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兴山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兴山县“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已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为推动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 结合我县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006年以来,我县围绕实施“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8.67亿元,是“十五”末的2.05亿元的4.2倍、高新技术增加值 2.22亿元,是“十五”末的3290万元的6.74倍。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五”末的1家增长为3家,其中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的优惠政策。此外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兴山县峡晶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兴发集团成为湖北省磷化工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峡晶电子纳入省科技厅第一批重点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实力不断增强

1

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新产品研发中心建设,以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为龙头,搭建自主创新平台。一是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二是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实验室;三是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兴山县峡晶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建成为湖北省磷化工工程中心、宜昌市市级工程人造光学水晶及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四是宜昌楚磷工业园被国家科技部等部委认定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开展自主创新、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创造了条件。企业通过引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制和开发了一批市场对路且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新产品,部分企业和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如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减压精制五硫化二磷”、“深度氧化法处理贫磷泥”等技术获得了省级重大科技成果。以精细磷化工、人造石英晶体为代表的新材料在向电子、信息及光电产业拓展,以多个特色工业园为载体,多个高新技术项目正在积极引进和建设之中。农业领域通过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与有实力的高科技农业企业合作,在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工厂化农业,创办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迈开了新步伐,高科技农业、工厂化农业和整个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

3、自主创新成果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拥有科技人才总数达752人,其中总工程师3人,副总工程师12人,主任工程师21人,副主任工程师22人,工程师44人。在科技人才的辛勤工作下,我县自主创新步伐加快,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每年以20%以上速度递增,“一种生产磷酸氢二钠的方法”、“新型黄磷三塔喷淋头”等一批核心技术获得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科技活动成效显著,“二甲基亚砜废盐回收精制磷酸盐”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薄壳核桃优株评价及繁育技术研究示

2

范与推广”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深度氧化法处理贫磷泥技术开发”和“全膜法处理含单质磷废水”分别获宜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每年有15项科技成果获县级科技进步奖;成果推广效益显著,各种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仅“深度氧化法处理贫磷泥技术”的推广应用,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元。

4、“产学研”合作快速推进

“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加快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促进了产业化的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县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将促进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了综合优势,并且在营造产学研合作载体,加强项目对接,以重大项目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在产学研合作的推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已有兴发集团、峡晶电子、昭君生态农业等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开发或委托开发新产品6项,解决技术难题8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项。县政府还就核桃产业的发展聘请高校技术人才担任技术顾问,从而加快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二)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1、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高新技术产业在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形成了各级领导、各部门和企业的共识,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兴山的意见》、《兴山县“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兴山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大力宣传建设创新型兴山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淡泊名利、不畏困难、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的好经验、好典型,使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3

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同时,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资金、土地、人才等不同方面支持,形成了一整套政策支撑体系,依靠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大气候已基本形成,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动力和支撑。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上沪蓉高速、十宜铁路都将相继建成通车,交通设施将大大改善,必定为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特色经济园区的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

刘草坡和白沙河化工园区、平邑口硅化工工业园及猇亭精细磷化工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为园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成熟的经验,峡口工业园区、后河农产品加工工业园的建设正按计划推进,这些特色产业园区将随着同类企业集聚、关联企业集聚的原则,建成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必将成为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和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3、创新体系的日益完善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投融资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逐年增长,使得各级各类工程技术中心、校企共建研发平台相继建立,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技术开发体系,在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上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制约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发资金匮乏、设备落后、科技人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活动不高、产品更新换代慢、产业化能力低等局面在逐步改善。

(三)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

我县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规模小,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少。截至2010年,我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达8.67亿元、2.22亿元,仅占全县工业产值和增加值的10%左右。二是产业后劲乏力,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尚不健全。我县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磷化工和光学水晶两大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领域在不断更新,原有的部分高新产品已不再是高新产品,且磷化工和光学水晶领域的高新技术配套产品不多,尚未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三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体系和体制还不够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源泉的基础研究后劲不足,原始创新环节薄弱。比如兴发集团的发展,虽然在磷化工系列产品的研发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与同类的企业相比较,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稳定的研发团队、支撑重大科学研究的政策机制等方面比较缺乏,导致研发人员进行模仿性研究的多,从事前瞻性、原始性创新研究的少,产品研发与市场开发有机结合度不高。四是激励、吸引人才的措施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另外,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的研究开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特别是从事创新创业的技术带头人和资本运营人才缺乏。五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体系不健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导致资金投入不足,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和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

