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
671500)
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本文从摘要:创新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融洽师生精心设计,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做准备;耐心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情感,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环境;营造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G633.96A1674-9324(2013)07-0060-0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创新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
是一种具有道。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能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
双方信息和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它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
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感的交流以至整个教学效果。
这是教学的基础,也是进行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这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一、精心设计,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做准备制约良好课堂氛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教学内
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容、教学方法;教师的修养;师生关系;
征与课前情绪等。体育教师课前准备就应综合考虑到这些
精心设计,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因素,排除各种“负面”干扰,
气氛做充分准备。
热爱本职工作,爱护1.体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修养,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熟练地掌学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握基本的技能、技巧,无论是讲解还是示范动作均能到位。
培养师生间的情多与学生接触,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
信其道,从而很好地感,成为学生之楷模,使学生亲其师,
实现师生双边活动。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2.课前要研究新课标、新教材,
明确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力求教材内容和形式达到和谐统一。
3.注意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布置场地、器材,使学生一进入场地,就能感受到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动机。
二、耐心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整个过程伴有师生情感课堂教学是学生的认知过程,
成功的认知能够体验。和谐的认知过程诱发健康的情感,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激发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
民主、热烈的课堂气氛。要千导作用,注意创设融洽、和谐、
“后进生”尽量方百计激发学生兴趣,促使每个学生特别是
多地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信心。体育课堂教学偶发事件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稳定的心
敏锐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理状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体育课教学的特点,精讲多练。要坚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基本原则。在课能力为目标,实践为桥梁,育人为目的”
的教学方法,即鼓励学堂上采用“四鼓励、三允许、一使用”
鼓励学生生质疑,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允许学超过老师;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
积生向老师提意见;经常使用肯定性语言和鼓励性评价,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体育教学也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符合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积极探究,认真学习。
合理使1.把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
结合体育课教学内容,让用先进的电教媒体,计算机网络,
欣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讲解,看看激动人心的比赛场面,
呆板、平面的教学方赏优美的动作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立体,从而不仅使学生掌法,使课堂教学丰富、新颖、多面、
达到握知识技能,而且让学生精神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
提高学生天赋资质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兴趣2.根据教学需要,正确选用各种游戏,
充分与爱好,使学生在快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各种练习,责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任心和荣誉感。有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同参加游戏和各种竞赛活动,师生同练,师生同赛,师生同乐,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又活跃热烈。
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四、融洽师生情感,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师就要从教育爱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每护学生的目的出发,态度诚恳,
爱护的,这样学生就能够个学生能够感到自己是受关心、
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情感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与帮助,
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心理是架设在认知和行为之间的桥梁,
积极情感联系紧密,情感对于思维犹如能源对于发动机,
不重视情感活动的教的情感对于认知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把自己的爱与热情倾注到学生身上,倾注到教学过程中,创造师生之间情感交
[3]罗时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1,(28).马建平.行为导向型教学法[M].北京:[4]叶昌元,中国劳动出版社,200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5]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971-)梅州市职业作者简介:张梅,女,广东梅州人,
技术学校,英语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英语教学。
-60-
【教法研究】巧设情境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顾善勇高淳
211300)
(江苏省高淳县第二中学,江苏
需要巧设情境导入新课,;巧设情境传授新课,力求要想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力求“未成曲调先有情”摘要:。“能探风雅无穷意”;巧设探究情境结束新课,力求“接天莲叶无穷碧”情境;理教学;有效性关键词:G633.55A1674-9324(2013)07-0061-0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解决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抽象
与形象、理论与实际、理性与感性以及新知与旧知的关系和矛盾。情境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更有意义地学习。
否则就毫无意义任何情境的创设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
在初中甚至是适得其反了。那么,在当今的新课改理念下,
地理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巧设情境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呢?
“未成曲调先有情”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力求
我们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因为好的开始,
而是激发学生主动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
游区———西双版纳”时,我就采用了一些平时积累的景观
他图来导入。新课伊始,学生的感官就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为什么们兴致勃勃、兴趣盎然,心中“西双版纳在哪里”
仙境一般”等思考油然而生。我趁势巧设悬念,并引导学生探究:“西双版纳的纬度位置如何?”“气候如何?”“那里的
”……实践人是如何生活的?应怎样才能最好地发展经济?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能证明,巧用精选的景观图并设置探究情境来导入新课,
能为整节课的探收到先声夺人、激发好奇心的满意效果,
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
漫画导入、故事导入、谜多,比如新闻时事导入、视频导入、
一定要切忌语导入、游戏导入、实验导入等。新课的导入,
机械、枯燥和乏味。我们要尽量创设一种学生乐意探究的
从而达到“未成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渐入新课环节,
的佳境。曲调先有情”
“能探风雅无穷意”二、巧设情境传授新课,力求
而是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
而是自主体积极建构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灌输的过程,
己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力争以趣引路,以情导航,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模式,引导他们探究、创新,努力把传授新课的过程演变为
流、心心相印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教师应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去教育、影响学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
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探的氛围,使学生在平等、自由、
并适宜于创新潜能的发究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挥,课堂教学中时时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
为了适应新时代体育教学改为了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自由、民主、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就必须营造一个轻松、
充分地愉悦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宜于学生创新地学习,
使体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发挥潜能。在新课标的引领下,
师生共建的过程。下面,我试谈三种办法。
1.巧用实验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想象。达?芬奇有
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初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
中地理是与生活相关的,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联系的,
设计成简单的地理实如果我们将生活常识迁移到教学中,
并收到令人惊喜的验,那么就能出其不意,激发学生想象,
“季风气候显著”中的“锋面效果。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
读一读、讲一讲,结果学生雨”时,以往只是就“阅读材料”
我想到了模拟实验。实验一片茫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要学龙王造云下雨。”前,我故作神秘,对学生说:“现在,
学生瞪大眼睛,半信半疑。我先在半大杯开水上盖一铁片,
然后拿出藏着的请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没有云更没有雨,
学生哗然,我趁机提冰棒放在上面,一会儿就见云成雨落。
出问题:“降雨起码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这样,我国的夏季风带来锋面雨,带来丰富的降水就迎刃而解了。
2.巧用教具设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直观教具
创新意识,能帮助学生发的利用,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现并理解地理知识、地理规律,
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大陆漂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例如,
学生较难理解,更难深移说”时,如果仅凭传统的讲授法,
却能事半功倍:我左手举入,但是如果巧用教具设置情境,
将它们重合在一起,然后起一张白纸,右手拿起一张报纸,
问学生:“怎把它们同时撕开,接着展示两半撕开的报纸,
学生觉得太简样才能证明它们原本是连在一起的整体?”
”这时单了,都抢着回答:“只要看它们的裂痕是否能吻合。
我再展示半张报纸和半张白纸,请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两者也能吻合,但显然这两者原本不是一个整体,我趁机又问:“要证明两半报纸曾经是连在一起的整体,除了轮廓
”学生马上意识到:“还(裂痕)要吻合,还需要什么证据呢?具有创新教育的特征,让体育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教学的
生命力和创造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提高学生技能技巧,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作者简介:张东林,l997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
,并荣获“国育学院,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
称号。l997年8月至今在鹤庆一中从事体育家二级运动员”
鹤庆县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并兼任鹤庆县少体校教练,
学科带头人。2005年11月荣获云南省第五届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课标”竞赛二等奖。教学论文多次获奖并发表。2011年5月荣获全县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2011年
“优秀学员”。7月被云南省体育局评为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