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探创新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初探创新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意榕旅游网


初探创新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改不断深化,创新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之中。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创新教育思想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人在物理教学中对创新教育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将初探的一些方法写出供同仁参考。

一、设计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精辟名言。他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师“教”的活动始终为学生“学”的活动服务,使学生学会观察,敢于和善于观察;学会作出假设,敢于和善于作出假设;学会实验,敢于和善于实验;学会提出问题,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学会讨论,敢于和善于讨论;学会想象,敢于和善于想象等等。最终促使学生将外显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操作活动,成为自觉的学习行为。

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采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由落体运动的大挂图,观看录像带,然后向学生提示启发性的问题:通过观察和思想,你们发现了什么?对此你们有什么问题?你们认为这种运动是怎样产生的?你们能否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做一些解释?第二步,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资料和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验证自己的假设。第三步,教师组织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探索结果,并通过讨论形成结论,最后师生一起对结论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

二、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轴”的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是课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关系等因素构成的课堂活动组织系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物理课堂结构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轴,就是要求物理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探索,从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透镜》时,是这样安排课堂结构的:1、学生通过观看透镜成像的模拟实验录像,提出问题;2、为学生提供有关透镜的资料(实物、挂图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透镜为什么会成各种像;3、为学生提供对比模拟实验的教具,让学生自由设计所作的推想;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透镜成像的规律。这种教学结构就是一个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轴的结构,其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由“模式教学”转变为“开放教学”的教学方法

物理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指导下,打破“五段式”、“三段五步”及“五段八步”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材料、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教学时间等,创设一种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如在教学《电能的输送和应用》时,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和阅读园地;其次,要求学生自拟未理解的问题或疑难问题。再次,教师带领学生到发电厂参观,请工人师傅给学生现场介绍发电机的结构及原理、电能输送的常识。然后,将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问题提出:1,发电机发出的都是三相电流,每条输电线路都用三根导线,但我们看到杆塔上为什么有五根或八根导线呢?2、如何解决发电输电和用电电压不同的矛盾?3、既然高压输电好,为什么不能是输电压越高越好?这些问题由师傅、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最后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而且营造一个平等、目由、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

四、从不同表达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物理教学中若是以单一的定势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常常行不通。为此应充分运用“变式”。即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思考和提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讲述楞次定律时,引导学生分析楞次定律的三种表述。即:1、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导体和磁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3、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引起它的原电流的变化。强调指出:表述一从原磁场与感应磁场之间所遵循的逻辑关系来定义楞次定律。表述二从导体与磁体(原磁场)之间相对运动所遵循的规律来定义楞次定律。表述三从原磁场的源一一原电流与感应磁场的源一一感应电流之间所遵循的逻辑关系来定义楞次定律。不管是哪一种表述都是从电磁感应的“果”对“因”的反作用这一实验事实来反映楞次定律的本质。三种表述都是完全遵循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电磁感应的原因和结果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这样的变换分析,一方面使学生对楞次定律掌握更为透彻,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用上述方法分析类似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教师唯有不断地探索,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改进教法,才能使创新教育为物理教学服务,才能促使物理教学质量得到迅速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