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宁夏石嘴山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宁夏石嘴山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来源:意榕旅游网


宁夏石嘴山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 愧怍zuò 寥阔liáo 爵士jué 哺育bǔ B . 酷肖 xiào 砭骨biān 鞭挞tà 攲斜qī C . 恣睢zhì 瓦砾lì 窥伺sì 殷红 yīn D . 伫立zhù 哂笑shěn 鄙夷bǐ 啜泣 chuò 2. (2分) (2019七下·北碚期末)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回廊 蔓廷 玲珑 高低屈曲 B . 堆叠 檐漏 简朴 自出心材 C . 明艳 宽敞 布置 因地治宜 D . 鉴赏 工细 雷同 惟妙惟肖 3. (2分) (2017八下·德惠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归园田居》的作者是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自号五柳先生。 B . 《登高》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 C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水调歌头》写出所有离人的心愿。《定风波》写出他的豁达豪迈。 D . 《一窠八哥的谜》作者是牛汉,原名牛成汉,蒙古族,山西定襄人,现当代诗人,作家。 4. (2分) (2016九上·西湖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电影《血战钢锯岭》之所以受到好评的原因,是剧中表达的捍卫和平、坚守信仰的主题让人感动造成的。 B . 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学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 . 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D . 浙江财经大学的学生发起为宿管阿姨鲜血的爱心援助活动,展现了大学生讲奉献、能担当、向更多学生传递身边的正能量。

5. (2分)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就已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 B . 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 . 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最终谁将夺冠?你是看好美洲队?还是看好欧洲队? D . 亚信峰会成员涵盖不同社会制度、宗教、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

第 1 页 共 13 页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6. (13分) (2019九下·嘉定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方寸之内尽显锦绣乾坤

①“方寸之内尽显无限创意,双指之间玩转一纸乾坤”。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鲜艳美丽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②准确的讲,剪纸艺术应该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 从有关的出土考古文物当中发现,一批绢布、金属、铜片、陶片上的图案能看出剪纸的图案,可见实际在纸张发明之前,剪纸已经有了他的造型。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朝时,剪纸艺术已相当成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采胜》诗写道:“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花草鸟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朝,剪纸开始普及,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周密《志雅堂杂钞》中记载,有个叫俞敬之的人就专擅名家的字。明清时代是剪纸的高峰期,流传下来的剪纸实物和文献资料比前朝都要多。

③在过去,剪纸通常出于农村的妇女和姑娘们之手。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传达她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由于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的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和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形成了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们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④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着所要表现的形象。劳动妇女和民间艺人频信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成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细可知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⑤剪纸艺术能够得以长久广泛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表达出来。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又名“六合同春”。劳动人民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六合”是指“天地四方”(天地和东西南北),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之意。而“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鹤同春”又有福禄长寿之意。

⑥剪纸艺术传达着人们美好的情感,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而且能够填补创作者精神上的空缺,使沉浸于艺术中的人们忘掉一切烦恼。或许这便是他能在民间顽强的生长,延续至今而生命力旺盛不衰的原因吧。

(1) 请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一个关联词:________ (2)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剪纸艺术的以下内容。 ①________; ②剪纸艺术的风格。 ③________;

第 2 页 共 13 页

④________;

(3) 第⑤段画线句运用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4) 下面这段文字应放在第几段末尾?请阐述理由。

剪纸最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有线条构成的,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要做到阳纹的剪纸线线相连,阴文的剪纸纸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产生了剪纸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

(5) 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方寸之内的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 B . 唐代《采胜》诗说明当时的剪纸艺术日趋繁荣。 C . 剪纸艺术意已形成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 D . 剪纸艺术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创作者的精神有益。 7. (25分)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琴王 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A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B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

第 3 页 共 13 页

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1)

读完全文,你认为他被人们称为“琴王”的原因是什么?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3)

这篇小说中,A,B两处的语句完全相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

联系前后文,请说说“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 (5)

小说的最后一段“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仅有一句话,你认为可以删去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8. (16分) (2017八上·庆云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乘奔御风________

第 4 页 共 13 页

③不以疾也________ ④空谷回响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B . 作者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连绵不断。 C . 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最后才写萧瑟凄清的秋水。 D . 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表现了出来。 (4) 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参考示例,为下面的画线句写批注。 示例: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批注: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图,动的是回旋着清波的白色激流,静的是倒映着两岸风物影子的绿潭,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现了三峡春冬时节的清幽之美。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 (11分)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4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

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②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②从事:一般属官。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④仇雠(chóu):仇敌。

(1)

第 5 页 共 13 页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必先苦其心志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沉溺声色

C . 及凯旋而纳之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 .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终至一夫夜呼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_ (3)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与乙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忧患意识对国家或个人的重要性。

B . 乙文中庄宗起初牢记父亲的遗志,在打仗前,会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父亲赐给的箭,用它去射死三个敌人。 C . 甲文中列举的舜等六位贤士都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D . 乙文中“可谓壮矣”“何其衰也”分别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和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的前后对照极为强烈,发人深省。

(4)

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启发。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2018八下·綦江期中) 默写填空 (1) 蒹葭萋萋,________。(《诗经·蒹葭》》) (2) 一日不见,________。(《诗经·子衿》》)

(3) 欲济无舟楫,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缺月挂疏桐,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 水击三千里,________,去以六月息也。(《庄子·逍遥游》) (6) 万籁此都寂,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 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 挥手自兹去,________。(李白《送友人》)

