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嘹望 学会复习 一四法; 某些方面的知识,但只要我们认真归纳,细心梳理,就能避 免这方面的问题。 3.查疏。有些知识,虽然学生的当时掌握得不错,但时 间一长,使会慢慢生疏,也有可能会被遗忘,通过查疏,发 现问题,使生疏的知识重新熟悉起来并加以巩固,这是自查 的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 不管是查缺也好,查漏也好,还是查疏也罢,都是通过 自查找不足,从而达到全面细致地复习,达到弄懂,弄通, 掌握,运用的目的。 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更有效呢?笔者认为,复习要讲究 归纳法 由于所学知识是通过一个阶段中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 知识间缺少系统性,因此,要达到懂,会,用这一层面,并 不是易事。尤其是文科知识,由于它们包含的内容丰富,涉 及的知识广泛,如不能把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 很容易遗漏。因此,只有把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出来,根据一 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才有助于掌握,理解,运用。 互查法 1.知识系统化。知识系统化,一般可采用图表法。如魏 1.自查是通过自己梳理知识。练习等手段发现问题.但 书生的树形图就是一种,即把学的知识根据知识的概念大小, 根据知识的分类不同,列出知识点,放在树形图的有关位置 由于种种原因还不易彻底发现问题,而对于自己掌握的程度 上,使知识的结构一目了然,这样便于理清知识的结构,也 就更难检测了。互查的目的,就是在自查的基础上,进一步 易于对知识进行记忆。另一种图形法是美国南希・玛居里斯 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可采用:点击。同桌或前 的画脑图,方法是:(1)主题在中央;(2)每个分主题都有一 后座位同学互相检查,用随即点击的方法,查各自对知识握 个主要的分支;(3)每个概念用一个词表达。这种方法简洁 的熟练情况。点记法,关键是全面性,触及面越广越能说明 明了,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另一种是列表法,列表可根据 自己的需要,表项可多可少,一般是把各个知识要点,相间 的区分,各自的注意点分门别类整理清楚。列表法最适合于 几个知识的比较,通过比较使各自的特点显示出来,这种方 法有助于对各个知识点的辨别,区别,理解。 2.重点明确化。凡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理解层面的知识就 是重点,其次,教材中详细表述的章节就是重点。还有,根 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凡是目标规定的,就是重点。复习时 必须根据这三者,明确重点,切忌不分轻重平均使力,只有 抓住重点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3.难点突出化。重点是根据大纲、教材、教学目标而定, 而难点则是根据学生对所学知识接受的难易而言,一般根据 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因此有的知识是重点,但不一定是难点。 而有的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但找出难点、攻克难关、解决 难题,是复习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更何况,知识大都有内在 的必然联系,我们只有解决一个个难点,才能顺利攀上知识 的顶峰。 问题。 2.质疑。从自己复习中的疑惑处入手,这样既了解对方 对疑问的掌握情况,又加深自己对疑惑的理解,通过这种相 互间讨论、争论明白道理,从而达到解决疑惑之目的。 3.问难。由于各自的水平不同,难易的标准也不同,但 能不能把对方问住,和不被对方问住,不失为一种较为实在 的标准。可让学生自己先复习思考查找,找出自认为最难的 问题,再作一些必要准备,然后让大家相互检查,这样,学 生有趣,钻研自然就深,复习效果就好。 讲演法 复习如学习知识一样,也应注意过程化,只有经过系统 的,循序渐近的复习,才能真正把复习工作做好,讲演乃是 复习工作中最后一环,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不只是 用语言表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主要是对复习的总 结。一般是:1、讲得意之处。复习之中,自己对某一个知识 点的归纳方法,某一知识复习总结手段感到效果特好,这就 是必讲内容,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复习方法的一种肯定也是 对其他同学的一种帮助。2、讲不足之点。通过复习。当然也 自查法 归纳是把知识系统化,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知识 会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使用的方法不十分有效,或复习过程 问的联系如何,对知识的运用如何,必须靠查的手段来检测。 中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妥,总结这些,既是对自己提出一种 通过查,才会巩固已学知识,才会发现问题,才能弥补不足。 更高要求,也是对他人一种提醒,起一种预防作用。3、讲规 律方法。通过复习,自己有哪些体会,又有了哪些自创的方 自查法一般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查缺。就是通过梳理知识,检查知识的全面性,防止 法,得到了哪些规律,这比别人传授的规律,方法更为直接, 知识点的不全,如文科类的问题思考,如果不注意知识点的 更可贵,也更重要,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必备条件。讲演法,在复习过程中是最后的总结,是对现阶段复习的回顾,思考, 全面性,理解常常缺这少那。 2.查漏。就是防止复习中遗漏了某个方面的知识,这是 提高,更是指导下阶段复习的有效方法。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复习内容集中,一不注意,就会遗漏 作者单位:西安泾河工业区中心学校 (上接第103页) 4.认真对待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回答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给出一些适当的提问:你是怎样 得到这个答案的?怎样想的?根据什么?能给出理由吗?这 尽量使提问具有教学合理性;另外,也应把设计、选配好的 提问作为备课时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并把提问作为教师对 学生评价活动的一部分。 样,当学生努力去说明自己得出答案的过程时,一切都会变 的豁然明朗,正确的可加深理解,错误的能迅速找出错误的 症结并立即改正。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数学学习评价》,华东师大出版社. [3]《中学数学教与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结束语 综上,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质量, 作者单位:陕西咸阳长庆子校礼泉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