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1期 电工电能新技术 Vo1.29.No.1 2010年1月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Jan.2010 小世界电网生长演化模型及其潮流特性分析 卢明富,梅生伟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小世界网络是复杂网络理论中的重要网络模型,而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大型电力网络都具有 小世界结构特征。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小世界电网的生长演化模型,该模型能够考虑电 网生长演化过程中发电厂和变电站建设的诸多要素,包括选址、定容以及接入电网方式等,分析并 揭示电网演化过程中其网络拓扑结构特征。进一步,基于“网络结构决定网络功能”基本理念,根 据直流潮流模型分析了小世界电网的潮流特性。研究表明处于长期稳态运行的小世界电网具有优 越的潮流传输特性,特别对于负荷需求和运行方式的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 关键词:小世界网络;电网生长演化;直流潮流;复杂网络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076(2010)01-0025-05 引言 1小世界网络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互联电网复杂性研究业已 小世界网络是一种介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之 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其中一个里程碑式的 间的网络。文献[6]通过网络连线的随机重连建立 工作是1998年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Watts和Stro— 了小世界网络的模型。由于特征路径长度L和聚类 gatz提出的小世界网络 。实证研究表明美国西部 系数c是复杂网络理论中衡量网络拓扑结构特征 电网 ’。 、巴西电网 及中国北方电网 等都具有 的两个重要指标 ,它们分别反映了网络中任意两 小世界特性。电网的生长演化经历了长期的自然选 点间的平均距离和网络的紧密程度,故以下利用 择和人为设计优化过程,其呈现的小世界结构特征 和C给出小世界网络的一个基本描述。 必然具有内在深刻的演化机理。复杂网络最朴素的 所谓小世界网络,简单说来就是指L相对于网 观点在于结构决定功能。根据普里戈金的“从存在 络规模很小的网络,其拓扑性质表现为 到演化”的观点 ,电网存在的网络结构特征必然 使得其具有趋优演化的电气特性。 { C ;>≥三C ran d o m (1) 。目前对小世界电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脆弱 式中C… 和L 分别为与小世界网络具有相同 性的评估方面 ,但该研究多基于某一时间断面电 节点数及平均度数的随机网络的聚类系数和特征路 网的拓扑结构分析,缺乏从电网生长演化的角度去 径长度 ’ 。式(1)可以作为小世界网络的判据。 审视小世界电网的长期演变过程及电气特性评估。 本文考虑电网生长演化过程中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建 2小世界电网生长演化建模 设,建立了小世界电网的生长演化模型,分析了电网 2.1 电网生长演化的驱动机制 演化过程中其拓扑结构特征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在 如图1所示,电网演化包含十分复杂的动态过 此基础上,基于直流潮流模型研究了小世界电网的 程。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电力负荷需求增加, 潮流特性,揭示其趋优演化的本质内涵。 电力供应供不应求,使得整个系统的备用率降低,从 收稿日期:2009.05—0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G2004CB217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525721;5059541 1) 作者简介:卢明富(1984一),男,湖南籍,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复杂性研究; 梅生伟(1964一),男,河南籍,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26 电工电能新技术 第29卷 而促使建设新的发电厂,而负荷的增加同时会导致 区域负荷密度增高,为满足当地的负荷需求,就需要 建设新的变电站,而当整个系统的功率传输量增大 的时候,就对输电网络的输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或新增输电线路,或通过FACTS装备改善线路 输送能力,以实现电能的畅通、高效传输,避免“窝 电”等现象,这是电网微观自演化的过程;另一方 面,电网生长演化的过程还受到国家相关能源政策 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从宏观层面予以调控。 Power … 匠 一 ; ; 备用事德 负荷密度高; 提高输送能力 i…………………….i.……………………….j……………. 微观自演化 能源局 图1 电网生长演化的驱动机制 Fig.1 Driven mechanism of power grid evolvement 如上所述,电网生长演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 程,其受到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影响,而驱动电网 生长的正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负荷的增长。本 文仅考虑其微观自演化的过程进行电网生长演化的 建模。 2.2小世界电网生长演化模型 考虑电网的生长演化过程中发电厂、变电站和 线路的建设,即在网络中新增节点和线路两种情况, 并结合实际电网中有不同的电压等级,本文考虑 500kV、220kV、110kV三级电压网络的建设。电网 演化模型考虑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选址、定容以及接 入电网方式等因素 ,电网生长演化算法的主要步 骤如下: 第一步 给定电网生长的地域规模:[Ⅳ,Ⅳ], 定义网络节点i的坐标为 ( ,Y ),其中 ,Y 为 整数, =1,…,Ⅳ。进一步给定每个网络节点的初 始的能源分布P 和负荷分布D,并考虑负荷在系统 演化过程中以较小的方差随机波动。 第二步设网络初始有m。个节点和e。条边。 每次新加入。个发电厂节点和b个变电站节点,其 坐标从网络节点中根据能源和负荷分布情况择优选 择:发电厂选址于能源最丰富的地点,并根据该地点 的能源大小确定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和电压等级;变 电站选址于负荷中心即负荷密度最大的地区,并根 据该地区的负荷需求量来决定变电站的变电容量和 电压等级。 