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们发现学生思维被开启了、课堂气氛变活了、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成熟了,而培智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由于教育对象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以往的教育模式和教材很难适应当前时代对它们的要求。
1.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相应的配套教学资料 目前培智教材普遍都用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这是我国统一出版的唯一一套培智教材,共十八册,这套教材至今已经15年了。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当年出版的教材在内容上就显得陈旧,不适应目前时代对智障儿童提出的新要求。如果我们的培智教材能从这群特殊孩子的需要出发,更新内容,配上相应的教学资料和教学用具,那么将大大提高培智教学的质量。 2.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转变
如今的课程改革,让教师的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教师们认识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他们的超越意识(如超越书本、超越老师、超越自己和群体等)让老师感叹和折服。但在培智教学方面,教师还没有充分尝到这种甜头,也有人认为课程改革只适合普通儿童,对它们
改革有用,而我们智障儿童认知水平低下,意志薄弱,缺乏主动性等,没法改,不适合该。受这种观念束缚,教师的教学模式就不可能改进。
当前新课改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证实了课程改革的迫切性。我们的培智教学也应奋起直追,也应该用新课改的理念尤其是多元智能论武装自己,调整好心态来上课。 3.家长观念需要转变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家长为了争取参与教育的权利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最终特殊儿童家长参与的权利被立法,而在我们中国,家长就没有这么主动和积极,很多家长悲观失望,把孩子当作负担,不重视智障儿童的教育。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善于履行教育孩子的职责。如今,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福利机构,慈善事业单位和善良的人们关心着培智儿童的教育、治疗、工作和生活,有专门针对智障儿童的特奥会,和相关的教育机构,家长要同心协力,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让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成年以后一定能走向生活,适应社会。
总之,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门特殊的教育艺术,必须使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学校、社会、家庭都必须配合起来,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智障孩子的研究和教育中,跟紧新课改的步伐,为智障儿童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怎样
才能被社会接纳而脚踏实地地做点事情。
收稿日期:2010-1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