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鼓楼简介

来源:意榕旅游网
北京鼓楼简介

北京鼓楼,位于北京历史文化景点之一,距今约二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家建筑,坐落在故宫的正南门前,是中国明清两代九重宫廷的中心建筑。下面就北京鼓楼的简介一一进行介绍:

一、历史沿革 1. 来源与由来

北京鼓楼,始建于元世祖至大元本皇朝那里,取名“鼓楼”,是神州大地上传统宫廷中心建筑,古代称为殿堂,因为它是使用曲调礼仪及礼乐歌舞表演的地方,故而取名“鼓楼”,同时也是安放宫殿大鼓的地方,故名。

2. 改建沿革

鼓楼建成后,历朝历代在其基础上改建修缮,曾多次易主,因起火、地震、战火而遭受毁损,受百年来历史影响,鼓楼现存建筑系明清修建、昭穆维修、洪武移植,累及1952年文物保护单改建,但建筑或拆改均秉承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模式。

二、建筑结构 1. 功能分布

鼓楼四面各高4.5米,建筑方形,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入口在南面,由包厢、拱脊室和内院三个部分组成。

2. 主要建筑

北京鼓楼主要建筑有大鼓台、鸣鼓阁、拱脊堂及拱脊筵席等。其中,大鼓台是北京鼓楼最重要的建筑,高3.3米,内放五台大鼓,在正对故宫原门楼;鸣鼓阁有两间,是明清两朝皇家节日,或宴请贵宾时派往大鼓台的正式宴会会客厅;拱脊堂是用于安放宗教器物的地方;拱脊筵席则取代了原有的明朝筵席。

三、文化意义

1. 政治地位

北京鼓楼在明清两代九重宫廷中以其重要位置,从城楼以挂帜,入宫通报大政治活动,充当重要活动记录及活动举办者。在北京文化游中,一直被视为历史人文标志。

2. 情感象征

北京鼓楼凝聚着中华神州悠长历史,它曾经作为情感象征,获得了无数尊崇与赞美,它的存在,让游客可以感受到昔日宫廷的殿堂,体味着历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