第三步若新的发电厂和变电站节点连接到已 有网络时,则选择与之相同电压等级且距离最近的 变电站节点以概率1连接;进一步选择与之相同电 压等级且距离次近的变电站节点以概率q连接;如 果现有网络中不存在与之相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节 点,则优先连接比它低一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节点; 其中节点i和 之间的距离z 定义为 zJf=√( 一 +(Y 一y (2) 经过t步,该模型产生一个具有n=(口+b)・t+m。 个节点和2=(1+q)・t+e 条边的网络。 2.3仿真分析 在一个地域范围为[200km,200km]的地区,假 设一个建设周期(如一年)新建1座发电厂的同时 建设5座变电站,即:0=1,b=5。同时选取次近节 点的连接概率q=0.1。按照上文中的电网演化模 型进行该地区电网50年的演化历程仿真,选取10 年、30年及50年的电网演化断面,如图2所示。其 中圈代表发电厂,框代表变电站,圈或框的大小程度 以及连线的粗细程度代表了不同的电压等级,从大 到小依次为500kV、220kV和110kV电压等级。 该地区电网经历50年的演化后,形成了一个 300节点的输电网络,其中有5O个发电厂和250个 变电站。能较为清晰地看出其500kV的骨干网架, 且呈现出放射状和局部环网的电网结构,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实际电网特定时期的结构形态。将演化电 网与具有相同节点数及平均节点度的随机网络的特 征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如图3所示。 随机网络特征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分别为L,= (1nn)/(Ink)和 =k/n 。 由图3可见,电网演化到20年以后,其特征路 径长度大于等于随机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其聚类 系数远远大于随机网络的聚类系数,符合小世界网 络的判据式(1)。由此可知,该演化模型下的电网 在生长演化到2O年以后就有很明显的小世界电网 的特性。电网的演化发展是朝着小世界电网方向衍 生的。 综上所述,本文的电网生长演化机制是演化电 网呈现小世界结构特征的决定因素。在考虑新增节 点接入网络时,根据不同电压等级来接入这一原则 第1期 卢明富,等:小世界电网生长演化模型及其潮流特性分析 27 X/km (a)l0年期电网演化断面 (a)picture ofpowergrid evolvementfor10years 越半 密 聋 2 O 8 6 4 2 x/km (b)3O年期电网演化断面 fb)picture ofpower grid evolvement ofr 30 years x/km (e)5O年期电网演化断面 (c)picture ofpower grid evolvement ofr 50 years 图2电网生长演化示意图 Fig.2 Picture of power grid evolvement 使得同一电压等级的网络节点连接更为紧密,进而 使电网具有较大的聚类系数;而同时“根据距离最 近和次近接人”这一原则使得电网具有较小的特征 路径长度。 1O 2O 3O 4O 演化年代/year (a)特征路径长度 (a)characteristic path length 演化年代/year (b)聚类系数 fb)clustering coefficient 图3演化电网与随机网络的比较 Fig.3 Comparison between evolutive power grid and random network 3小世界电网的潮流特性分析 复杂网络理论认为:网络结构决定网络功能。 为探索电网的潮流特性与网络拓扑结构的关系,本 文在给定系统网络节点(发电机节点和负荷节点) 及保持线路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改变系统的网 络拓扑连接关系,即改变输电线路的连接,以深层次 地分析电网的潮流性能。 为实现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本文采用文[6] 提示的小世界网络生成器,通过改变重连概率P来 获得不同拓扑结构特征(聚类系数和特征路径长度 等)的电网。本文采用直流潮流模型 ,定义以下 变量: 为节点一支路关联矩阵;C为支路导纳矩 阵;B=A・C・A 为节点导纳矩阵;P为节点注入功 28 电工电能新技术 第29卷 率。根据直流潮流算法,支路潮流计算式为 f=C・A ・B一‘・P=C・A (A・C・A )一 P 度,这样的网络结构特征正是小世界网络结构的体 现;故而小世界网络结构特征的电网具有更优的潮 (3) 为评价系统的潮流特性,本文定义了三个评价 指标:线路的平均潮流水平F、潮流方差x和重载 线路的数目NL。平均潮流水平F是系统中所有输 电线路潮流的算术平均值。由于假定线路参数都相 同,且为均质网络,因此线路的平均潮流水平越低、 潮流方差越小以及重载的线路数目越少,则说明网 络的传输性能越好,系统的潮流特性越优越。同比 条件下,当负荷增加或者运行方式变化时候,网络能 够传输更大的功率流以及有更强的鲁棒性。 给定系统为300个节点,发电机节点数目G= 50,负荷节点数目L=250;假定所有线路电抗均为 1;各个负荷节点的初始负荷分布为标幺下(0,1)均 匀随机分布;选取发电机节点Ⅳ为平衡节点,且设 定平衡10%总负荷;线路重载阈值设为2.0。当重 连概率P从0到1变化时,对于每次生成的电力网 络,统计系统线路潮流的平均值F及方差 和重载 线路数目舭,并对每个给定的重连概率P进行10 次模拟仿真,再取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为最后的统计 指标。算法流程如图4所示。 根据重连概率P生成网络 提取节点支路关联矩阵A 改 变 给定节点注入功率(发 重 电和负荷) 连 计算直流潮流 概 室 网络潮流性能评估 定义指标: 线路平均潮流水平 线路重载数目 分析潮流特性与 重连概率P的关系 图4算法流程图 Fig.4 Arithmetic flow chart 由表1和图5可知,当P在0.01—0.1区段内 变化时,线路平均潮流和重载线路数目都处于相对 较低水平,系统具有较优的潮流特性;而由图6可见 此时网络具有较大的聚类系数和较小的特征路径长 流特性。 表1 系统潮流特性与重连概率p的关系 Tab.1 Relationship of power flow and probability P p F X ⅣL O.O01 3.6503 9251.4097 546 0.0l 1.9242 5303.2l48 291 0.02 1.4656 3681.3496 195 O.03 0.9940 1885.6954 115 0.04 0.8744 1583.8785 92 O.05 O.7521 1113.3259 69 0.O6 0.7268 1144.3162 67 0.O7 0.6424 905.2641 49 0.08 0.6291 778.2622 48 O.O9 0.5840 670.9929 41 0.1 0.5599 620.9348 39 O O O2 O4 ×1o4 1 0 l000 500 0 O O.2 0.4 0.6 0.8 1 0 p 图5 系统潮流特性与重连概率P的关系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flow and probability P 4 结论 地域经济的发展和负荷的增长是刺激电网生长 演化的驱动力,而电网演化的形态与地区能源分布 及负荷增长模式紧密相关。本文结合实际电力系统 规划的相关基本原则构建了一类电网生长演化模 型,随着时间的演变,该模型朝着小世界电网的方向 演化生长。