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一章 第 4 节 生物的进化A卷(练习)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一章 第 4 节 生物的进化A卷(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下面是小勇同学学习了第一章后总结的观点,小旭同学说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生命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 B .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C . 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 D . 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2. (2分) 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相互选择的结果 B . 种内斗争的结果 C . 定向变异的结果 D . 种内互助的结果

3. (2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 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C . 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类群 D . 越接近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低等

4. (2分) 实践证明,使用某种杀虫剂防治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后来逐渐失效。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 . 害虫接触杀虫剂后,产生抗药性 B . 害虫向抵抗杀虫剂方向发育 C . 药剂对害虫产生定向的选择 D . 药物分解,药效降低

5. (2分) (2019·金华) 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 页 共 15 页

A . 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 . 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6. (2分)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事实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手遇到很烫的物体,会立刻缩回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效果越来越差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解释 燃烧需要助燃剂 人体激素调节的结果 农药对害虫进行了选择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A . A B . B C . C D . D

7. (2分) (2019·德清模拟) 如图是1960年至2000年某山区树林内同种的黑、白蛾在数量上的变化,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 白蛾数量的减少是缺少食物的结果 B . 黑蛾与白蛾在树林中有不同的天敌

C . 由于白蛾数量的减少,黑蛾的数量会愈来愈多 D . 树林环境愈来愈不适合白蛾的生存

8. (2分) 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所示的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

第 2 页 共 15 页

A . 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 . 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 . 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 . 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9. (2分) 现代进化理论从基因角度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下列关于进化论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群体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B . 生物群体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存在某些变异 C . 生物群体中不同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发生着“自然选择” D . 现代进化论已完全取代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10. (2分) 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 A .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

B . 长颈鹿的“长颈”是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C .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 . 青霉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

11. (2分) (2020·永嘉模拟) 2020年1月22日,我县楠溪江水域发现中华秋沙鸭栖息觅食,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有鸟类中“大熊猫”之称。

(1) 为了保护中华秋沙鸭,我国建立了黑龙江碧水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中华秋沙鸭属于__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 中华秋沙鸭、扬子鳄、大熊猫三种生物中,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最先在地球上出现的是________。 12. (2分) 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溶液被“滥用”的药物,2015年4月14日,复旦大学对

第 3 页 共 15 页

江苏、浙江、上海1000多名在校儿童尿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抗生素,食品药品应是主要途径之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特异体质的人还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导致休克,另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使其抗药性增强,“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1) 抗生素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购买时通过看说明书的专用标识可进行确定,非处方药的标识是________ .

(2) 特异体质的人能识别出抗生素为“非己”成分,作为 ________ 进行排斥和抵抗.

(3) 抗生素药类不能抵抗病毒,病毒的消除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要做到 ________ .

(4) 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________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细菌耐药性增强也是长期________ 的结果.

13. (6分) 如图的进化树显示了目前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在小熊猫与熊中,大熊猫与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 (2) 在小熊猫与大熊猫中,浣熊与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 (3) 如图说明了四种生物________。

14. (2分) 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在________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 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________到________,从水生到陆生。

15. (3分) 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化石记录显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种类 ________,结构 ________.

第 4 页 共 15 页

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

16. (4分) (2018九下·鄞州月考)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 早在 1971 年青蒿素对鼠疟、猴疟都具有 100%的抗疟作用,青蒿植物会产生青蒿素这种性状是由青蒿的________决定的。但是在单方青蒿素的地区,疟原虫对单方青蒿素敏感度下降,这意味着疟原虫出现抗药性,这种现象是________的结果。之后屠呦呦团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解决了这一问题,治疗疟疾获得更大的突破。

(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同一地点采集黄花蒿的根、茎、叶(叶龄7天),共采集3 次,并测定样品中青蒿素的含量,记录入下表.

根 茎 青蒿素的含量(mg/g) 第1次 1.02 0.09 第2次 1.05 0.11 4.65 第3次 1.14 0.10 4.58 叶(叶龄7天) 4.57 请补充完整表格内最后一列栏目的信息________,此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

17. (4分) 中国科学家在野外找到一块化石,将化石中的动物取名“顾氏小盗龙”,经观察后发现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77厘米,后肢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子和比身体长的尾巴,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在鸟的翅膀。

(1) 请你分析它与现存的哪类动物有亲缘关系?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 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那么第一块化石和第二块化石比较,哪一块可能更古老?说明理由。________。

四、 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8. (4分) 细胞色素c是由104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过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之间存在差异。下表是以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标准,其他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相比较的结果。请据表分析回答问题。 生物名称 黑猩猩

氨基酸差别 0 生物名称 金枪鱼 氨基酸差别 21 第 5 页 共 15 页

猕猴 袋鼠 马 响尾蛇 1 10 12 14 鲨鱼 天蚕蛾 小麦 酵母菌 21 31 35 44 (1) 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脊椎动物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________。

(2) 表中的数据是________的证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________; 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________。 由此可以推测: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___。

(3) 按照与人的亲缘关系从近到远的顺序将上述生物排序:________。

19. (6分) (2019·浙江模拟) 针对目前滥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现象,医学界提出:“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1) 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从细胞结构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 (2) 青霉素的经常使用,使细菌对青霉素产生 ________性,这种作用是定向的,使发生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结果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引起药效下降。

20. (5分) 近年来,关于“超级细菌”感染的临床案例屡见不鲜。其实只要使用抗生素,出现耐药菌就不可避免,而滥用抗生素则会催生耐药菌的出现。如图是几种抗生素被允许使用的年份及相应的耐药菌出现的年份(注:上下深浅一致的箭头,分别表示抗生素及相对应的耐药菌)。

(1) 从图中可以发现,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________,而该抗生素相对应的耐药菌出现在临床使用之________(填“前”或“后”)。

(2) 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的大多数细菌被杀死,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看,这叫做___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________。

(3) 绝大部分耐药菌都是在对应的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现的,这是通过细菌与抗生素之间的________(填“生存斗争”“过度繁殖”或“遗传变异”)实现的。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各种耐药菌的出现是对应的抗生素对其不断________的结果。

第 6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第 7 页 共 15 页

答案:4-1、 考点:解析:

答案:5-1、 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

第 8 页 共 15 页

解析:

答案:7-1、 考点:解析:

答案:8-1、 考点:解析:

答案:9-1、 考点:解析:

第 9 页 共 15 页

答案:10-1、 考点:解析: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

答案:11-1、答案:11-2、考点:解析:

第 10 页 共 15 页

答案:12-1、答案:12-2、答案:12-3、

答案:12-4、考点:解析:

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考点:

第 11 页 共 15 页

解析:

答案:14-1、

答案:14-2、考点:解析:

答案:15-1、考点:解析:

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

答案:16-1、

答案:16-2、考点:

第 12 页 共 15 页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考点:解析:

四、 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答案:18-1、

答案:18-2、答案:18-3、考点:解析:

第 13 页 共 15 页

答案:19-1、答案:19-2、考点:解析:

答案:20-1、

答案:20-2、

答案:20-3、考点:解析:

第 14 页 共 15 页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