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上)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考试必备)

九(上)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考试必备)

来源:意榕旅游网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第1—5题。(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臵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用“/”为下面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分)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2.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⑴会天大雨 ____________ ⑵为天下唱 ______________ ..⑶置人所罾鱼腹中____________ ⑷又间令吴广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选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两个舆论准备:□□□□和□□□□;这样做的效果是(用原文填空) 5.根据选段中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怎样的人?(3分)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第1—5题。(15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用“/”为下面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2分)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⑴以大易小( ) ⑵故不错意也( ) ... ⑶请广于君( ) ⑷而君逆寡人者( ) ..3、 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若: . ⑵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若: .⑶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若: .

4、翻译句子(4分)

⑴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⑵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简答: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2分)

三、阅读《隆中对》与《出师表》选段,完成第1—8题。(20分)

【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隆中对》)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选自《出师表》) 1. 用“/”为下面句子标出停顿(标三处)(3分)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臣本布衣 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 驱驰: ④深入不毛 不毛: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

4.联系两段文字来看,甲段中的“将军”就是乙段中的 。

5、【甲】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乙】文中也写到“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

6.阅读两篇选文,从诸葛亮向刘氏父子的进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2分)

7、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答: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之中”,这表明刘备是个 的人

四、阅读《隆中对》与《出师表》选段,完成第1—4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

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生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生遂诸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清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

3

已。君谓计将安出?”

1、用“/”为下面句子标出停顿(标三处)(2分)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写出文中“猖蹶”一词的古今义。(2分)

古义: 今义: 3、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用一句话概括大意。 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是什么?(4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分)

参考答案

一、1、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2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适逢,恰巧遇到 (2)通“倡”,首发 (3)鱼网,这里做动词,就是用网捕。 (4)私自,偷着 3、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分)

4、 篝火狐鸣(1分)置书鱼腹(1分)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分)

5、陈胜是一个能洞察时局,敢于斗争,具有卓越的组织才干和领导才能的人。 二、1、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⑴交换 ⑵置意 ⑶扩充 ⑷违背 3、⑴像 ⑵及(比得上) ⑶如果(假如)4. ⑴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⑵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5.吞并安陵

三、1.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2.(1)平民 (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奔走效力(4)不长草木 3.(1)老百姓谁会不用箪盛饭、用壶装着酒浆来欢迎将军你的队伍呢?(2)先帝在时,每当与我议论此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二人的行为慨叹、痛心和遗憾的。 4.先帝 5.虽遭挫折但却雄气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6.忠心耿耿淡泊名利 有谋略 7.兴复汉室 8.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四、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古义:失败。 今义:嚣张。3、甲文: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4、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