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育论文
一、教材分析《开会啦》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也可以用减法计算,进一步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减法的意义有所体会,知道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心我主要放在通过画图理解减法意义上。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2、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通过画图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难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老师发现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结合图片,大家能发现什么信息?(有11人开会,才7把椅子)根据你看到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下面老师带大家去看看班干部开会的情景。引入新课----开会啦(二)、新课讲授1、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你会这个解决问题吗?并说出你的方法。2、动手操作。请你用准备好的图形来摆一摆。用○表示
开会的人数,用△表示椅子的把数。一一对应,观察一下所摆的图形够吗?还缺几把椅子?指名回答3、谁能列出算式?说明理由。11-7=4指名说一说11、7、4各表示什么(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9页第1、2题。(考查孩子发现信息的能力,先让孩子们观察说一说,然后再列算式。)2、课本第9页第3、4、5题。(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加深印象,并提高孩子们的计算水平。)3、小活动同伴互相说一说,有关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组比赛。(四)、课堂小结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四、教学反思基于前几课时都是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信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心我主要放在通过画图理解减法意义上。教学时,我还是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意,接着根据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还缺几把椅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加上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因此我提问:怎样一眼就看出缺几把椅子?大家异口同声“画图”。接着让学生根据所画的直观图列出算式:11-7=4,最后我主要借助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单纯的语言表达比较抽象,如果我们能经常画图,慢慢地让学生形成看到题目,能在头脑中出现图,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低年级中,我们的一些基础课中,充分利用几何的直观性,能更
具体生动地理解其含义,而使孩子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这对于数学理解是很有效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