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继发性高血压尽管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绝对人数仍相当多。临床医生应做到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
一、病历资料:
患者,男,58岁,主因“反复头晕5年,加重3天”入院。既往有吸烟史30年,20支/天。“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血压达230/130mnHg,目前服用“北京0号片、厄贝沙坦片”,自述血压控制差。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57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230/15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精神较好,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灵敏,耳鼻无异常,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57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腹壁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正常;巴宾斯基征、奥本海姆征、查多克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査: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T 波低平。入院随机血糖:5.4mmol/1。初步诊断:高血压3级(很高危)。
二、诊疗过程:住院第一天给予口服“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3天后血压仍在180/110mmhg左右。调整为“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4天后血压仍偏高。入院查肾上腺 B 超:双侧肾上腺区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颈动脉 B 超:左侧颈动脉内中膜略増厚,右侧颈动脉窦部斑块形成。肾动脉B超:右肾外形小,血流显示差,左肾主肾动脉血流速度快一考虑主肾动脉狭窄,左肾叶间动脉频谱呈小慢波改变。化验回报:甲状腺功能正常,糖化血红蛋白5.50%,凝血功能正常,肌酐172.0 umol / L 偏高,血糖4.8 mmol/1,总
阻固醇5.95 mmol/ L 偏高,低密度雕蛋白胆固醇4.14 mmol/L1偏高,钾4.00 mmol/ L 。高血压四项:肾素活性11.56ng/ml偏高。肾动脉CTA:1、右肾动脉近段混合斑块,管腔重度狭窄至次全闭塞,右肾明显缩小,灌注减低。2、左肾动脉近段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结合辅助检查,目前诊断:继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建议患者往上级医院查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根据病情行介入治疗。
二、讨论: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常见病因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前两者主要见于青少年,后者主要见于老年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生是由于肾皿管狭窄,导致肾脏缺血,激活RAAS。早期解除狭窄,可使血压恢复正常,长期或高血压基础上的肾动脉狭窄,解除狭窄后血压一般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持久严重的肾动獻狭窄会导致患侧甚至整体肾功能的损害。临床医生应该做的尽早明确诊断,争取做到早期干预,阻止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内科学》 第9版第五章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