5

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企业的导向作用,通过引导、扶持和服务,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发展壮大。

2、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科技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不断了解掌握科技发展趋势,采取有利措施,提高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快自身发展。

3、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原则。坚持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不断加大自主研究开发力度,对创新成果和技术项目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

4、坚持突出重点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磷化工、硅化工、光电、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关键技术给予重点支持,持续支持,促进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

5、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创造环境,优化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

6

(三)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县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两个并重,抓好三个环节,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加紧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链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即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主线,坚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突出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重,着重抓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一批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的壮大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植,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推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具体目标为:到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5%左右;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5%,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10家以上,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力争有5-8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企业建成各级各类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5-8个。

三、发展重点

(一)大力实施环境优化工程,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发展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既要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也需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通过政策引导、有效调控和创造需求等措施,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创新服务体系的作用,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投入,提高企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让民间资本、金融资本、上市

7

公司、政府机构等成为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投资方,鼓励闲置资金从事风险投资。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在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高技能人才的评价制度,维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

(二)大力实施信息化工程,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平台

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促进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重点在化工、光电、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领域实施信息化工程,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结合应用;加快推进设计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变革,带动产品设计和制造模式的创新、企业管理和经营模式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模式的创新。大力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在产品升级、提高质量、扩大出口、控制污染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到2015年,力争再建成一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

(三)整体推进创新体系工程,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磷化工、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重点实施20个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原始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步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形成初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产品群。

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学术带头人队伍,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建成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8个企业技术中心。

8

(四)加快建设经济园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加快各类经济园区的发展,尽快形成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链,做大产业品牌,增强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到2015年,力争使园区工业产值达到150亿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思路,加快建设黄粮、大峡口、白沙河、平邑口、后河及猇亭等各种形式的园区经济,充分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使园区成为凝聚国内外技术、项目、资金、人才等优质资源的重要载体,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选择一批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创新型企业入住经济园区,通过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向其转移,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品配套、扩张生产规模;通过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各项政策

加强领导、通力协作,全县上下要切实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导,认真调查,深入研究制约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增加政府投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力度。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能力建设,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的同时,要做好研究如何引导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具体措施。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考核机制,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等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以及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所得税前抵扣、加速企业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支持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发展、扶持科

9

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列入全县经济发展目标的考核体系中,以促进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结合本县资源优势、特点及产业基础,重点在磷矿、硅矿、银钒矿等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集中力量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推动我县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磷矿、硅矿、银钒矿等矿产资源深度开发上,要围绕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加大技术开发与改造力度,发展科技含量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以兴发集团、峡晶电子等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丰富的磷、硅、银钒、金属镁等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深度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引进开发新技术,重点瞄准精细化工产品,着力开发磷、硅、银钒、金属镁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实现矿产资源的就地转化增值。

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要围绕我县优势生物资源,加快引进、开发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实现资源深度转化增值和高效利用,创立具有我县特色的拳头品牌。重点支持昭君生态农业、宜昌龙联、金丰园、天源、汉明妃、航行等龙头企业在茶制品系列开发、果蔬系列产品深加、肉制品加工、地方特色农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性特色支柱产业。

(三)全方位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0

积极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制定技术创新规划。鼓励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火炬计划等项目,对获得国家和省、市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配套资金支持。制定鼓励企业、社会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的政策,积极探索研究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尽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自筹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吸收外资和社会融资为辅助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新技术产业融资体系。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逐步达到年销售收入的4%以上,鼓励企业用于高新技术发展的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例逐步达到60%以上。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合作,共建各种创新平台,对获得市级以上认定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从县级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予以补助。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设备和技术优势,为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鼓励企业、科技人员申请专利技术,提高获得国内外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资助标准。将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验收的重要条件。支持企业自主制定和参与制定各类技术指标和行业标准,推动先进技术标准的应用,提升产业竞争能力。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依法保护高新技术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四)切实抓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以能力建设、业绩导向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机制,维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消除阻碍人才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体制性障碍。认真落实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培养、选拔、使用、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等方式吸引高技术人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对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

11

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采用多种形式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不仅重视学术研究人员,而且要重视应用开发、技术推广型人才及有科技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吸引科技人才。完善高技能人才的评价制度,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奖励机制。发挥市场在高技术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人才向高技术企业流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