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句子练习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______ 俱:______ 弗:______ 矣:______ 句意:______。
②句子仿写,要求句式一致。
1.妈妈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妈妈的______,______;妈妈的______,______;妈妈的______,______。
2.大自然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______,茂密的森林是她______;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和煦的秋风是她______。 ③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5处错误) 去年夏天,我们和希望小学的同学一起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反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泪如滚珠,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为失去这次难得的时机,感到十分遗憾!
6. 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子之矛 B .反归取之 C .“至之市而忘操之”中的第一个“之”
7. 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相关的答案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事物______。
②四大民间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蒋干中计”“跃马过澶溪”作品______。 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臣” 中的“忠骨”是指______(人物名),“佞臣”是指______(人物名)。
⑤请写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作者送别友人时登上的楼名:______。
2 / 4
8. 看拼音写词语
liáo liàng pái huái zhōng míng dĭng sh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piān pì biāo zhì shēn qǐng dǐ y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miǎo shì jīng zhàn chú chuāng líng l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9.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组成排比句。 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
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 它是______的细雨,______;
它是______的阳光,______。
有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0. 默写诗句。
1. (1)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 2. (2)______,人间能得几回闻? 3. (3)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 4. (4)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
11. 按音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字
妻 昌 绑 刺 虱 住
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改变语序变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兵马俑”。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 quǎn)。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 liǎ)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故意 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 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zhēng zhèng),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
1. (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狂吠______(fèi quǎn) 母子俩______(liǎng liǎ)
不禁一怔______(zhēng zhèng) (故意 特意)______多给
(不耐烦 不高兴)______地说
2. (2)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______
①背影 ②一根项链 ③母子俩
3. (3)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
子。
4. (4)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______。文中的“不速之客”指______。
5. (5)“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______; “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______。
6. (6)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
“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
请想象一下小孩发现金项链以后与妇女的对话,然后把“央求”的过程写具体,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和心理。
7. (7)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
女和小男孩吗?语言可以引用也可以自己组织。
14. 找出下列词语中不同类的词。
3 / 4
梅花鹿 小骆驼 小燕子 小黄狗 小毛驴______
公鸡 鸭子 小猪 鹅 大雁______
电视 冰箱 洗衣机 摩托车 电脑______
兰花 菊花 玫瑰 含羞草 马蹄莲______
三、写作(30分)
15.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四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请仔细阅读这篇习作,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一天,这一天即将迎来的是期末考试和春节。昨天我们考了科学和英语,今天考语文和数学,其实,只要不紧张正常发挥就一定能考好的,你别说我不还真觉得这张试卷和平常做得卷试差不多,也不是很难。还有,自己要给自己加油,也要自信,如果,你没了自信,就会考不好,如果你有自信,就会考好。如果,你仔细的话一定会发现这两个字“检查”。今天考试,我就用到了这两个字,我细心的检查发现了许多写错的地方,比如:每年迅期,山洪爆发,溪水猛张。叫我们从这句话里找出三个错别字,改过来,把正确的写在三个空格里,我写了“讯”“暴”和“涨”,可我在检查时发现了,不是通讯的讯,于是我就改成了三点水的讯——汛。
1. (1)写一篇短文,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析。 2. (2)为这篇习作拟写一则简短的作文评语。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