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言难尽说“红包”

一言难尽说“红包”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言难尽说“红包”

作者:潘丽东等

来源:《祝您健康》2006年第06期

潘丽东: 被逼无奈送红包

前些日子,妻子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现在她虽已康复回家,但很不高兴,逢人便说:“现在医院标榜自己的医生不收红包, 我看全是假的。”

那天,妻子已经躺在了手术台上,手术医生却还在手术门外,一脸的不乐意,彼此在相互诉苦。这个说有其他手术搁在一边还没做,那个说工作了一天累死了,晚上有人请客吃饭因要手术也去不了……当时,我正焦急地等待在手术室外,听到医生此言,立即包了2个红包,塞在医生的手里,还一再感谢他们。医生拿了红包,也不诉苦了,很麻利的就进了手术室,开始进行手术。

我送妻子去的那家医院,经常在电视上做广告,不但夸自己的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过硬,更宣称自己是“无红包医院”。我就是冲着这条广告才将妻子送到该医院的,谁知,它是广告做得好,实际上全不是那回事。

我认为病人不应该给医生送红包(我是被逼无奈),医生也不应当收病人的红包。病人在求医时已经为医生的劳动支付了一定的报酬,医生不应该再从病人那儿收红包。即使病人要送红包,那也得自觉自愿。有的医生医术高明,手到病除,病人出于感激之情送红包,医生在实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收下红包,这尚可理解。但有些医生没有红包就不看病、不手术,没有红包就让病人多检查、乱花钱,或对病人敷衍了事,这就不对了。 陈 红: 现在仍需送红包

去年,老伴因为胆管结石需要住院手术。刚住院,她就让我给医生送红包,我说:“不!”我认为医生收红包是行业不正之风,是一种腐败行为,为精神文明建设所不允许。且我曾在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卫生局工作多年,送红包觉得不好意思,估计医生也不好意思收我的红包。可老伴有她的想法。她说:“现任市长爱人住院还送红包呢.你是卫生局离休多年的人,凭什么不送红包?”同室病友也讲:“要是风险大的手术,医生顾忌后果,有可能不收红包。像胆管结石这种手术,风险并不大,红包一定要送,要不他们稍微不负点责任,病人就有罪受了。”我仔细想想也是。再说,我也曾听到这家医院病房里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察颜观色加开口,看你红包有没有。红包大的早治疗,红包小的留后头……”于是决定送红包。我自己不好意思出面,就请人代送,结果管床医生、主刀医生、麻醉医生谁也没拒绝,送多少收多少,连一句客气话也没有。当时我十分意外,但随后就想通了。时下,不收红包的医生不少,但大肆收受红包的医生更多。可以这样说,现在可能没有一家医院的医生彻底不收红包,没有一家医院的领导真的痛下决心解决收红包的问题,在现行的体制下,也没有任何一级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合理的方案来解决收红包的问题。但这不代表着这个问题不要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红包现象必定会消失。在现阶段,处于弱势的患者尽管不愿送红包,但为了能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还是送红包的好。 张伟杰:

送红包,为的是降低,医药费

去年十月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我的身上,我的双下肢和右上肢不幸被烧伤,烧伤程度为Ⅱ~Ⅲ度,被送往当地一家较为有名的医院治疗。住院12天,就花费了13000元医药费。面对这高额的费用,我忧愁万分。因为我所在的单位由于效益差没有给职工办理医疗保险,所有的医疗费用必须我自己付,妻子已下岗多年,我每个月的工资仅有500多元,哪有钱来付这高额的医疗费?我也听说,现在医院的每个科室和医生都有创收任务和指标,因此,医生常常会给病人采用价格较高的“好药”治疗,普通的低价药几乎是不开的;而且,医生为了提高个人的收入,也会使用有“提成”的药品。为了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我和妻子商量,决定送红包给我的主治医师,请他高抬贵手,给我使用一些较为便宜的药物治疗。

一天早晨,主治医生来查房,恰巧同病房的2位病友出去检查身体,我趁机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塞进医生的口袋里。医生在得知我的家庭情况和我的意图后,深表同情,坚决不肯收我的红包,并表示会采取最佳的医疗方案,尽量降低医疗成本,减少费用开支。当时我半信半疑:红包未收,能行吗?

此后,我又住院10余天,病情好转后因经济原因主动出院了,出院时共花费医疗费用近2万元,医生说为我节省了近4 000元费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后来,我听说我的主治医生是一位极富责任心、同情心的医生,他还是一位省级劳动模范和省人大代表。我非常敬佩他高尚的医德和人格。 程晓红:

为救命,借钱也要送红包

1992年,我丈夫被诊断为食管癌,这一消息使我如雷轰顶:丈夫才41岁,读初中的儿子才16岁,家中70多岁的公婆一直是我们赡养,我自己的父母体弱多病,经常住院,需要我们送饭、护理,丈夫倒下了,这怎么办才好?我决定送丈夫到上海技术最好的医院治疗,花再多的钱也要挽救丈夫的生命。

