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要点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要点 一、 确定股权激励对象
从人力资本价值、历史贡献、难以取代程度等几方面确定 范围
根据这个原则, 股权激励对象被分成了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核心层,为公司的战略决策者;
激励对象
第二层面是经营层,为担任部门经理以上职位的管理者; 第三层面是骨干层,为特殊人力资本持有者。 二、 确定股权激励方式
股权激励的工具包括 权益结算工具和现金结算工具 ,其中,权益结 算中的常见工具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员工持股 计划等,这种激励方式的优点是激励对象能够获得真实股权,公司 不需要支付大笔现金,有时还能获得现金流入;缺点是公司股本结 构需要变动,原股东持股比例可能会稀释。
现金结算中的常见工具包括 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计划、利润分红 等,其优点是不影响公司股权结构,原有股东股权比例不会造成稀 释。缺点是公司需要以现金形式支付,现金支付压力较大。而且, 由于激励对象不能获得真正的股权,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有所影响。
确定激励方式,应综合考虑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敬业忠诚度、员 工出资意愿及公司激励力度等方面。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之 上,可考虑如下激励方式:
对于人力资本价值高且忠诚度高的员工,采用实股或期股激励方 式,以在员工身上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统一;
对于不愿出资的员工,能够采用分红权激励和期权激励,以提升员 工参与股权激励的积极性。
上述激励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在结合公司与激励对象现实需求的基 础上可灵活运用并加以整合创新,设计出契合公司实际需求的激励 方案。 三、股权激励的股份来源
针对现金结算类的股权激励方式,不涉及公司实际股权激励, 故不存在股份来源问题,以下仅就权益类股权激励方式中的股份来 源进行如下阐述:
一是原始股东出让公司股份。如果以实际股份对公司员工实施激 励,一般由原始股东,一般是大股东向股权激励对象出让股份。根 据支付对价的不同能够分为两种情形:其一为股份赠予,原始股东 向股权激励对象无偿转让一部分公司股份(
需要考虑激励对象个人 所
得税问题);其二为股份出让,出让的价格一般以企业注册资本 或企业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
二是采取增资的方式,公司授予股权激励对象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参 与公司增资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在股权转让或增资过程中要 处理好原始股东的优先 认购买权问题。公司能够在股东会对股权激励方案进行表决时约定 其它股东对与股权激励有关的股权转让与增资事项放弃优先购买 权。 四、股权激励的资金来源
在现金结算的情况下,公司需要根据现金流量情况合理安排股 权激励的范围、标准,避免给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资金压力。而在 权益结算的
情况下,除公司或老股东无偿转让股份外,股权激励对 象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资金来受让该部分股权。根据资金来源方式的 不同,能够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激励对象自有资金。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激励对象是以自 有资金购入对应的股份。由于员工的支付能力一般都不会很高,因 此,需要采取一些变通的方法,比如,
在股权转让中采取分期付款
的方式,而在增资中则能够分期缴纳出资或者由大股东提供借款方 式。 二是提取激励基金。为了支持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公司能够建立 相应基金专门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 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能够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 公积金用于股权激励。公积金既能够用于现金结算方式的股权激 励,也能够用于权益结算方式的股权激励。
五、 确定股权激励周期
若要产生长期激励效用,股权激励需要分阶段进行,以确保激励对 象的工作激情能够得以延续。
一般能够将股权激励的授予期设为 3年,例如针对期股方式,可按 3: 3: 4的比例,每年1次,分3次授予完毕,同期股权的解锁及期 权的兑现亦分3年期实施,这样,一项股权激励计划的全部完成就 会延续6年;针对利润分红激励方式,每年进行
1次分红,同时由
公司存留一定比例的分红份额,待第 3个年度返还,并以此类推。
之因此采用上述机制,其原因在于, 在激励的同时施加必要的约束 ――员工中途任何时刻想离开企业,都会觉得有些遗憾,以此增加 其离职成本,强化长期留人的效用。 六、 确定退出机制,避免法律纠纷
为规避法律纠纷,在推行股权激励方案前应事先明确退出机制。针的激励方式,分别采用不同的退出机制。
对不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