(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

第 6 页 共 13 页

11. (8分) (2017八上·大冶月考) 默写。

(1) 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 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 《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12. (12分) (2017九上·朝阳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时,往往自己加“句读”,作为语气停顿的标志。所谓“句”就是一句话讲完了,在字的旁边画一个圆点或圆圈表示终结。“读”(音“豆”)则是话还没完,但语气又得停顿一下,就在字的后面或旁边加一个斜点,形如今天的顿号。所以句读又俗称“圈点”。有人支持书加句读,认为这样能使文意更明晰。唐人说,“学识如何观点书”——从一个人为古书断句的水平,即可窥见他做学问的水准。但也有人觉得水平不够才需要标有句读的书,正如现在小孩子才需要拼音读本。清代名臣曾国藩就认为“涂抹古书,大圈密点,狼藉其间”是有失水准的。

有意思的是,古文阅读如果断句的位置不同,意思就会截然不同。比如吝啬主人写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诗句逐客,机灵的客人却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含义就完全相反了。《论语》也有断句争议。比如“厩焚,子退朝,曰:①伤人乎不问马”——马厩被烧了,孔子下朝回来,问:“伤着人了吗?”而不问马怎么样。这是说孔子以人为本,轻财物而重人命。我们今天读的《论语》,也多采用这个版本的断句和注释。但古时就有人提出异议:马也是生灵,怎能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另一种断句法:“②伤人乎不问马”(此处“不”同“否”。)先确定是否伤到人,再问马的情况。

无论怎样,句读只是为了断句,可以算作标点符号的前身,但表示感叹、疑问等语气的工作,句读却无法承担,还得交给“也”“乎”“耶”这类专职的语气词。今天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是晚清民国时借鉴西方标点设计的,历史不过百年。它体系完整,既能表示停顿,亦可表示语气、词语性质等。上面举的两个例子,除了用逗号、句号表示句子的停顿与结束,还用问号来表达语气,让语义更明确。

【材料二】

写错了怎么办?古文的修改最常见的是直接抹掉,简单粗暴,就叫做“涂”,这常见于书法家的即兴创作。因为兴之所起,往往免不了涂改。比如《兰亭集序》就创作于王羲之与友人聚会游玩,酒酣尽兴之时。描绘清丽淡雅的自然风光时心情欢快畅达,转而又兴尽悲来,慨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有趣的是,等王羲之酒醒后想要重写,

第 7 页 共 13 页

却怎么也达不到最初的境界。作品中的涂改和隽逸潇洒的字体一起构成了“天下第一行书”中饱含情绪的自然美。讲究一些的涂法还可以用雌黄遮盖原本的墨迹,并在上面重新书写,这相当于今天的涂改液。所以“雌黄”也有篡改之意,还衍生出一个成语“信口雌黄”。

除了涂,也可以用一些符号表示修改。苏东坡《寒食帖》中,表示删除的时候,就在字的右边点四个小点。敦煌发现的《搜神记》中有个对调符号的故事,说赵颜子十九岁就会死。后来他买通了管生死的南斗和北斗星君,让南斗在他的寿数“十九”之间“取笔乙复边”,从而把十九改成了九十。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发现字句颠倒错乱时,用“乙”字形来表示字序对调,今天的对调符号也与它相似。

(有删改)

(1) 阅读【材料一】,根据上下文内容,为横线①②处为句子标上标点。 (2) 下面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书无标点。阅读古书时,古人需要借助句读来体会语意和语气。 B . 句读在古书的阅读中并不受欢迎,一般只用在儿童的启蒙读物中。 C . 古人写错了,都是直接抹掉重写,还衍生了一个成语“信口雌黄”。 D . 古文的读写过程中使用的符号和今天我们使用的符号有相似之处。

(3) 请欣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结合【材料二】和【链接材料】,从笔画、章法、墨法或蕴含的情感等方面任选其一,说说你的感受。

【链接材料】

《祭侄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坚决抵抗,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颜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颜真卿挥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七、 中国名著 (共2题;共20分)

13. (10分) 名著阅读。 (1)

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伊索寓言》就内容而言,大致有以下三种① 如《狼和小羊》《猫和鸡》;②

如《狐狸和山羊》《农夫与蛇》;

第 8 页 共 13 页

③ 如《蚂蚁和蝉》《两只口袋》。

(2)

阅读《马和驴》,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如果你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 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的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 加上这张驴皮!”

14. (10分) (2012·莆田) 简答。 (1)

简述孙悟空“大闹龙宫”讨得兵器和披挂的经过。 (2)

简述鲁滨孙在岛上生病和复原的经过。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5.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伟人和科学家是因为有了凡人才显得高大,而就其独立来看,又仅是平凡的一员。激烈的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人为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迷失了自我。人们之所以失落了他们人生中的平淡部分,是因为平淡已从不平淡中“淡出”,君不知,平平淡淡才是真!

人们往往感性地喜爱那些有着艳丽色彩、奢华外表的东西。这样的东西的确讨人喜欢,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X光的透视。相反,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却往往耐人寻味,值得珍惜。

请以“平淡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第 9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6-1、

6-2、

6-3、6-4

6-5、 7-1

7-2、7-3

7-4

第 10 页 共 13 页

7-5、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8-1、8-2、8-3、 8-4

9-1、

9-2、9-3、 9-4、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10-1、10-2、10-3、10-4、10-5、10-6、10-7、

第 11 页 共 13 页

10-8、

10-9、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

11-1、11-2、11-3、11-4、

11-5、

11-6、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12-1、12-2、 12-3

七、 中国名著 (共2题;共20分)

13-1、13-2、14-1

14-2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第 12 页 共 13 页

15-1、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