虽然小世界电网在连锁故障方面具有脆 弱性,但是电网在长期的生长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小 世界网络结构特征使得其具有更优的潮流运行特 性,与其他网络结构电网相比,其网络功率传输能力 更强,对于负荷需求变化和不同的运行方式具有很 第1期 卢明富,等:小世界电网生长演化模型及其潮流特性分析 29 Brazil,2002. [3]孟仲伟,鲁宗相,宋靖雁(Meng Zhongwei,Lu Zongx— iang,Song Jingyan).中美电网的小世界拓扑模型比较 分析(Comparison analysis of small—world topological model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power grids)[J].电力 e e U 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 of Elec.Power Systems), e e U 2004,28(15):21—24. [4]史进,涂光瑜,罗毅(Shi Jin,Tu Guangyu,Luo Yi).电 力系统复杂网络特性分析与模型改进(Complex net- work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model improving of power system)[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Proc.CSEE), 2008,28(25):93—98. [5]丁明,韩平平(Ding Ming,Han Pingping).加权拓扑 图6 网络特征结构参数与重连概率p的变化关系 模型下的小世界电网脆弱性评估(Vulnerability assess— 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ological parameter of ment to small・-world power grid based on weighted topolog-- evolutive power grid and probability P ical mode1)[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Proc.CSEE), 2008,28(10):20-25. 强的鲁棒性,这一点与电网长期趋优演化的基本规 [6]Watts D J,Strongatz S H.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 律相符。 wodd’networks[J].Nature,1998,393(4):44O_442. [7]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从存在到演化(From being 参考文献(References): to becoming)[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Beijing: [1]梅生伟,倪向萍(Mei Shengwei,Ni Xiangping).互联 Peking Univ.Press).2007. 电力网络复杂性研究的若干新进展(Several new pro— [8 j汪小帆,李翔,陈关荣(Wang Xiaofan,Li Xiang,Chen gresses on complexity research of interconnected power Guanrong).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Complex network network)[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J Changsha Univ.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f S&T),2008,5(2):1—8. 社(Beijing:Tsinghua Univ.Press),2006. [2] Surdu Tovich G,Co ̄ez C,Vitilina R.Dynamics of [9]张伯明,陈寿孙,严正(Zhang Boming,Chen Shousun, ‘small world’networks and vulnerability of the electric Yan zheng).高等电力网络分析(Adv.elec.network power grid[A].Proc.ⅧSymposium of Specialists in analysi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Beijing:Tsin— Elec.Operational and Expansion Planning[c].Brasilia, ghua Univ.Press)。2007. Evolutive model of small—world power grid and its power flow analysis LU Ming—fu, MEI Sheng-wei (State Key Lab of Power Systems,Dept.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 00084,China) Abstract:Small’world network is a significant network model in complex network theory.The small-world charac- ter is f0und in many huge power grids in the world.Evolutive model of.small-world power grid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which considered power plant and substation constructed in the process of power grid evolution,including where to build and ascertaining the capability of the power plant and substation,and how to link to system.Topological character is studied during the power ̄grid evolution.Based on the basic idea that net. work structure decides network function,the power flow of the power grid is analyzed based on DC power flow mod. e1.The result shows that small・world power grid gains much more excellent power flow and robustness to the variety of power load demand and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of power grid. Key words:small—world network;power grid evolution;DC power flow;complex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