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回母校的一次演讲

来源:意榕旅游网


回母校的一次演讲

各位老师,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两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样,在这里生活、学习、成长。这里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说到底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地方。自从我们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也不管多少年以后,我们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曾经在这个地方学习过。这个地方我们称之为母校,为什么要称之为母校,就是因为我们和这所学校的关系,就像我们和自己母亲的关系一样,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这种关系就是一种既定的,无法改变的关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这样的意识,那就是“校荣我荣,校辱我耻”。我们所取得的荣誉也是学校的荣誉,我们所带来的耻辱也将会是学校的耻辱。反过来也是这样,学校的荣誉和耻辱也将会是我们的荣誉和耻辱。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家都明白,高中是人生一个大的十字路口,高中毕业以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了。有的继续深造,还有的会提前步入社会。很显然,高中的生活决定了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利用好这段时光,为自己的人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小学算起,我们至少也学习过十几个年头了,在这十几年里,每天上学、放学、上课、下课,习以为常。直观上我们看到身边的同龄人都在上学,因此我们也觉得自己应该上学。但是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我们有没有深刻地考虑过,为什么要学习,又为什么要上学?

因为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对这个社会一无所知,所以我们才要学习。我们通过学习来认识社会,进而壮大自身、提高处理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以后我们才能做事情,通过做事情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体现出来。这个意义和价值往大了说是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往小了说是为了我们自己更好的生存、生活。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连适应的能力都没有,何谈生存?那么适应的能力怎样获得呢?就得靠学习!如果从正面不好理解,那么我们反过来想。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不学习的人,找不到。所以我们要学习。而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地方。因为在学校里我们可以迅速的、轻而易举的获取大量的知识。说到这里,有人就不服气了,说网络也可以做到,甚至网络上的知识比学校的还要多。那既然是这样,我还不如整天泡在网吧里,为什么要去学校?因为网络上的知识没有经过过滤,也没有经过分类和整理。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哪一条信息是有益的,哪一条信息是有害的。即便它是一条无毒、无公害的信息,也未必就没有害处。为什么?因为我们还不懂得我们这个年龄段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在我们应该学习的知识里面哪些是应该先学的,哪些又是应该后学的,我们完全搞不清楚。比方说,小学生学习大学的知识就没有好处,但是大学知识本身是正确的。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网络已经出现但是我们还没有接触到或者说刚刚接触的时候。我们觉得网络无所不知,无所不包。于是我们就想像如果自己有台电脑,那么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尽知天下事了。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乾坤社稷,中间知道生儿育女。简直比诸葛孔明还厉害。事实呢,我相信今天在座的每个人都接触过网络了。可是我们看到网络的功能并没有那么强大。网络上所知道永远是属于网络的,我们不知道。甚至我还相信当我们首次接触网络的时候,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都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我们无法处理这些信息,无法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由此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人迷上了打游戏,为什么?因为一打开电脑,什么都不会,但是会打游戏啊!也就是说,网络上所有的门都关闭了,只有游戏这扇门是开着的。一下子找到自尊了,打了几次以后就陷进去了,整天逃课、逃学,甚至还翻墙外出,泡到网吧里,违反校纪校规,乐此不疲。有游戏打的特别精的,还自以为掌握了21世纪新科技呢!父母劝说不要经常去网吧,不但不听父母的劝告,还反过来讥笑父母说:“我是去学习,你什么都不懂,跟你交流太困难,没法交流”。学习什么?学习怎样把自己引上一条不归路。以后去找工作,面试官问有什么优势,“我游戏打得好”,“好,我们今天的面试结束了,回去等通知吧。”这就意味着不要你了嘛,更有甚者,有人为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到最后都没明白,是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引上了绝路。实际上,

网络就是个工具,最大的功能也就是两个,一者是查阅的功能,就像字典一样,二者是提供了一个供人们交流沟通的平台,仅此而已。所以啊,我们要从网吧里走出来,走到哪里去?走到学校里面去。还要从网络的虚迷幻境中走出来,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老师身上,寄托在我们的父母身上,更要寄托在我们自己的身上。这就回答了为什么要学习,又为什么要上学的问题。

完了吗?没有。因为还有“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所以不光要学习,还要认真的学习,努力的学习。我想大家都有这种感受,如果我们告诉别人我们是五中的学生,人家大多会认为我们不行,或者说至少认为我们在考大学方面是不行的,而我们呢?被别人说的多了,我们自己也认为自己不行。以至于如果我们的老师告诉你说,“你可以考上大学”,你就会说,“老师,你开玩笑嘛,我怎么会考上大学”。难道我们就真的不行?不是的,那么是什么。一方面,我们对是否要认真学习很迷茫,总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我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跟其他人没关系。跟大家说个知心话,我以前学习也不好,甚至还不如大家呢。那个时候我也是这种想法,别人讽刺我不好好学习、自甘堕落,我把脸拿下来装口袋里,对他说,“我就是不好好学,和你有什么关系。”完全没有羞辱感。可是后来我明白了,树活着都要皮,人活着怎么能不要脸呢?更何况,如果我们没有认真学习,那么我们就对不起为我们提供了十几年衣食住行的父母;对不起这十几年来为我们传道授业的老师;对不起这十几年来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的亲戚、朋友。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的人。想想看,在这个充满人的世界里,有多少人是真正地信任和支持我们?而我们,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如果我们没有认真的学习,那么我们就辜负了他们的期望、辜负了他们的良苦用心、辜负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让那些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的人感到失望、寒心,这样做,是令亲者痛仇者快。此外,如果我们没有认真学习,那么我们最对不起的人是我们自己。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侮辱了自己的智商和能力,是我们自己的不思进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无用的人。请大家记住,“只要你自己不想倒下,没有人可以让你倒下”。另一方面,我们太过脆弱了,仅仅在经历过几次小小的挫折之后,我们就对自

