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词汇Chapter_2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二节 词的构造

一、词的形式

词包含形式和内容两部分。形式指词的声音,内容指词的意义。从词的形式说,现代汉语里的词可以有两种分类。 (一)单音词和多音词

根据词音节的多少,可以将词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复音词)两种。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人、树、看、听、红、多、就、把、一、个”等。多音词是由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双音节的如:“学校、环境、宏观、操作、法治、挑选”等。三个音节的如:“高科技、主持人、集装箱、连锁店、方便面、含金量”等。四个音节以上的如:“试管婴儿、多米诺骨牌”等。

古代汉语也有单音词和多音词之分,其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恰恰相反,多音词占主要地位。据统计,现代汉语中双音词约占70%以上,由三个音节以上构成的词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在双音词中,有两种具有特殊的语音形式,这就是双声词和叠韵词,合称联绵词。双声词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构成。例如:“琉璃、仿佛、辗转、流连、伶俐、澎湃”等。以“琉璃”为例,声母都是“l”。叠韵词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或其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音节构成。例如:“骆驼、霹雳、彷徨、咆哮、窈窕、灿烂”等。以“骆驼”为例,韵母都是“uo”;以“彷徨”为例,主要元音和韵尾都是“ang”。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如:“笔、电、走、逍遥、秋千、可口可乐”等。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如:“教育、社会、美丽、快餐店、主旋律、哭哭啼啼”等。

二、合成词的构造 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其内部语素之间的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

(一)词根和词缀

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两类。

词根是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一个词不能缺少词根。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词缀是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语素数量很少,意义也没有词根语素实在,但构词能力很强。例如“老师”中的“老”,“花儿”中的“儿”。一个词可以只有词根而无词缀。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根据词根和词缀的不同组合情况,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复合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组成。从词根之间相互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偏正型 前一词根限制或修饰后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后一词根为主,前一词根只起附加作用。例如:

文化 同学 视线 公园 地铁 奇迹 冷饮 热爱 前进 广播 回顾 遥控 中立 崭新 鲜红 美观 细心 深入 必然 火红

(2)支配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例如:

主席 将军 理事 立春 举重 结果 签名 下海 招生 挑战 冒险 出版 建议 超群 动人 进步 抽象 及时 照旧 因此

(3)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前一词根为主。补充型词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这一类较多。例如: 证实 纠正 震动 充满 放大 推广 降低 凑巧 充实 镇静 分明 失去 收回 奋起

第二类:前一词根表示物件,后一词根是物件的计量单位,对前一词根起着补充说明作用,我们也把它们归入这一类。例如:

车辆 人口 书本 信件 纸张 船只 花朵

(4)陈述型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表示陈述的情况。例如: 事变 花生 堤防 心得 沟通 体贴 神往 符合 年青 面熟 心慌 锋利 梗直 人为

(5)联合型 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根据两个词根意义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第一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 人民 朋友 功劳 语言 拼搏 污染 答复 爱好 商量 简单 清楚 孤单 刚才 自从 以上这些词,并列的词根意义上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

第二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反。例如: 老小 今昔 表里 奖惩 彼此 高下 迟早 买卖 动静 矛盾 春秋 来往 反正 横竖

以上这些词,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仍然保留着,组合成的词包含相互对立的两方面意义,如“表里”、“迟早”。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出现了变化,组合成的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如“动静”、“反正”。

第三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关。例如: 口齿 血汗 心胸 江湖 河山 水土 形容 描写 印刷 负担 招待 零碎 辛酸 冷淡 以上这些词不能从词根的字面意义来解释,已经具有新的意义。

第四类:这一类与前三类有所不同,虽然它们也是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但其中一个的意义已经消失了,所以这类词又称偏义词。例如:

国家 人物 窗户 质量 恩怨 忘记 好歹

2.附加式 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 例如: 老——老乡 老师 老总 老虎 老倭瓜 阿——阿爸 阿哥 阿姨 阿毛 阿猫 小——小张 小伙子 小两口 小狗 小聪明 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 例如: 子——孩子 脑子 帽子 椅子 日子 儿——瓶儿 事儿 花儿 鸟儿 个儿 头——石头 苗头 看头 奔头 甜头

家——大家 作家 儒家 科学家 老人家 性——感性 弹性 重要性 积极性 创造性 化——美化 深化 强化 淡化 多样化 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 例如: 雄纠纠 亮晶晶 绿油油 病歪歪 慢腾腾 美滋滋 火辣辣 喜洋洋 气呼呼 差答答 由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中,以下几点要加以注意:

(1)现代汉语中词缀多由词虚化而来,要把词缀和同形的词根加以区别。例如:在“老乡”、“老师”中,“老”已经不表示具体的、实在的意义。但在“老干部”中,“老”表示年纪大或资历深;在“老话”中,“老”表示陈旧或流传已久。又如:在“石头”、“苗头”中,“头”的意义也比较虚。但在“头痛”中,“头”表示人身体的顶部;在“分头(办理)”中,“头”表示方面,意义都比较实在。

(2)某些词缀加在指人或动植物的词根前,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阿”就带有亲昵的意味,如“阿姨”、“阿哥”。“小”多表示爱称,或指喜欢的东西,如“小张”、“小狗”。

(3)某些词缀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以“子”为例,词根之后加“子”的词多表示名物,即使是一些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词根加上“子”之后,也都名物化了。如“骗子、剪子、胖子、乱子”。词缀“子、儿、头”都有这样的语法作用,差不多成了名词的标志(带“儿”的词有少数例外,如“玩儿、火儿”)。“性”和“化”是受外语影响发展而成。大体说来,词缀“性”是名词的标志,表示某种抽象的意义;词缀“化”是动词的标志,有使变化之意。

3.重叠式 由相同的语素重叠组成。例如: 爸爸 哥哥 星星 饽饽 恰恰 仅仅 纷纷 滚滚 巍巍 炯炯 断断续续 口口声声 形形色色 原原本本 由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内部关系一般比较复杂,它们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逐层地构造起来的。分析这一类词时,必须一层一层地将结构关系弄清楚。如“高科技”一词,由“高”和“科技”组成,为偏正型合成词。但是“科技”是两个语素,为联合关系。所以“高科技”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关系。

(三)简称

长的词语、名称使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常常加以简化。这种简便称呼就是简称。常见的方式有:

1.减缩 从原词语或全称中截取关键性语素。例如: 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 居民身份证——→身份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2.紧缩 从原词语或全称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语素。例如: 高等教育——→高教 彩色电视机——→彩电 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

3.标数概括 用数字概括标示几项具有共同特点的成份。例如: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 包修、包退、包换——→三包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四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