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来源:意榕旅游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感”

调查报告

(编写时间:2010年5月)

江苏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负责人:袁 野(金融工程)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调查报告

写在前面

我们的调查报告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包括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太湖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及扬州大学等数所省内高校的一些大学生。我们利用了网上问卷的形式共调查了大约80人,其中男女生比例接近于1:1,年纪在19—21岁之间,历时两个星期。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认识,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引起大学生们的关注。

正 文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总体情况

(一)

高校大学生总体上民族认同感较高,尤其体现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中华传统节日、中国历史成就评价颇高,感情甚笃。如: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感到无比自豪的有70人(87.5%);多达七成的大学生认为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民族诸多成就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发明,人人知晓(100%),都引以为荣;有高达94.2%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汉字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载体,绝不可废;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能说

2

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调查报告

出任意三个传统节日,对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被立为法定节假日持赞成态度的达到了82%。在文化人物崇拜方面,孔子和李白位居前两位,远超耶稣,苏格拉底等人。而历史人物(国家元首)崇拜方面,毛泽东选择率达41.2%,康熙帝选择率达20.5%,远高于华盛顿(10.3%)、拿破仑(7.8%)等人。调查样本还显示,当代大学生认为影响最为深远和感受最为深刻的事件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重新走向崛起。近年来中华民族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开幕),更是让当代大学生激动不已。

在认同方面,大学生普遍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75.7%的被调查者对祖国的地理疆域知识很了解。八成以上大学生以长城、长江、黄山为荣。在近来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些领土争端上,如中印边界领土划界问题、南海问题以及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大部分大学生表示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领土主权(79.9%),1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在发展强大后,强行收回。在台湾问题上亦有相似的态度。对于近年来出现的藏独、疆独分裂势力,被调查者绝大多数(82.4%)认为同是中国人,要多教育引导。

(二)

民族国家观念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他们对国内时事也不大关注(表示非常关注的只占16.6%),但当有不利于中国的国际事件(如美不顾我反对,执意对台军售;法国总统接见达赖)和重大灾难(如5.12汶川大地震,今年入春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大旱)等发生时,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最为强烈,远超奥运夺金时(21.2%)和神六飞天时(6.4%)。

在个人生活方式上,当代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占90.2%,向往巴黎(48%),纽约(29.2%),而北京,上海的选择只有20%。喜欢欧美大片(31.4%),喜欢大陆影片(16.7%)。更愿意购买进口的汽车和数码产品,如丰田(51%),索尼(43.6%)。对体育用品的选择也是如此,耐克(41.2%),阿迪(29.4%),而国内品牌李宁,安踏的选择率只有20.8%。在崇拜明星上,喜欢乔丹,科比,C罗,舒马赫等体育巨星的占51.9%远高于马琳,林丹(7.3%)。

3

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调查报告

(三)

民族认同感内强而外弱。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内部认同颇高。如有87.3%的认为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各有特色,不分优劣,各民族都是中国的一份子。74%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出了对少数民族同胞风俗习惯的尊重。(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甚至在国家公祭(公祭黄帝,大禹)的态度上,考虑到保护少数民族情感,支持者有27.9%,但明确反对者也达19.6%。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特征分析

思想观念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观念更新。问卷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对民族认同的不同见解,所选择答案的离散趋势也十分明显。如当问反对“哈韩族”“哈日族”的看法时,有人认为是崇洋媚外、毫无民族气节(13.7%),有人认为是个人喜好、能理解(25.5%),有人认为尊重个人选择、不过分就行(39.7%),持其他意见的占23.1%。

富有公平正义感。在被调查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中,亦包含着公平正义因素。如表示有过主动捐赠行为的占81.4%,见到街头流浪汉或乞丐有80.9%,表示去给钱,有95%以上的大学生表示有机会会去捐助失学儿童,有86.3%的大学生认为西北及边远欠发达地区民众是自己的同胞,要想办法帮助他们。现如今和谐社会的建设正需要这些富有公平正义感和高度民族认同感的未来接班人。

理性认识代替了极端民族主义。中国当代大学生不仅理性知识不断增长,而且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深深认同诚信友爱、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民族认同上,他们能够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别,不会盲目自大。90%以上的受调查者认同中华民族只是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的一支,并不比外国民族优秀,他们愿意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虚心地去向别的民族学习,他们敬畏生命,厌恶战争,希望近来朝韩因天安号事件而关系紧张的局面能够缓和,希望朝韩半岛能够和平,能够彼此和平相处。

4

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调查报告

三.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部分大学生更关注自我,对集体、民族、国家的认同不足。当代大学生由于基本都是80后,90后一代,他们成长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和平与发展时期造成了不少人信仰缺失,对历史无知,逃避思考,忽略悲剧意识。尤其对建国以来的历史知之甚少,表示一无所知的占2%,稍微知道一点的占85.4%,大体明白的只占12.6%,着实令人担忧。

受网络、愤青一族的影响,个别大学生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愤青情节”的占46.3%,他们对民族、国家的认识是很激进的,但仍有不少共鸣者。网络上也充斥着“是中国人就看” 、“是中国人就请转载”的信息,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如2003年的“西北大学事件”,更加说明极端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人群中的巨大号召力,这是十分危险的。

民族感淡薄。本次调查的问卷中,我们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21.2%)整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如看小说、玩网络游戏,追星,导致新闻频道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收视率最低。而各类娱乐节目,如体育赛事,选秀节目甚嚣尘上。尤以女生为最。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国家大事和民族事件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的占84.3%,令人乍舌。

四.强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途径

思想教育。32.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结合“两课”教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5

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调查报告

实践教育。20.6%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必须紧紧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如祭奠祖先、旅游寻根、节日庆祝等,让大学生们在传统文化和生活实际中,亲身体验并强化民族认同感。

正确的舆论引导。35.3%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在信息如此畅通的现代社会,舆论对人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所以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结 语

通过这次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调查,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民族问题对一个国家现在乃至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纵观古今中外,因民族问题所导致的灾难屡见不鲜,如中国古代,金元灭两宋时期。1122年全国人口尚有9347万,而到了元初1247年,短短52年间,人口锐减至887万,损失率高达91%。更有甚者,在蒙古帝国的统治和杀戮下,当时的汉族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种族灭绝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串串数字,都是血淋淋的实证,它们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其实不光中国,世界其他民族之间,也有着令人刻骨铭心的事件,如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卢旺达,刚果(金)的种族大屠杀又是何等野蛮血腥。再者我们的近邻朝鲜和韩国,本是一个民族,闹至今日,相煎何急。在此,我们真诚的希望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居安思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更多的关心我们的中华民族,不分彼此,团结起来。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历史证明,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将永远不会被打倒,将无坚不摧,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最后,把《我的中国心》歌词送给所有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6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调查报告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