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音乐评价中转化学困生

来源:意榕旅游网


在音乐评价中转化学困生

[摘要]在音乐评价中,针对学困生的转化,音乐教师应以“爱心”为出发点,以“交心”为桥梁,以“细心”为施教点,对症下药同等评优,用心灵走进心灵,真正起到评价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评价;学困生;转化

在音乐课堂上,所谓的学困生是相对优等生而言的,他们是指一些音乐接受能力及音乐发展水平与音乐教学任务不相适应,不能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学习任务的学生,但是他们是后飞的雁、是迟开的花。如何在音乐考试评价中转化学困生,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初探。

一、以“爱心”为出发点,尊重信任,全面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每个“音乐学困生”的个体差异,还要考虑到音乐学科所存在的学生原有的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条件和遗传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结果。因此需要教师以“爱心”为出发点,“爱”是要通过孩子心灵的路径,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音乐考试评价的过程中,正确对待和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每一个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价,使他们既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信任,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并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音乐表现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价,明确努力方向。

学困生个体心理差异较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评价。所以我在平时的考试评价中特意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尽情释放自己,及时给他们以鼓励和评价,给他们以掌声,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其音乐潜能。

二、以“交心”为桥梁,发现其闪光点,耐心评价

学困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往往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收效不大,所以常有一种失落感,久而久之会发展成一种自卑心理,对老师的教学会表现出防御心理

和对抗心理。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与这些学生谈心、交心,用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他们,要及时在音乐课堂的评价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并尽量为他们创设竞争的机遇。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叫小明的学生,这位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但脑子非常聪明,音乐成绩不太理想。在一次音乐考试评价中,我发现他的视唱和乐理比其他方面都强,就开展了一次视唱和乐理比拼的竞赛,结果小明在这次竞赛中表现出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抓住这次机会,不断表扬和肯定他,使他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唤起了他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音乐成绩不断得到提高,从一个音乐学困生转化成了音乐积极分子。

三、以“细心”为施教点,激发个性,团结协作

在音乐评价过程中,后进生犹如被害虫侵蚀过的幼苗,需要园丁的细心护理,他们的情绪不稳定,需要教师细心的观察和注意,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及时发现病变,及时治疗。小军是音乐课堂中的一名普通学生,有一段时间,只要下午有我的课,他就迟到,而且迟到的时间越来越长。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小军家中刚刚买了一台电脑,中午的时间充裕,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时间,又加上家长不在家,给了他钻空子的机会。我知道事情的根源后,针对小军平时喜欢音乐的特点,让他和同学们一起找一些与音乐有关的资料交给我,并请他给同学们讲解一些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音乐家的故事,使他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现在已成了班级音乐学习的小博士。他带领全班同学掀起了一股音乐学习的高潮。

正确的引导和评价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又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评价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体现个人价值,又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用教师的细心和耐心来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合作发展的精神,真正体现了音乐考试评价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在音乐评价中对症下药,降低标准,同等评优

学困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由于音乐基础的差异,会对所学的内容掌握不牢固。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分析他们各自的表现,分析问题症结所在,适当降低难度,使学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感到有所收获,让他们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进而促进其未来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考试评价中的佼佼者。

虽然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其转变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

是我相信在以后音乐考试评价的探究中,只要学会尊重他们、爱护他们。用心灵走进心灵,那么这些迟开的花会变得更加艳丽动人的!

参考文献:

[1]明明白白搞课改[DB/O L].

[2]中小学音乐教育[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