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克斯音乐的表现
姜晓辉
(艺术学院 音乐学 07级器乐班 20073114366)
摘要:音乐表现并不是极个别人才有的神秘情感,他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而掌握的。
尽管有些人有着超群的音乐表现本能。但是,通过本人多年对萨克斯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来看,个人潜在的音乐艺术变现力可以通过学习基本的分句手段和情感练习,从而进行演释练习而掌握。当然,音乐若要表现的完整,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行。这些问题,我将在论文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加以论述。
关键词:呼吸;自然颤音;音色;力度;音乐表现
Abstract:Music performance and not extremely individual talents some mysterious feelings, he can
be acquired through studying and exercising and grasp. Although some people have super music performance instinct. But, by my many years to learn and practice the saxophone experience, personal potential music art realizable force could be learning through basic clauses means and emotional practice, and then practice and master upon taiji. Of course, if the music is complete, need to performance of all aspects of common to work hard. These questions, I will be in the thesis will according to your own experience were expounded.
Keywords:Breathing; Natural vibrato; Tone; Dynamics; Music performance
引 言
既然要探讨萨克斯的音乐表现,我觉着很有必要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萨克斯的发展历史。1842年,阿道夫.萨克斯发明了第一支萨克斯,是一支上低音降E调萨克斯。通过他的好朋友柏辽兹的介绍,人们渐渐开始认识这种乐器。同时,人们根据阿道夫.萨克斯的姓来给乐器命名--萨克斯,一种音色最为美妙、造型最具特点的乐器就这样诞生了。1851年,阿道夫.萨克斯取得了一项孔距为二十四键金属大管的专利权,此种金属大管被称为\"萨克斯体系大管\"。1853年,法国军队开始启用萨克斯,使木管乐与铜管乐完美的结合起来。此时,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管乐队都来购买阿道夫.萨克斯发明并生产的萨克斯 。1886年前后,我国历史上第一支管乐队成立,由时任中国海关总务司的外国人罗伯特.德(Robert Hart)[1835--1911]创办。在我国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厅中曾经出现过萨克斯,但是解放后,萨克斯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乐器一度消失。改革开放以后,学习萨克斯的人又开始有所增多,而且在各类传媒及演出中,频现萨克斯的身影,其优美的音色也被愈来愈多的国人所喜爱,加之国外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及著名的爵士乐团来我国交流访问,学习萨克斯的人愈来愈多,甚至在我国的北京、上海、西安等相当一部分城
1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市的小学校园里,已有部分小学生能够演奏萨克斯。随着时间的推移,萨克斯开始在我国风靡。
众所周之,同样的乐器演奏同样的乐曲,不同的人演绎的情感是不尽相同的。同样的旋律,同样的速度,为什么不同的人所表现的感染力又千差万别呢?这就是音乐的表现力。其实,音乐表现并不是神秘的音乐情感。他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掌握的。尽管个别人有着超群的音乐表现本能。但是,通过本人多年对萨克斯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来看。个人潜在的艺术表现力,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基本的分句手段和情感练习,进而进行演释练习而掌握。当然,音乐若要表现的完整,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行。因此,我将从呼吸、自然颤音、音色、力度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萨克斯音乐的表现。
一、呼吸在萨克斯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一) 呼吸在萨克斯中的定义