我到了上海,举目无亲,赶路是打的,吃饭在饭店,住宿在旅馆,钱就像流水一样,不几天就花费了1000多元,这可是丈夫半年的工资,而此时丈夫还没住进医院。后来,通过老乡找到该院的外科主任,送了红包,丈夫才住进医院的加床。

要手术了,我向病友讨教,要不要送红包给手术医生。病友们都很真诚,传授了我送红包的经验,说是有钱才有路,送了红包才能得到医生的真诚服务。我连夜赶回老家四处借钱。在手术前,我分别给主刀医生、麻醉医生送了红包,给护士买了礼品,之后,我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病人的生命像是有了保障,这才安心。我家虽然较为贫困,但丈夫的命更值钱,只要丈夫的病能好,这钱花的就值了,借的钱以后可以慢慢还。

丈夫的手术很成功,住院期间治疗也很顺利,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红包起了作用。但我说,为了得到及时治疗,为了挽救生命,只要有需要,哪怕借钱也要送红包。 沈修聪:

红包体现出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去年,舅妈做胆结石手术时,表哥包了个红包塞给主治医生,当时主治医生坚决不肯收,表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弄得医生哭笑不得,只好勉强收下。后来,表哥私下告诉我:只有送了红包,医生才会重视舅妈的病,治疗才会尽心尽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过;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出院结账时,舅妈的账户上多出了500元钱,财务人员说是病房的医生替我们交的。原来,那位医生把表哥送的红包存进了舅妈的住院账户里。表哥非常感动,找到那位医生,连声谢谢。医生说:“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善待每一位患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病人的身体痊愈就是我们做医生的最大的欣慰,千万不要让‘红包’把事情搞复杂了。”

国人大多有个通病,凡事喜欢找熟人帮忙说好话,希望得到优待,求医看病也不例外。但又有几个人能认识医生、专家,于是就想办法和医生套近乎,请客、送礼、送红包……希望医生重视自己,多关心一下自己,看病时多费点心。我并不赞同表哥的行为。我认为,送不送红包完全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人不信任、不尊重的人才需要通过送红包来获得心理的安慰。我要提醒那些多愁善感的人们,看病不要送红包,这是对医生人格的尊重,是对医生职业道德的尊重,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如果你心存感激,也没有必要送虹包,一束鲜花、一封感谢信完全能表达你对医生的感激之情和崇高敬意。 王玉宝:

随大流,差点坏大事

几年前,我的孩子被查出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住院做介入消融治疗。病人还没住进医院,头脑就被许多人灌输:看病要找人,要送红包,还有人很郑重的告诉我要送多少钱,钱少了人家还看不上……不少人说完还摇摇头:真黑啊!我有点搞不懂,这些人是随大流的好心提醒,还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鲜活”忠告?我问他们为何要送红包,回答几乎是清一色的:“这是规矩。”

听人劝不吃亏。孩子住进医院后,我备好红包悄悄地送给主治医生,可他坚决不要,左推右挡几乎要翻脸了。医生说:“我收了钱,心会不安,手术会做不好。你们若不信任我们,可以换一家医院。”我只好作罢。医生没拿我们红包,可他刘我们与对其他病人是一样的热情,一样的负责.至今回忆起来还是那么的真实.那么温暖人心。

说实在的,我们当时送红包的原因就是听人“教育”的,以为情况就是如此,是所谓的随大流:然而,往往事情坏就坏在随大流,把不正常的当作正常的了。从表面上看,送红包是花钱买放心,实质上是反映了社会群体信任意识的下降,正常秩序被破坏,以金钱、利益来建立和确保信任、理解、支持、宽容、感激之情,这是相当危险和有害的。人云亦云是片面的,有时会以讹传讹而搅乱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不管什么原因去给医生送红包,都是一种变相的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蚀、陷害医生的行为,客观上助长了医疗不正之风:我建议人们,做事千万不能随大流,要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 黄河浪: 感恩不需要送红包

年前,笔者的一位朋友囚车祸致颅内大出血.幸亏医生医术高明,尽心尽责,费尽心力才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出于感激,他包了一个大红包送给他的救命恩人——医生,医生在盛情唯却的情况下,收下红包后如数上交给医院领导。在医院领导耐心、细致的说服和解释下,朋友才收回被退回的红包。欣慰之余,这位朋友特地买了一挂“大地红”的喜炮,制作了一面精致的锦旗,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一并送到了医院,以表谢意,此举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医生的一致赞赏和认同。

如今,人们在惯性思维的驱动下,在物欲如狂的理念引导下,总是执着的认为,在求医看病时只要送红包,定能及时去疾:其实不然。要知道,医有医方,院有院规。要看到,作为医生,总体来讲都还是恪守职业精神、坚守职业操守的。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正直、善良、正义的化身,更是健康的代言人。因此,医生应当无条件的拒收红包,不管患者是出自真心还是被逼无奈,这是使命,也是要求,这是一个称职的白衣天使应该做到的。 对于患者而言,医生妙手回春,固然喜悦。但是,就病理而言,并非所有的疾患都能手到病去、药到病除,回天乏术的病例依旧存在,这与医生是否收受红包无关,患者应该理智面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