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不肯干禄,或欲挽之使出翻译

来源:意榕旅游网
“生不肯干禄,或欲挽之使出。”的翻译

“生不肯干禄,或欲挽之使出。”的意思是:白牛生不愿谋求官职俸禄,有人要拉他出来做官。

1.这句话出自自明宋濂《白牛生传》原文如下: 白牛生者,金华潜溪人,宋姓,濂名。尝骑白牛往来溪上,故人以白牛生目之。

生躯干短小,细目而疏髯,性勤。他无所嗜,惟攻学不怠。与人言《六经》,或厌其繁,生曰:“吾舍此不学也。《六经》其曜灵乎?一日无之,则冥冥夜行矣。”或笑其迂,生曰:“我其迂哉?我若迂,孟子则迂之首矣。”生好著文,或以文人称之,则又艴然怒曰:“吾文人乎哉?天地之理,欲穷之而未尽也。圣贤之道,欲凝之而未成也。吾文人乎哉?”生不肯干禄,或欲挽之使出。生曰:“禄可干耶?仕当为道谋,不为身谋。干之,私也。”生安于义命,未尝妄有所为,或疑其拙,生曰:“我契以天,不合以人,是乃巧之大者,拙乎哉?”生慕孔、颜之乐,言及之,手足舞蹈不已。或以为狂,生曰:“吾能知之,恨未能允蹈之,奚其狂?”生幼多疾,常行服气法。或诮其欲久生,生曰:“盗跖甚夭,颜子甚寿,子知之乎?”生虽贫,喜色常溢眉宇间。或诘之,生曰:“吾内足乐也。内既足乐,无人非,无鬼责,得亦乐,失亦乐,我何忧哉?”生御恶衣粗馔安之。或虑其诈,生曰:

“锦衣与卉服虽异,暖则一。糟核与淳熬固殊,饱则均。何诈为?”生不贵贵人不贫贫人或尤其无别生曰贵自贵尔于我何加焉贱自贱尔于我何损焉 生遇物以诚,三尺之童,莫之敢欺。或讥其同,生曰:“我道盖如是,同不同弗知也。”生好著屐登山,遇境胜处,注目视弗释。或恶其癖,生曰:“吾于峦容川色,见三代之精华,不忍舍也。”

生年四十有六,发无白者。日坐一室中,或澄思终日,或执笔立言,动以贤圣自期。适有画史,貌生之骑白牛者。生大笑,以为得其真,故自疏其事如左,曰《白牛生传》云。

2.原文翻译

白牛生是金华潜溪人,姓宋名濂。他曾经骑着白色的牛在溪上往来,所以人们叫他白牛生。

白牛生身材短小,眼睛细小,胡子稀疏。生性勤劳,没有别的爱好,只是不松懈地研究学问。他与别人交谈的内容是《六经》,有的人厌烦他讲得太多,他说:“我除了《六经》就不学其他的了,《六经》大概是太阳吧?一天没有它,就好象在黑暗的夜晚走路了。”有人笑他迂腐,白牛生说:“我难道迂腐吗?我如果迂腐,孟子就是迂腐的第一人了。”白牛生喜欢写文章,有人用“文人”来称呼他,他却又很恼怒地说:“我是文人吗?天地的规律,我想要探究却不能够穷尽。圣贤的道理,我想要汇集却未能完成。我是文人吗?”

白牛生不愿谋求官职俸禄,有人要拉他出来做官。他说:“俸禄可以谋求吗?应该为了道而寻求做官,不是为了自己而寻求做官,谋求俸禄是自私的。”白牛生安守本分,不曾有非分的行为,有人怀疑他笨拙,他说:“我跟天道相合,不跟人相合,我就是大巧的人,难道我笨拙吗?”白牛生仰慕孔子、颜回的自得之乐,每当谈到这个内容,就手舞足蹈,没有停止。有人认为他狂,他说:“我能够了解他们的自得之乐,遗憾的是还不能真正实行,这怎么叫做狂?”白牛生小时候多病,常常运用养生吐纳的方法。有人讥笑他想要长生不老,他说:“盗跖非常短命,颜回很长寿,你知道吗?”白牛生虽然贫穷,脸上常常充满快乐的神色。有人问他(为什么快乐),他说:“我内心感到满足快乐啊。内心既然满足快乐,没有人非议我,没有鬼斥责我,得也快乐,失也快乐,我忧愁什么呢?”白牛生穿破旧的衣服,吃粗粝的食物,感到很满足。有人怀疑他装模作样,他说:“华丽的衣服与用草编织的衣服虽然不同,能够保暖却是一样。粗糙的食物与精美的食物固然不同,能够吃饱却是一样。我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呢?”白牛生不看重富贵的人,不看轻贫穷的人。有人责怪他没有区别,他说:“富贵的自己富贵,对我有什么益处呢?贫贱的自己贫贱,对我有什么损害呢?”白牛生以诚待人,对小孩子也不敢说假话。有人讥笑他对什么人都一样,他说:“我的原则就是这样,是否相同我不知道。”白牛生喜

欢穿木鞋去登山,见到环境优美的地方,注目观赏不肯走开,有人讨厌他这种癖好,他说:“我从山川的景色,看到三代的精神元气,不忍心离开啊。”

白牛生年46岁,没有一根白头发,每天坐在一间屋子里,有时整天深思,有时执笔写文章,常常用圣贤来勉励自己。刚好有一位画师,描画白牛生骑着白牛的形象。白牛生看了大笑,认为能够体现自己的本真,因此写了这篇分条说明自己事迹的文章,定名《白牛生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