己彻底的失望,甚至绝望了,我们的内心脆弱的不堪一击。用本地的土话来讲,“叫歌蚤(跳蚤)踢一脚都骨折了”。说到底,我们缺乏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和执着的精神。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在世,就要对得起这一生,要有所作为,苏秦胯六国相印,秦始皇扫六合、平八方,陈胜、吴广亦有鸿鹄之志。难道我们就不该有自己的志向吗?甚至连一点想法都没有吗?就是做一个和尚,也不能安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啊。朱元璋后来不是也做了皇帝吗,如果没有做皇帝这个想法,他能做成皇帝吗?恐怕不能。想想看,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人士是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成功的?没有人。所以呀我们首先得要有想法、有目标,只有有了目标以后,才有了努力的方向。

大家也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无法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它?爱迪生为了制造灯泡,尝试了几千种材料,每当一次试验失败了的时候,他总会说,至少我们证明了这种材料是行不通的,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事情做成功了谁都会高兴,这不足为奇,不值得称赞。失败了还能笑着站起来并且继续前进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鲁迅先生就曾说过,“那些跑在后面而又坚持不懈跑完全程的人,这些人将会成为中国的脊梁”

那么什么是执着?在我上高一的时候,一位英语就老师曾经解释过。执着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要是再败了呢,还要战。战到什么时候?战至最后成功的时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刘备,原来只是织席贩履之辈,但他不甘屈居人后,他梦想能成就一番大业。无奈时机未到,他的前半生总是在打败仗,屡战屡败,甚至丢弃妻子,狼狈至极。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始终都在战斗,真可谓是屡败屡战。直到最后遇见了诸葛亮,龙生双翅,一飞冲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说的是做事情,要避免眼高手低,一步一个脚印,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有先把小事做好,积少成多,最终才会水到渠成成就大事。当然也不要钻死胡同,把小事做好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

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好,甚至完美。讲个故事,说以前,有两个人打赌,看谁走的又直又快,于是就找了一块白色的长布,脚底下沾满墨水,然后开始走,第一个人上去后,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看着脚下的每一步,一脚挨着一脚,生怕出错,结果呢,没走几步就倒了,站不住了。即便他没有倒下,按照他的这种走法,走出来的路了不起也只能是斜的,是斜直的,走偏了。而第二个人呢,挺胸抬头,大跨步向前,很快就走完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把对面的树作为了参照物。之所以在这里讲这个故事,实际上指的是两种对待学习不同态度的人。这两种人首先都是努力学习的人,前者这种类型是,上课也认真听讲、笔记认真做、作业也认真做、遇到不懂得问题呢,还要问一问老师,问一问同学,可是结果呢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后者这种类型,有自己的目标,但是他不过分拘泥于脚下,他的两只眼睛始终紧紧得盯着目标,以目标为参照物。不怕犯错,错了大不了再矫正回来嘛,这样他每前进一步,就离目标进一步,并且他永远都不会迷失方向。这两者之间熟优熟劣,不辨自明。

说了这么多,但是我想大家现在心里还在怀疑到底我们能不能成功,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能不能考上大学。因为毕竟我们跟别人的差距很大。我们弱小,别人强大。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可以成功。因为毛主席曾经总结出一个道理,说“小的事物会变大,大的事物会变小,最终大的事物会被小的事物所取代。”共产党起初只有几十个党员,可谓小;国民党占据整个中国,可谓大。最后,国民党战败逃到台湾,共产党坐了天下,正是,大变小,小变大,大被小所替代。所以我们可以成功。但是,毛主席还说了另一句话,“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只有战略上的藐视,而没有战术上的重视,是自大;既有战略上的藐视,又有战术上的重视,是自信。自信和自大只差一个字,但是结果却差了十万八千里。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跟别人有差距,而且很悬殊,那么我们要想战胜别人,就得有战术,我们的战术是什么?我想我今天来到这里,大家最想问我的问题是,“我到底有没有学习方法”?肯定的说,“有”。是什么?“我相信老师”。方法全都在老师那里。《西游记》大家从小看到大,为什么如来佛祖不让观音菩萨直接把经书送到南瞻部洲。如果如

来让观音直接把经书送到东土,那就没有西游记了嘛。当然这是个笑话。实际上为什么如来佛祖不这样做,因为不是努力获得的东西,就不会去珍惜。如果我今天说了方法,大家肯定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更重要的是,大家即便记住了,也理解不了。方法就在老师那里,你只要诚心诚意的去取,老师会教给你的。怎样就算诚心诚意呢?不是说,让你给老师焚香叩首,三跪九叩的求老师。“老师你可怜、可怜我,把方法教给我吧”。不是这样的,你只要把老师教给你的东西搞懂、搞透。老师自然而然就会教给你新的东西,这就是诚心诚意。我还要啰嗦一句,在教育这个问题上,老师是我们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多尊重老师,你所获得的东西,比在任何地方都要多。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天道酬勤”。至于将来大家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那就要看你洒下了多少汗水。

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这是我校高10级2班毕业生杨猛,现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