呼吸看起来是人人都会的。可是,当我们把它运用到萨克斯演奏中时,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众所周之,绝大部分的管乐器都是通过气流而发出声音的,而气流的稳定性及其强弱则是通过呼吸来完成的。可想而之,呼吸在管乐器的演奏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我看来,在我们萨克斯的演奏中,气息其实起到了骨骼的作用,是支撑整个乐曲进行的必要条件。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演奏萨克斯的气流比作小提琴的琴弓。凡是注意观察过小提琴练习方法的同学都十分清楚,在发展正确的弓法过程中,要反复强调弓法的重要性,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它。对于小提琴来说,正确的弓法贯穿于整个乐曲的演奏中。优秀的小提琴演奏者能够采用适当的紧张度,能够用较轻的力度拉出美妙的声音。而初学者往往要用很大的拉力,奏出的却是吱吱刺耳、缺少音乐效果的摩擦声。在我看来,小提琴的琴弦跟萨克斯演奏的呼吸是同样的道理。
(二)呼吸的作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习萨克斯的同学,演奏了多年的乐器,却一直没有认真的思考研究气流的控制和演奏方法,使得他们在日常的训练中没有得到本质的进步。并且在音乐的学习中屡遭挫折。很多同学往往会责怪笛头、哨片,埋怨口型不好。这些因素固然十分的重要。但是这些重要因素能否正确的运转都会受到呼吸气流的直接影响。其实,在我看来,从控制的意义上来讲,气息如果不能驱动震动媒介,那么这些媒介将绝对不会发挥出它们原本应该产生的功能与效益。
对于表演者来说,仅仅用一口气来完成整首乐曲是不现实的,是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的。所以说,在演奏乐曲时如何把呼吸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整首乐曲的演奏中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我们萨克斯演奏者而言,许多萨克斯乐曲的很多乐句太长,已经远远超出了
2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我们人类本身所能达到的气息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设计出能够掩饰音乐线条中裂隙的方法。以免此种裂隙损坏音乐的整体效果。
(三)如何练习呼吸
那么,我们又将如何来完善萨克斯演奏中的呼吸呢?在我看来,首先要经常性的参加体育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肺活量。以保证充足的气流。其次,则是通过每天的长音练习来提高肺活量和气息,从而提高对乐器的控制能力。很多练习者随着自身演奏技艺的提高,往往在以后的练习中会忽略这一点。良好的气息既是音色、颤音等音素的基础,又是音乐线条连贯流畅的保证。最后,则是通过分析解剖乐谱来设计呼吸点。在我看来,旋律乐句一般可以分为动与静两部分,在乐曲暂停下来呼吸以前,应该完成动的部分。当气息不能走到此点时,则需要考虑旋律和音乐的和声结构来处理。呼吸点应该在和旋转环之后来进行。万万不可笼统的将呼吸点设计在小节线的位置上。实际上,由于终止式的和弦转换大多出现在一节内的第一拍上,所以小节线处的呼吸点通常是最糟糕的位置之一。虽然大多数感受方面的妨碍不是那样明显,但是作为一个表演者,有责任仔细的分析解剖每一份乐谱,以确保在演奏乐曲时,乐谱能够传达出明确的易于被人理解的意图。
所以我认为,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必须要有良好的呼吸作为基础。先要保证乐句之间的流动性与连贯性不被破坏。才能保证音乐的表现更为自然,而且给总体的构思带来清澈明晰之感。
二、自然颤音在萨克斯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一)自然颤音的意义
在萨克斯管的演奏中,有时为了加强乐曲的表现力和感情的抒发,我们必须加入自然颤音。萨克斯作为现在风靡全球的一种乐器,颤音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自然颤音在音乐的表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肖尔博士是一位音乐学科中最著名的权威,他在《寻求音乐之美》一书中说道:“良好的自然颤音是一种音高的搏动,一般伴随有音量和音色的同步搏动,各种因素以一定的幅度和速率搏动,从而是音乐听起来流畅柔和,丰满圆润,更加悦耳。”从中可以看出自然颤音的重要性。许多演唱家和演奏家在表演时也都加入了自然颤音。但有时自然颤音就像微笑和皱眉一样,不知不觉就用上了,而且恰到好处。同时,我相信,所有的歌唱演员都不曾练习过颤音,他们的颤音是在气息上自然形成的。因此,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自然颤音是感情表现的自然结果,是在演奏中感情融入的音乐的自然的音高搏动。
3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二)自然颤音的作用
有一位优秀的音乐家曾这样说过:“自然颤音就像是往食用的土豆中加盐,如果没有,食之平淡无味,但是如果能尝到咸味,则说明盐加的太多。”所以说,自然颤音的使用,看似简单,可是能做好就非常难了,这需要大量的音乐积累才能达到。自然颤音的产生其实跟我们的呼吸、气息以及身体因素如唇、颚和控制横隔膜的肌肉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然颤音可分为颚颤和腹颤两种。颚颤的表现力丰富,起伏变化大,频率快,操作简单,但是控制不好就容易呆板、机械、不生动。而腹颤的感情细腻、舒缓、圆润、生动柔美,但是频率慢、变化小、表现力不强且不好控制。总之,两种颤音各有利弊,各有各的特点。不同的演奏者所推崇的不同,有的认为颚颤好,有的则认为腹颤妙。但我个人认为,萨克斯的颤音应当是两者的完美结合。音乐中的颤音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颤幅和频率上应该随着不同音乐的处理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保证音乐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三)如何训练自然颤音
