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规划,决定在高一,决胜在高二,决战在高三.高考改革正式推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年时间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一、学业规划 :
①高中学生学业规划是指高中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兴趣及学业前景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修习计划,确保高中阶段不断提升学习质量的过程。2012年,南京家教全面推行深化课程改革时,我们开始进行学业规划辅导,学生参加霍兰德职业测试。对不同类别的职业所要求的学业生涯进行社会分析,提供学生科学选择选修课的参考。随后学校引进了北森公司的高中生生涯测试系统,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征、学科兴趣等方面进行测试,为学生的学业规划作好准备。同时,选考“七选三”排列组合起来就有了35种不同的选择,而且在高一结束前后必须选定,学生从选课到选考,再到选专业、选学校,我们从兴趣导向出发,把兴趣与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职业规划和事业追求匹配。
②我们把学生对三年后毕业去向的关心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和行动上的指南,力求针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来规划高中生活和学习时间。立足于高中生所面对的现实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寻求成为一名优秀人才的现实途径。
1、实施目标 :
(1)促进学生清晰认识自我,定位自己的学科兴趣、个性爱好、专业与职业倾向。
(2)为学生提供学业(生涯)规划和生活方面的全面指导,学生能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科层次和相应课程,完成高中三年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学习统筹安排。
(3)主动认知专业、职业、行业、就业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前景。促进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的有效衔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4)完善新高考形势下学校和教师的育人职责,指导有效开展家庭教育。
2、阶段内容:
(1)高一,高中入学生活适应、学习适应;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完成性格、兴趣测量;制定高中学业计划;参与校内外活动与竞赛;探索职业与学业;探索大学院校及其专业;社团活动;寒暑假学业计划;高考选考科目的选定。
(2)高二,深入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搜集升学及考试相关信息;参与校内外活动与竞赛;社团生活;进一步探索职业与专业;寒暑假学业计划;了解、探索大学院校及其专业;视需要参加各项考试;学业计划的反馈与调整。
(3)高三,探索大学院校及其专业;搜集升学及考试相关信息;反馈与调整学业计划;参与校内外活动与竞赛;规划好各项考试。
3、实施路径
(1)学校层面。实施部门负责制,强化专业化引领,由学生指导中心负责学业规划工作。开设有关课程,实施专业教学,学校开设专门的学业规划课程,包括专业、职业介绍,初高中学习方法的差异与衔接,各学科的特色和应用前景等。开展有关活动,落实活动育人,有组织地在校内外开展生涯文化体验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有感受、有体悟,在体验和模拟未来的情境中受到启发。
(2)教师层面。由生涯导师担任学业咨询师角色,负责学生的选课指导、心理辅导、学业疏导和学业计划的制定与反馈。学业指导师必须每周在工作中预留教育指导时间,进行一对一指导与交流,每个老师有固定指导地点,每名指导师负责10~20个学生。
(3)家长层面。我校利用家长会等时机开办家长课堂,对家长进行有关学业规划的教育培训,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家长的作用,引导家长帮助孩子进行规划,制定目标学校建议家长思考三个问题:“高中三年之后孩子将去哪里?”“高中生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如何让高中阶段学习更为有效”,以此指导自己孩子合理规划高中学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