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肝性脑病护理常规

来源:意榕旅游网


肝性脑病

1.护理要点

1.1有感染的危险

1.2 活动无耐力

1.3急性(慢性)意识障碍

1.4去除诱因

1.5心理安慰

1.6有受伤的危险

2.护理评估

2.1Ⅰ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

行为异常、扑翼样振颤病理反射阴性,脑电图正常

轻微性格

扑翼样震颤页

行为改变

2.2II期(昏迷前期):睡眠障碍、

意识错乱、行为失常、病理反射阳性、扑翼样振颤明显、脑电图特征性改变

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对人、地、时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构图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

部分有幻觉、狂躁

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

神经体征: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Babi nsk i征阳性

2.3II期(昏睡期):昏睡、精神错乱、

扑翼样振颤、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脑电图异常

大部分时间昏睡

可被唤醒,醒时尚能对答,

神志不清,常有幻觉。

2.4 IV期(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脑电图明显异常

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

深昏迷:各反射均消失,

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可有抽搐和换气过度,部分患者有肝臭

蛋氨酸在肠道分解产生甲基硫醇和二甲基亚砜

2.5相关检查

1.血氨

2.脑电图

3.心理智能测验

3.护理措施

3.1严密观察病人思维、认知的变化,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加强对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的监测并记录。

3.2安慰病人,提供情感支持。

3.3加强护理,如有烦躁者应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发生坠床及撞伤等意外。

3.4去除和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1 )避免使用镇静安眠药、麻醉剂等,以防抑制大脑和呼吸中枢,造成缺氧加重肝脏损害。

(2)防止大量输液,过量输液可导致低血钾、稀释性低钠血症,脑水肿等,从而加重肝性脑病等。

(3)避免快速利尿及大量放腹水,防止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及大量蛋白质和水电解质丢失,肝脏损害加重。

(4)防止感染。感染可加重肝脏吞噬、免疫及解毒功能的负荷,并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增高,使氨的产生和耗氧量增加。

(5)保持大便通畅,便秘使氨及其它有毒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促进毒物吸收,可用生理盐水加食醋保留灌肠。忌用肥皂水灌肠,因其为碱性,可增加氨的吸收。

(6)上消化道出血可使肠道产氨增多,故出血停止后也应灌肠和导泻,以清除肠道内积血,减少氨的产生。

(7)禁食或限食者,避免发生低血糖。因低血糖可使大脑能量减少,致脑内去氨活动停滞,氨毒性增加。

3.5、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

昏迷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每日供给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神志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的量,每天20 g,以后每3-5天增加10g,但短期内不能超过40-50g/d,以植物蛋白为主。

3.6、用药护理:

(1 )使用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时,应注意观察尿量、腹水和水肿状况,尿少时慎用钾剂,明显腹水和水肿时慎用钠盐。应用精氨酸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流涎,面色潮红与呕吐。

(2)应用苯甲酸钠时注意有无饱胀、腹绞痛、恶心、呕吐等。

(3)根据医嘱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做好出入量的记录。

(4)保护脑细胞功能,可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以减少耗氧量。遵医嘱快速滴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以防治脑水肿。

3.7、做好昏迷病人的护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供给。

(2)做好口腔、眼的护埋,对眼睑闭合不全者可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

(3)尿潴留者留置导尿管并详细记录尿的量、性状、气味等。

(4)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保持床铺干燥、平整。

(5)给病人做肢体的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

4.健康宣教

1. 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肝脏疾病和肝性脑病的有关知识,指导其认识肝性脑病的各种诱发因素,要求患者自觉避免诱发因素,如戒烟酒,避免各种感染,保持排便通畅等。

2.用药指导: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规定的剂量、用法服药,了解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定期随访。

3.照顾者指导:指导家属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家属了解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指导家属学会观察患者的思维、性格、行为及睡眠等方面的改变,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