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6-22T01:18:31.745Z 来源:《河南电力》2020年2期 作者: 翟锡康
[导读] 城市配电网的合理规划不仅对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在实现配电网运行调度与运维管理/电网运营等环节的优化完善以及提高电力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东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城市配电网的合理规划不仅对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在实现配电网运行调度与运维管理/电网运营等环节的优化完善以及提高电力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在对现阶段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基础上,结合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基本原则,对其具体规划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阶段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研究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我国电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等因素影响下,当前我国城市配电网的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其电网结构日益复杂,因此,为确保配电网的安全/可靠与经济性运行,就需要在电网规划与建设中,对配电网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综合的把握和控制,从而在确保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科学/合理基础上,对配电网的运行及其经济效益提升进行保障。其中,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结合配电网辐射型的网络供电结构方式,根据其电网供电的拓扑关系进行各个不同的网格划分,并在对各网格的横向对比与分析基础上,找出其中的薄弱网格进行电网改造,从而促进配电网网络结构及其规划水平的不断优化提升。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在我国电网规划与电力事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下文在对现阶段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基础上,结合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基本原则,对其具体规划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1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
现阶段,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网格化规划是按照从下到上的方式,根据不同地块的用电需求,在结合地区控规中的用地性质与开发深度差异等情况基础上,对各地块进行相应归类划分,然后应用典型负荷预测模型进行系统化的负荷预测后,根据各地块的差异化规划标准,对不同区域进行10kv一次网架布局设置,以形成多元化的电网规划成果,并于各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相互衔接。值得注意的是,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中,对配电网规划的目标是以促进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为主,电网规划过程中还能够实现配电自动化与分布式电源/电力管道/通信等其他各项配电网规划内容的有效统筹与协调,从而形成多元化电网规划成果,在实现配电网供电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行以及促进配电网运行调度与电力设备运维管理/电网营销等环节优化提升/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均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成效。 2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原则
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应注意从以下几项原则要求进行整体规划把握。
1)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需要以区域规划与发展作为基本依据,对城市配电网规划区域的具体发展与电网负荷增长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配电网规划建设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方向上进行具体规划分析,从而促进当前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情况能够合理的超出规划区域的电网负荷发展需求,为该地区的电网建设形成指导,同时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互协调/促进。
2)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还需要根据我国电力输送与配电系统的电力供应基本要求和准则进行合理规划,在配电网规划与建设中按照就近原则与安置促使,对配电网的电力配送系统划分依据进行完善,从而促进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针对性等质量水平提升。
3)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还需要以科学的负荷预测作为依据,对配电网结构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在促进电网供电能力提升同时,确保电网供电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电网用户的用电需求,对配电网规划区域的综合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支持。
4)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中,还需要通过对配电网中变电站站点以及开关站点布设/配电网接线方式/电缆通道预留等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对配电网整体结构的规划与建设,促进配电网运行的灵活性/经济性与可靠性,为国家电网规划建设以及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
5)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还需要加强对中压配电网网络架构的合理规划与设计,促进配电网网络接线方式以及电网线路的负载分配得到优化,提高电网负荷的转供能力,为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作用。 3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方法分析 3.1对配电网网格进行精确划分
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中,首先需要对配电网网格进行精确的划分。其中,对配电网网格的精确划分,需要根据配电网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方案/各行政区划分与供电管辖分区等情况,进行配电网网格规划的分区原则与依据确定后,将其按照不同的层次划分成大/中/小三个区域。一般情况下,在区域划分与确定中,对大区划分是根据配电网规划地区的行政分区以及供电管辖分区/天然屏障等进行划分;而中区则是相邻的小区构成,对中区的划分是便于根据中区负荷情况是西安中压网架规划,从而实现中压线路的供电范围计算和分配;小区划分则是按照每个单独的地块进行分配,对不同性质的地块进行小区划分中所选择的负荷指标也不同。总之,在进行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具体网格与区域精确划分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开展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与建设。 3.2开展准确的系统化负荷预测
在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系统化负荷预测环节,不仅需要对负荷密度指标的确定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同时还需要进行配电网线路的饱和负荷预测与校正核验。其中,在进行配电网线路负荷的密度指标确定方式选择中,由于各小区的电网线路负荷密度指标是指负荷发展饱和状态下,对社会/经济以及环保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考虑所确定的配电网规划远景年发展有关指标因素。通常情况下,对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中的负荷密度指标确定,通常是根据经验数据以及采用密度外推法进行计算获取的。其次,在进行配电网的饱和负荷预测与校验中,需要通过对国内同类城市和地区的电网负荷密度资料进行调研分析,或者是对同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的小区负荷指标进行调研,然后将调研结果作为参考,根据配电网规划区的未来发展定位实现不同用地性质下的电网负荷密度以及容积率/需用系数等指标确定,最终再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与各配电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不同层级与不同地块的负荷累计时期同时率进行计算确定,以实现配电网各地块的负荷值以及不同层级累计下的负荷值确定,为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支持。此外,在进行配电网负荷预测的校验中,多是通过对相关联数据之间的相互检验,并通过对预测结果校验的可比性控制,在校验过程中避免对所在地域以及负荷特性差别较大的结果进行选择和对比应用,来确保对负荷预测结果校验的有效性。 3.3明确配电网规划的目标网架
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中,对配电网规划的目标架构明确,需要结合有关技术指导原则,对A+与A类配电网区域的电网结构设计采用双环网结构型式,对其他类型的供配电区域电网线路规划采用单环或者是双射结构,架空网线路规划则采用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结构型式,以满足电网线路规划的目标要求。此外,在配电网规划的目标架构确定中,还可以根据配电网规划区域的开发程度进行建设原则确定,对建成区域的电网线路规划以老旧小区改造与架空线路入地等工程建设现状为依托,逐步实现对电网线缆的射状向环网结构改造建设,对架空网电缆则通过增加分段与联络方式进行改造,从而推动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目标的逐步实现。 4结束语
总之,对现阶段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网格化规划方法在我国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建设中推广应用,从而促进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水平提升,提高配电网供电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推动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亮,项川,彭芝萍,等.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1):36-38. [2]侯佳,吴志力,崔凯.基于双Q的新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J].广东电力,2019,(4):17-25.
[3]任泓宇,王主丁,张超.等.高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优化模型和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14):151-1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