05 作者简介:潘秀萍(I969一),女,山西运城人,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 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 ・254・ 如跑、跳、爬、滚、钻、攀、平衡、躲闪等;各类基本技 能,如体操、足球、羽毛球等,并授予幼儿基本的体育 竞技知识,包括大型玩具的使用方法、体育器材的操 作方法及体育游戏规则等。 第三,健康心理素质。包括性格、情绪、适应能力、 自信心、勇敢、同情、自尊、独立、创造、公正、赞赏等 各方面素质能力,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科学课程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科学课程,主要培养 幼儿的探究及发现能力,使幼儿获取认识周围物质世 界的直接经验,了解科学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进而培 合作技能、公平竞争技能、反省技能及自律能力等。 第三,社会态度、道德与情感。主要包括团结、乐 观、尊重、欣赏、公正、同情、友善、有责任感、宽容等 内容。 (四)语言课程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语言课程,主要培养 幼儿的语言运用及语言沟通能力,课程应围绕幼儿语 言发展特点及规律进行选择 。 第一,语言知识。让幼儿了解国内外精品儿童文 学,包括故事、诗歌等。其中,故事可以是童话故事、 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等;诗歌可以是儿歌、 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J。 第一,科学知识与理解。(1)自然事物:包括日 常所见到的动物、植物、昆虫、微生物、水、土等,并讲 解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及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等知识。 (2)自然现象:包括日常所见到的日、月、星、雷、雨、 电、风、声、阴、晴、磁、温度、空气等,使幼儿了解简单 的地理知识及人文知识。(3)人体知识:包括人体各 部分组织、各器官名称及其相应功能。(4)生活物品: 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及家具、家电、机械等,并演示这些 生活物品的动力原理及使用方法。(5)综合科技:包 括对电脑、传真机、复印机、飞机、飞船、导弹等的认识。 (6)科学概念:包括时间、空间、变化、平衡性、守恒 性等基本概念,并对其有初步了解。(7)数量关系: 包括数、量、形、度量等基本单位的了解。 第二,科学探究能力。主要包括初步培养幼儿观 察、实验、分类、测量、配对、对应、排列、推理等方面 的探究能力。 第三,信息交流技术。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日 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如交通信号灯、移动电话 等;帮助幼儿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如利用点读机 帮助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利用绘画程序培养幼儿做标 记的能力等。 第四,价值观与态度。主要包括对幼儿自由、真 实、质疑、好奇、热爱科学、探索等精神的培养。 (三)社会课程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社会课程,其主要培 养幼儿的“社会人”意识。 第一,社会知识与经验。(1)认识自己、家人、 幼儿园、社区、国家及世界。(2)认识与自身密切相 关的社会机构及职业,如医院、车站、商店、公园等场 所及工人、农民、警察、教师等职业。(3)了解我国 的重要节目及相关风俗习惯。(4)认识并尊重国歌、 国旗、国徽、首都及领袖。(5)认识、尊重并热爱杰 出人物,了解其为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6)学习基 本生活礼仪及社会道德规范。(7)初步认识国内外 的名胜古迹。(8)拓宽幼儿生活环境,带领幼儿获取 更多生活经验,以提高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 第二,社会技能。主要包括交往技能、沟通技能、 古诗、绕口令、谜语等。 第二,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 写能力。其中,听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幼儿多接触 标准普通话口语听力材料;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 幼儿以看图说话、复述故事、编故事、叙述自身经历、 对话、辩论等方式,锻炼幼儿说的能力;读能力的培 养,主要是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相符的非文字、图文 并茂的阅读材料,或是为幼儿提供相关汉字描述的场 景或表示的实物;写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锻炼幼儿的 书写能力,包括握笔的方式、控制笔的方法及正确书 写坐姿等。 第三,外语知识及能力。为幼儿提供大量与生活 联系密切的外语口语及书面语材料,并让幼儿参与外 语听、说、读、写等活动。 (五)艺术课程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艺术课程,主要培养 幼儿的美感及审美能力,可利用音乐、美术、文学等 多种方式,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 第一,音乐内容。(1)歌曲:主要包括表现自然、 社会及幼儿生活的歌曲,并为幼儿介绍部分国内外知 名作家及其歌曲。(2)舞蹈表演:包括舞蹈的基本 动作和步伐等。(3)乐器:初步认识各类常见乐器, 让幼儿尝试学习。(4)音乐知识:包括基本的音乐 符号,初级节奏、节拍等乐理知识。 第二,美术内容。(1)绘画:包括主题画、故事画、 装饰画、拼贴画、自由画等。(2)纸工:包括折纸、剪 纸、撕纸等。(3)塑形:包括陶艺、积木、堆沙、雕塑等。 (4)工艺:包括缝纫、装饰物等。 参考文献 [1]杨敏,田景正.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程分析及其启示[J]. 学前教育研究,2012,(11):56—59. [2]汪苗苗.浅谈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设计要点[J].新教育时 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8):83—92. [3]张英莉.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略论[D].沈 阳:沈阳师范大学,2005. [4]王林.浅述学前教育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思路和策略[J].学 周刊,2014,(10):78. (责任编辑:陆水东)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