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科目: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密立根油滴实验 院系:数理信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2011年10月26日地点:综合楼B0910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密立根油滴实验
背景介绍: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从1909到1917年所作的测量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的工作,叫做密立根油滴实验。该实验非常有名,是实验物理的典范。通过该实验,密立根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荷数值,直接验证了电荷的不连续性,此结论在物理学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简单、设备和方法简便且直观有效,结论具有说服力,是启发性实验的代表作,设计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由于是微小物理量的观测,所以该实验无论设备如何改进,还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它对实验者的科学态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数据处理方法都是一个考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密立根油滴实验成为近代物理的重要实验项目之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原理与数据处理方法; 2、使用CCD微机密立根油滴仪测量得到电子电荷; 3、了解CCD图像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实验原理:
假设有一个质量m,带电量q的油滴处于两平行板之间。板间不存在电场时,油滴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降。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油滴在下降一定的距离后,开始匀速运动,速度vg。如果不计空气对油滴的浮力,重力与阻力平衡,这里的阻力为粘滞阻力,服从斯托克斯定律,即:
mg6vgfr (1)
其中是空气粘滞系数,是油滴半径。
小油滴是带电体,会受到电场作用,如果在极板间加方向向下的电场,电场力与重力相反。假定电场力大于重力,那么在合力作用下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经过足够的时间,达到速度为ve的匀速运动状态。仍然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那么这里的力平衡关系是:
6veqEmg (2)
使用板间匀强电场假定,则E=U/d,上面各式联立,得到电子电荷是:
vgved (3) qmgUvg从上式可知,为了得到电荷电量,需要知道板间电压、板间距、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
油滴质量m。对油滴作球形近似,油滴质量转化为油滴半径和油密度:
4m3 (4)
3根据式(1)、(4),油滴半径是:
-1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9vg2g (5)
实验中油滴的半径很小,所以其周围的空气介质不能看作是连续的,所以空气的粘滞系
数必须进行必要的修正:
12'b1p (6)
其中b是修正常数,p是空气压强。
假定实验中观测油滴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的距离相等,都为l,匀速上升、下降的时间分别是te、tg,满足:
vgll , ve (7) tgte32可以得到油滴电荷的另外一个表达式:
11218ld11q (8) •2g1bUtetgtgpa令常数K是:
3218lK•d (9)
b2g1pa电量q是:
12qK•1111 (10) Utetgtg这是动态(非平衡)法测量油滴电荷的公式。
油滴电荷还可以通过静态法测量。其相关公式推导如下:
调节板间电压,使得油滴保持不动,即ve0,te,根据(10)可以得到:
1qK•U1tg (10) 32这就是静态法测油滴电荷的公式。
为了求出电子电荷e,对实验测得的各个电荷qi求出最大公约数,就是基本电荷e的值。
-2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也可以测量同一个液滴所带电荷数量的改变qi(通过紫外线或者放射源照射油滴,使得其电量改变)。此时的电荷改变量是某一个最小单位的整数倍,这个最小单位就是基本电荷e。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南京浪博科教仪器研究所生产的CCD油滴仪进行,它由油滴盒、CCD电视显微镜、电路箱、监视器构成。
油滴盒是本设备的主体部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油滴盒结构示意图 电路箱内部有高压产生、测量显示等电路。底部装有3只水平调节手轮,面板结构如图2所示。由测量显示电路产生的电子分划刻度板与CCD摄像头的行扫描严格同步,相当于刻度线是处于CCD器件上的。
通过按住计时/停按钮大于5秒时间的办法可以转化分划板。
在面板上有两只控制平行板电压的三档开关,K1控制上电极电压的极性,K2控制板极电压的大小。当K2处于中间位置时,可用电位器调节平衡电压。打向提升档位时,自动在平衡电压基础上增加200~300V的提升电压,打向0V档位时,板极电压为0V。
-3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实验内容:
1、测量油滴电荷;
2、计算基本电量;
实验步骤:
1、连接设备,保证连线稳固、可靠;
2、调节仪器底座的三只调节手轮,确保设备水平;
3、照明光路不需要调节,CCD显微镜对焦也不需要调焦,只需将显微镜前端和底座前端对齐,然后喷油后前后稍稍调节即可。在使用中,前后调节范围不要过大,取前后调焦1mm内的油滴较好;
4、打开监视器和油滴仪电源,在监视器上出现厂家标识,5秒中后自动进入测量状态,显示出标准分划板及V值、S值(如果开机后屏幕上的字很乱或者重叠,先关掉油滴仪电源,过几分钟再开机);
5、喷油时喷头不要深入喷油孔内,防止大颗粒油滴塞堵油孔;
6、在实际测量前,先反复进行几次测量,熟悉油滴的运动与控制,通常选择平衡电压200~300V,匀速下落的时间在8~20S左右的油滴较适宜。喷油后,K2档位到平衡,调节使得板极电压达到200~300V,注意几个缓慢运动、较为清晰明亮的油滴。将K2置0,观察各颗粒下落的大致速度,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对于实验中使用的9英寸监视器,目视油滴直径在~1mm左右的较为适宜。过小的油滴观察困难,布朗运动明显,会引入较大的测量误差。
判断油滴是否平衡要有足够的耐心,用K2将油滴移动到某条刻度线上,仔细调节平衡电压,这样反复操作几次,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油滴确实不再移动才可以认为是平衡了。
测准油滴上升或者下降某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一是要统一油滴到达刻度线什么位置才认为油滴塌线,二是眼睛要平视刻度线,不要有夹角。反复练习几次,使得测出的各次时间的离散性较小。
实验数据:
必要参数:
油密度:981kgm3(20℃)
-
重力加速度:2
-—-
空气粘滞系数:×105kgm1sec1
-
油滴匀速下降距离:l=×103m
-
修正系数:b=×106mcmHg 大气压:p=
-
板间距:d=×103m
-4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实验数据: 油滴 次数 1 2 3 4 5 a K q n e 289 U 1 tg 258 U 2 tg 270 U 3 tg 250 U 4 tg 215 U 5 tg U 6 tg 208 8 12 11 23 44 16
基本电量: e=×10-20 误差: %
思考题:
1、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对空气粘滞系数的修正 ○
2油滴的选取代表性不足,造成最小公约数计算困难 ○
3人工计时主观误差较大 ○
2、如何判断油滴盒内部平行板是否水平?水平度不好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通过显示屏观察油滴,调节电压,使油滴在显示屏上无竖直运动(即垂直于极板运动),此时如果屏幕上有水平方向速度,则不水平(由于竖直方向静止,所以水平方向运动会比较明显)
如果不水平,那么重力就在平行于极板方向有个分量,如果不加电压,油滴就会在平行方向有速度。
如果不水平,垂直极板方向的加速度分量就和电场力、空气阻力平衡,测出的元电荷就不准。
3、用CCD成像系统观察油滴比直接从显微镜中观察有什么优点? 成像系统能将成像信息记录下来 保存、复制等 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完了 不能长久保存信息 4、密里根油滴实验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密立根油滴实验历来是一个著名而有启发性的实验,它设计巧妙,结果准确。在实验中,认真选择油滴,耐心跟踪和测量,培养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态度。
5、是否可以用固体小尘埃来代替油滴来进行上述实验?为什么? 不可以。 原因如下:
1小尘埃的大小不容易控制。 ○
2空气中含有小尘埃,会对实验产生干扰。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