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第十九课 有困难找警察
教学内容:
1. 讲解生词。
2. 语法:无关联词语复句;状态补语。
3. 讲解课文。
4.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课生词,能准确听辩和认读所有生词,能掌握重点生词的主要用法,可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这些生词。
2. 熟读课文,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准确复述课文大意。
3. 结合课文,理解并掌握无关联词语复句和状态补语的使用方法,能在用中文进行交流时正确使用上述语法。
教学环节:
1. 计划课时7课时
2. 教学步骤:
生词(第1、2课时)
1、带学生读生词。
2、请学生自己读一遍生词,教师巡视并及时帮学生纠正发音。请学生轮流大声朗读。
3、讲解生词(重点):
⑴句:量词,修饰话语,歌词或某种语言。例:一句话,他写了一句法语。
⑵困难:名词,指不容易做的或麻烦的事,如:迷路了,丢钱包了等等。例:在国外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找警察帮忙。
⑶到处:副词,指很多地方都有的......例:昆明到处都有鲜花。
⑷感动:动词,使感动。例:他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
形容词,令人感动的人或事物。例: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同学们的帮助让我很感动。
⑸对:量词,用于成对的两个人或物。例:一对夫妻,一对鸟,一对花瓶。
⑹看样子:表根据所看到的东西或情况做出推测。例:看样子他生气了。看样子就要
下雨了。
样子:名词,指人或物的外表。例:他的样子和我的一个朋友很像。这件衣服的样子很好看。
⑺来往:动词,来和去。也可以说来来往往。例:大街上来往的车很多。大街有很多人来来往往。
引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intercourse)。例:他常跟中国人来往,所以汉语说得很好。
⑻敢:能愿动词,有胆量做什么什么事。例:你敢去要那个女孩的电话号码吗?
⑼立即:副词,马上、立刻。例:发现钱包丢了,你应该立即找警察。
⑽可:副词,表示值得(做)的。例:那部电影没意思,没什么可看的。
⑾滚:动词,用于球等物体。那个篮球滚过来了。
引申:生气的时候叫人离开(不礼貌的)。你滚!
⑿弯:动词,用动作说明,弯腰。形容词,指弯曲的东西。一座弯弯的小桥。
⒀叫做:动词,是,称为。例:这叫做黑板。非常喜欢看足球的人叫做球迷。
⒁过奖:动词。自谦的用法,像“哪里,哪里”。例:A:你的中文说的真好!B:您
过奖了。/过奖,过奖。
4、布置作业:用“困难、到处、感动、看样子/样子、敢、立即、情景、发生、伸、叫做”造句。
课文及语法(第3、4、5课时)
1、用提问或听写的形式帮学生复习所学生词1-26。
2、问学生:“你们来中国留学以后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怎么解决的?”“如果我去别的城市旅游,发现自己的钱包丢了,我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提出“找警察或打110”等答案。引入课文“有困难找警察”。
3、带领全班读课文,对文中重点及难点进行讲解。
⑴“看样子是从农村来的”,表示从他们的样子,穿的衣服等可以推测出他们是农村人。“看样子”,是插入语,一般用在对某事的估计和推测上。(P128注释1)
⑵“等了半天”,“半天”指时间长,并不是真的半天。
⑶“有什么可感动的?”,反问句。表示提问者认为没有值得感动的地方。
⑷“中国的警察还是不错的。”“还是...的=还......”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例:他的汉语还行。这家餐馆儿的东西还是好吃的。
⑸“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指非常感动,太感动了,已经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
自己的心情了。
⑹“(就)像......一样”(p129注释2)
4、就课文提出下列问题:
⑴在街上到处都写着什么?
⑵大山在街上遇到了什么人?
⑶他们有什么困难?谁帮助了他们?
⑷大山有什么感觉?麦克的看法是什么?
⑸爱德华的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
⑹警察是怎么帮助他的?
⑺爱德华在哪里看到警察帮助小男孩儿的事?
⑻警察帮了小男孩儿几个忙?
⑼你找警察帮过忙吗?你的感觉是什么?
5、由“有困难找警察”和“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引入语法点。重点)
(
⑴无关联词语复句。
不用关联词但小句间隐含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表示假设关系的:
例:如果/要是有困难,就去找警察=>有困难找警察。
如果/要是你去的话,我就去=>你去我就去。
如果有问题,就来问老师=>
如果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要是来昆明旅游,就来找我=>
要是你对我有意见,就跟我提出来=>
表示因果关系的:
例: 因为不小心,所以把护照丢了。=>不小心把护照丢了。
因为不小心,所以摔倒了。=>不小心摔倒了。
因为不小心,所以生病了。=>
因为不小心,所以写错字了。=>
因为不小心,所以打错电话了。=>
⑵状态补语(二)
复习:第十六课学过的状态补语。
用状态补语表示已实现的结果。
例:他演了这个节目(但演得不好)。=>这个节目他演得不好。
他读了这段课文(读得很好)。=>这段课文他读得很好。
用“得”连接动词的状态补语,描写动作者(或受动者)的状态。
例:她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他累得睡着了。
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她难过得哭了。
6、布置作业:复习语法 预习课文(二)练习写汉字
课文(二)
1、用提问或听写复习生词27-35
2、带学生朗读课文。
3、对文中重点及难点进行讲解
⑴“虽然...但是...”连接两个句子,表转折的意思。
⑵“一...就...”连接两个句子,表只要发生了前一个动作,后一个动作就会跟着发生。
⑶“梅”,寒冬开花,比喻一种不放弃希望,不怕困难的精神。
⑷“松”,寒冬依然翠绿,比喻一种坚持自己理想的精神。
⑸“竹”,叶子多朝下生长,比喻一种谦虚的态度。
⑹“岁寒三友”是用冬天依然有旺盛生命力的梅、竹、松比喻中国人追求的精神和向往的人生境界。所以人们喜欢在家里挂有梅、竹、松的画表示自己的精神追求。
⑺“跟...一样”表示相同的情况、看法等。
4、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⑴朴正浩在王老师家看到一幅什么画?
⑵他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⑶中国画家最喜欢画什么?
⑷朴正浩喜欢中国的字画吗?看到喜欢的他会怎么做?
⑸王老师的字写得好不好?
5、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练习(第6、7课时)
1、口头练习:学生分别扮演文中人物用自己的话练习复述课文。
2、检查作业情况,带领学生做课后练习。对易错的题在黑板上讲解。综合填空要求学生理解并能复述短文大意。
3、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的生词和语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