那么,我们又将如何能练就出具有感染力的颤音呢。著名SAX理论家托马斯-莱理(Thomas Liley)博士认为,最好的学习颤音的方法是模仿。最好是听老师的,听录音的效果没有现场听老师演奏的好。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下巴上下运动,好象是发“哇-哇”的发音。声音由此而向下弯曲,气息也变得强烈了。很关键的是要保持持续的气息支撑,很多SAX学习者忘记了这一点。对付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一个长音里先吹直音(4拍)、再吹颤音(4拍)、再吹直音(4拍)、再吹颤音(4拍)…记住:要在各个音区用不同的力度来练习。颤音的幅度有其一般的规律性: 大的震幅并不能为强音增加力量, 但是肯定会使弱奏不稳定和不集中; 相反, 小震幅的颤音合适弱奏, 但是对强奏却增加不了什么。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经常使用颤音,它的作用和效果会减小。一般颤音用在长音上,在连续的短音上用颤音会使演奏听起来不稳定。一定不可以将每个音符都用颤音。罗素教授的一本书中列举了几个不可以用颤音的情况:1)在乐队里的独奏乐句;2)加弱音器的乐段;3)和别的乐器演奏齐奏时。
所以说,自然颤音是音乐表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自然颤音给音乐带来了生命力,从而使音乐能跟为真实的被表现出来。所以我认为自然颤音在音乐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音色在萨克斯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一)音色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可以断言,就产生声音的多样化而言,还没有什么乐器能够与萨克斯管的才能相比。 采用萨克斯这一乐器可以产生一系列名副其实的多种音色频谱。我们应该把这些音色充
4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分利用,从而来增强萨克斯管自身演奏的优势。如果说不分场合的只采用一种音色,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但不合时宜,而且也大大的削弱音乐的表现力。比如某些通常用来表明音质的词汇如:“舞曲”音色、“录音室”音色、“正统”音色等等,这些都是含糊的不明确的词汇,它们至多只能提供一些模糊不清的含义,而且这些词汇是根据特殊风格的需求产生的,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在其中。当然,萨克斯的音色经常受到特定类型笛头或哨片的影响,也会产生千变万化的音色变化,还有制作乐器工艺、材质的不同,都会对音色产生影响,不过这些都是影响音色的固定音色。我在这里重点要谈的是在不变化笛头或哨片的情况下发展音色的变化,在我看来这是器乐演奏者的职责之一。比如尝试这采用略微变化口型的方式,改变气流柱和口腔的方法,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喉音等等方式。都可以产生多种变化的十分迷人演奏技巧,它能给音乐表演者带来无限的乐趣和音乐色彩的变化。能否巧妙的使用上述方法正是艺术家和初学者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我认为,音乐多样变化的必要性在合奏表演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因为在合奏中,有的时侯萨克斯必须要演奏出靠近长笛或小提琴的音色,而有时又必须使自己的音色与低音铜管乐器相匹配。而且在许多场合里,有必要将自己的声音湮没于合奏中,有时甚至要达到不惜损失自己特有个性的程度。然而在独奏乐段中,则必须使自己的音色从合奏中脱颖而出,要做出突出的,生动的表演,而不是仅仅给观众留下了音量大的印象。在我看来,各种音色的灵活使用是萨克斯演奏者的必修课,同时也为萨克斯的演奏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充满乐趣的空间。我认为一个成熟的演奏家一定会经常考虑到音色的运用手段。
(二)如何拥有良好的音色
演奏者熟练的演奏技巧和高超的音乐表现力以及生动的音乐感染力都是有演奏基本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断地积累而来的,在萨克斯的演奏中能对音色起决定性因素的基本功只有气息和嘴型。在练习气息时,吹奏者应该特别注意长音的单独练习,从感情上长音练习是十分艰苦、十分乏味、十分枯燥的技巧练习,但是从演奏的要求和基本功的加强上来说长音的练习则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吹管乐器的演奏时必须依靠气息的支撑和嘴部力量的控制来实现的,长音的练习则恰恰是对上述技巧最直接、最有效的练习。嘴型则是仅次于气息的技巧,气息是通过嘴型之后才进入乐器的,嘴型的正确与否,是影响萨克斯音色最为关键的技巧,因为整个萨克斯都将在嘴型的控制下进行演奏,气息进入乐器靠嘴型的控制、少片的振动靠嘴型的控制、音高的变化也在嘴型的控制之下。在练习嘴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即松弛,只有在嘴型相对松弛的状态下气息才能平稳、轻松地进入到乐器当中,也只有在松弛的嘴型和气息下演奏出的音色才松弛和具有变化性。当然,多听萨克斯大师的演奏,多听听现场对提高自身的音色都会有很多的帮助。
所以在我看来,音色的多样化与乐段的情感有机结合,对于提高萨克斯的艺术表现水平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5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四、力度在萨克斯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一)力度在萨克斯音乐中的意义
