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磁》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1.(10分)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欧姆 B.牛顿 C.阿基米德 D.奥斯特
2.(10分)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小磁针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C.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3.(10分)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丹麦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奥斯特
D.帕斯卡
第1页(共14页)
)
4.(10分)如图所示,甲乙为条形磁体,中间是螺线管,虚线表示磁极间的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则可以判断图中A、B、C、D四个磁极依次是( )
A.N S N N
B.S N S S C.S S N S D.N N S N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60.0分)
5.(10分)如图是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小磁针的 极指向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某点的磁场方向;断开开关,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再闭合开关,将观察到小磁针 。
6.(10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右端固定,当开关S闭合后,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第2页(共14页)
7.(10分)如图所示,回形针处于静止状态,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 极。回形针因处在通电螺线管所产生的磁场中而被磁化,它的上端为 极。
8.(10分)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中,螺线管的右端为 极。
9.(10分)奥斯特实验表明, 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 方向有关。
10.(10分)如图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图中螺线管左端为 极,电源左端为 极。
第3页(共14页)
第4页(共14页)
《电生磁》基础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1.(10分)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欧姆 B.牛顿 C.阿基米德 D.奥斯特
【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分析】结合对每位科学家和他们贡献的了解,可对选项做出最终的判断。
【解答】解:A、欧姆的主要贡献是总结了欧姆定律,故A错误;
B、牛顿在力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故B错误;
C、阿基米德总结出了浮力的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故C错误;
D、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记清每位物理学家的贡献是解题的关键。
第5页(共14页)
2.(10分)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小磁针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C.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分析】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是: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该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汉的方向有关。
【解答】解: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而不是小磁针的指向决定的,故A错误;
B、小磁针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移去小磁针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依然存在,故C错误;
第6页(共14页)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的现象及结论,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3.(10分)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丹麦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奥斯特 D.帕斯卡
【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分析】根据对电与磁的关系发现历史及意义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属于物理学史的考查,我们要积累有关的物理学史知识,学习物理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10分)如图所示,甲乙为条形磁体,中间是螺线管,虚线表示磁极间的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则可以判断图中A、B、C、D四个磁极依次是( )
第7页(共14页)
A.N S N N
B.S N S S C.S S N S D.N N S N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分析】先由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中间的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再由磁感线的特点,得出A、D的极性。
【解答】解: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知,B端为N极,C端为S极,由磁感线的特点知,
A、B为同名磁极,都为N极,C与D是异名的,D为N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右手螺旋定则和磁感线的特点。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A、B之间磁感线的分布表明A、B是同名磁极。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60.0分)
5.(10分)如图是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小磁针的 N 极指向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某点的磁场方向;断开开关,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再闭合开关,将观察到小磁针 N极指向发生了改变 。
第8页(共14页)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分析】(1)奥斯特实验通过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绕向这两个因素有关,若只改变其中的一个,磁场方向发生改变;若两个因素同时改变,磁场方向不变;
【解答】解:
(1)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所以,实验中,用小磁针的N极指向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某点的磁场方向;
(2)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磁场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则小磁针的N极指向也会改变。
故答案为:N;N极指向发生了改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属于基础知识。
6.(10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右端固定,当开关S闭合后,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相互 排斥 (选填“吸引”或“排斥”)。
第9页(共14页)
【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磁极;然后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侧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因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相对的磁极为同名磁极,所以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排斥。
【点评】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7.(10分)如图所示,回形针处于静止状态,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 S 极。回形针因处在通电螺线管所产生的磁场中而被磁化,它的上端为 N 极。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第10页(共14页)
【分析】(1)运用安培定则可对螺线管的磁极进行判断;
(2)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磁铁将物体磁化成异名磁极。
【解答】解: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上端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其下端为S极;
回形针因处在通电螺线管所产生的磁场中被磁化,所以回形针被通电螺线管吸引,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回形针的上端为N极。
故答案为:S;N。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极方向的判断等,注意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与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的绕法有关。
8.(10分)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中,螺线管的右端为 N 极。
【考点】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分析】利用图示的线圈绕向和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线管的右端的极性。
第11页(共14页)
【解答】解: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即可确定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的应用,题目的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9.(10分)奥斯特实验表明, 通电导体 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 电流 方向有关。
【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分析】(1)奥斯特实验通过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当电流方向改变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改变,所以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改变。
【解答】解:
在奥斯特实验中,开关闭合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说明产生的磁场方向也改变了,即表明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故答案为:通电导体;电流。
第12页(共14页)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奥斯特实验的掌握,属于电磁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0.(10分)如图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图中螺线管左端为 N 极,电源左端为 负 极。
【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回答: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弯曲的四指与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一端为N极。
(3)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用电器后回到负极。
【解答】解:
由图知,小磁针的N极与螺线管的左端相互排斥,所以螺线管左端为N极;利用安培定则可判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则电源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
第13页(共14页)
故答案为:N;负。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极间作用规律、安培定则的应用,注意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用电器后回到负极,易错点!
第14页(共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