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神州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陈庆年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联校

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面提高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可小学生综合素质,对小学生成长影响重大。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解决措施一、绪论

在中国教育时代大背景下,很多学校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声,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劳动技能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对小学生成长影响重大。但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必须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的课堂,就是对牛弹琴,毫无意义。只有先确立了目标,一切教学行为才能围绕其开展,才能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质量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目标不是很明确,往往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没有在理解和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教学,也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案,一来教师未能传达学生需掌握的重点知识,二来学生未能掌握有效信息,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

2、教学内容单一

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发展性的特征,素质教育的培养内容包括创造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公德、信念价值等诸多方面,倡导尊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人智慧的一部分。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只是照本宣科,内容单一,没有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教师缺乏全面素质教育的意识,教学脱离素质教育的目标,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下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培养,无法从“接受教学”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转变,达不到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僵化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只是停留在“课本+黑板”的层面上,并且模式简单统一:介绍写作背景、介绍作者经历、分析重点字词段落、总结思想中心、完成课后习题等,这种教学模式同时也僵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限制了学习方法,阻碍了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解决措施1、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计划性,要从年度教学目标分解到学期目标,到月度目标,最后到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合理性,要合理设计教学,杜绝形式主义、脱离课本、过于求大求全;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针对性,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培养个性。

当然,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当下教育政策、学生学习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同时也要将教学目标传达

130

给每位学生,学生和教师共同为目标而努力。对于教学目标,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价体系,来检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可从教师素养、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等维度设立指标,达到“揭标--达标--侧标--补标”的目标教学模式。总之,教学最终目标就是让所有小学生都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综合型人才。

2、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

教学内容的延伸,就是根据教学目标、课本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内容的延伸,可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在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提前了解作者简介及其相关作品,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时准备几个问题以便课上提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在课中,对于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教师可通过一些照片、视频等影像让学生加深理解。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大胆想象,比如在教学《称象》时,可鼓励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在课后,教师可布置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比如在学习《白杨》后让学生再了解一种同类植物的特征。

对于教学延伸内容,必须要基于课本,不能过分偏离。其次,加强学科间的交融互补,语文许多文章都与物理、音乐、自然等学科有较密的联系。延伸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联系生活,提高语文实用性、工具性。

3、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

教学模式的多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教学模式成功应用的前提必须要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能良好互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情景演练法、比赛法、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等,可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人物的文章,可采用演示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主人公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对于记事文章,可采用情景法,学生可以加以自己的想法将事件的发展过程表演出来。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借助教学设备或互联网,比如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课件、通过微信小程序监督小学生学习打卡等,但这些教学方式都是辅助手段,要恰当、有效地加以应用,不可盲目追求,适得其反。

四、结语

总之,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尤其是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民素质的高低。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阶段,必须有计划性、合理性、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拓展延伸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用先进科学的教学体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2]中共中央、曹相弟.国务院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993年2月13日印发.

[J].亚太教育,[3]祖琴2016.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199.

[J].课程教育研究,[4]杜敏强2016,127.

石静.目标教学与素质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

[5]管志刚2012.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拓展,51.

[J].新课程: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