音乐表现的最后一个方面,我要说的是力度,尽管在许多的情况下力度标记不能充分表达作品的内涵,但仍需要按照力度标记实施演奏。按照艺术表演的要求标出所有的精细微妙的表情记号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除此之外,力度表情的强度还要根据特定作品的性质确定。同样的强的力度标记,进行曲演奏的强度肯定要超过奏鸣曲。较小的转折变化对于表现音乐内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乐谱上却很少将其标记出来,原因是此种变化相当的微妙精细,而且令人难以捉摸,要根据个人内心的感觉来表现。作曲家则感觉到,音乐本身应该激发演奏者作出富有意义的细微的表情差异。标记的强弱记号仅能部分的告诉演奏者乐曲的表述方法。因此,力度标记是音乐最简单的表现方式,但是要做到恰到好处,强弱统一也是非常艰难的。
(二)作者对学习者的建议
关于音乐表现的力度练习问题,我在此不做过多的解释。其实它跟呼吸、颤音、音色等等因素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演奏者不断的练习,从基本功开始,循序渐进。当然,练习起来可能会枯燥无味。再此,我建议那些跟我一样学习萨克斯的同学,萨克斯的练习是枯燥无味的,希望大家解放思想,从枯燥的练习中来发现乐趣,从而使自己的技艺不断提高。再一个就是不断的聆听那些演奏大师的作品,多听现场,从中慢慢的感受音乐,来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
结 语
总之,萨克斯的音乐表现是非常复杂的,单纯从音乐表现来说,假如将一部音乐作品比作是一幅画的话,那么有些主题可以表现在画中,而另一些就不可能在画中表现出来。培养音乐表现能力的学习,不仅仅是智力的练习,更是情感的练习。我们演奏者应该首先发现作曲家想要表现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演奏者要向听众传达自己对音乐理解的信息,那么对于我们演奏者来说,乐谱必定具有相当重要的含义。比如格什温在他的作品《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使用了汽车喇叭的声音,就非常的到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把它用在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就会显得荒唐可笑了。然而,有很多演奏者往往又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说,分句和演释作品一定要限制在作品的艺术范畴之内,但不能墨守成规。有的时候,突然改变演奏作品的基调可以激发人们对作品的兴趣,不过一定要合乎作品的逻辑,而且格调一定要高雅。
综上所述,萨克斯音乐的表现不是哪一个人的特殊才能,他是有许多不同的方面公
6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共努力才能做到,除了个人对音乐的理解的不同外,还要从呼吸,音色,自然颤音,力度等各方面入手,打好基础,对一些平常我们不太重视的技巧要精益求精,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把这几种技巧有机得结合到感情中来,在运用感情的同时,把他们以最美妙,最融合,最自然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才是音乐表现的最佳成绩。
参考文献:
【1】钟亚东.通俗萨克斯演奏技法[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2】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李满龙.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丛书萨克斯管[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4】杨家祥.萨克斯基础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5】路延荃.爵士萨克斯即兴演奏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6】胡玻.萨克斯中外名曲168首[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8
致 谢
本文是在曲永利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曲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曲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在大学四年的器乐学习生活中,曲老师是一位严师,更是一位慈父。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曲老师广博的学术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将使我终身受益。我为有这样高尚的老师教导我而骄傲。在此我要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另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本系的领导和同学给予了我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藉此深表感谢!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