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被破坏了.
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提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一,先让自己的紧张的情绪平静下来.深呼吸,注意力集中在双肩,然后一边深呼吸一边放松肩膀.从而你整个人都会慢慢的平静放松下来. 二,然后用手按着自己的心脏的地方.对着自己说话。
比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吧。我要冷静。。等等的话语。这样有助于你能够在冲突中冷静下来处理问题。
),使他们不再重复创伤经历,避免了二次创伤,情绪也很快得到了改善.2,认知治疗。通过认知调整,赵梅认识到了自己对丈夫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从此不再自责、内疚.3,告别仪式。在丈夫的遗像前,赵梅告别了丈夫,在心理上接受了丈夫离开她的事实。4,走向明天。灾后那40天,赵梅一直生活在“过去”,失
去丈夫的她,所看到的都是“失去\",而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在我们的引导下,她找到了更多的资源,也找到了未来生活的目标。
经过五次治疗,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赵梅。她用补贴的抚恤金,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始了短途运输,接送来往于各求助点的志愿者和当地的居民,每天的收入还算不错。我们每天都会坐她的车。她儿子国平也慢慢地活跃起来,经常看到他在街上骑车跟小伙伴一起玩耍,看到我们就要我们到他家的菜园里摘菜吃。
■案例二:不断回想灾难现场,彻夜难眠
地震前王阿姨(化名)在镇上开了一家裁缝店,一共有三台缝纫机,雇了另外两个员工,生意还算不错。
那天下午,她们正在做活,突然感到房屋剧烈摇动。意识到发生地震了,她们急忙跑出了房子,刹那间,整个房屋都倒塌了,她当时无法站立,只能趴在地上,眼看着周围的房屋相继倒塌,被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感到天崩地裂.在地上趴了一会儿,剧烈的震动过去后,看到的世界完全变了。整个镇上叫声一片,有呼救的,有哭喊的……“全完了,全完了!”王阿姨叫喊着,在废墟中挖出了一台缝纫机,其他的东西都被死死地压在了废墟下……
过去了两个多月,这些情景还依然历历在目,让她一想起来就会不寒而栗。两个多月以来,王阿姨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经常在夜里惊醒,老公一翻身,床板一摇动,她就会惊醒并迅速跑出房间,以为又地震了。 [分析与治疗]
PTSD的心理反应常表现为情绪极度激动、紧张和恐惧,并常常会以闪回的形式不断重复出现灾难的场景。这些强迫回忆导致患者常整夜不能入睡,处于恍恍惚惚之中,有时还会在睡眠中反复出现精神创伤时的景象。同样,一些经历或目睹灾难发生的人群也常常会出现烦躁不安、压抑、悲伤的情绪。王阿姨所表现出的症状正是如此。
对王阿姨的情况,我们用了经络催眠的方法来处理她的情绪和失眠状况。经络催眠是结合催眠术与经络学说为一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PTSD的惊恐情绪和失眠,也是一种避免回忆创伤画面而造成再度创伤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点穴,直接排除情绪,并且有效地改善睡眠状况。在灾区,用经络催眠治疗PTSD,效果显著,深受灾民的欢迎。第一次治疗后,王阿姨反馈说当晚就睡了个好觉。经过三四次的治疗,王阿姨的失眠以及各种不良情绪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三:在灾难中受到惊吓,寸步不离父母
一天,一对母子来到心理关怀站。快走到门口的时候,5岁的小铭(化名)突然停住,一溜烟躲到妈妈身后,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肯往前一步。妈妈哄他好半天,他才开口问了一句话:“这个房子会塌吗?”尽管后来他还是进来了,却始终没松开妈妈的手,也没开口说过一句话。
妈妈回忆说,那天中午小铭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幼儿园里午睡。地震发生时,老师们赶紧把孩子们都转移到了操场上,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安全,可是这突如其
来的巨大震动还是把孩子们吓得不轻,哇哇哭成一片。随即家长们纷纷冲向幼儿园寻找自己的孩子,而小铭的妈妈因为路上的耽误晚到了一点,让小铭在等待的过程中更加恐惧惊慌。由于妈妈自己也受到惊吓,在急奔到幼儿园接到小铭后,已经无力抱起小铭,只能紧紧地拉着小铭的手,往家的方向奔去,那里还有爷爷奶奶。一路上小铭紧拽着妈妈,也目睹了两边楼房倒塌、甚至压住人的场景。后来,小铭颤巍巍地问妈妈:“那些人好可怜哦,爷爷奶奶也会被压住吗?”妈妈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时已经无法联系到爷爷奶奶了……
自那以后,小铭跟着爸爸妈妈睡过马路、住过帐篷、去医院找过亲人和朋友,没有一步离开过妈妈或者爸爸,同时他也目睹了大量的悲惨甚至血腥的场面。渐渐地,小铭很少开口说话了,除了跟爸爸妈妈还有简单的交流,在见到他人时都是回避躲藏,要进入任何建筑物之前都要跟父母确认好几遍“这个房子会塌吗?”。
[分析与治疗]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当他们遇到灾难事件,最普遍的心理反应可能会表现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肯跟父母离开一步,这正是他们的安全感极度缺乏所致。小铭在受到地震惊吓之后,已经极度害怕惶恐,再加上等待妈妈的过程,更加剧了他的焦虑不安,安全感急剧下降.之后,他又亲眼见到了大量的悲惨场面,更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刺激。
低龄儿童在受到创伤之后,我们更多借助于一种表达性治疗的干预方法.1绘画治疗。这是逐渐打破他心灵隔膜、建立起关系的最佳工具。我们之间不用语言,只用绘画的方式逐渐拉近了距离.2。游戏治疗.当他可以“放开\"爸爸的手后,我带他走出房间,走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玩耍。让他逐渐开始面对和适应独处后的焦虑和恐惧。
经过一个多月的追踪走访,小铭恢复得很理想,话语开始多起来,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童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