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德育教育中的误区及对策 ◆杨晓杰吕守萍 (山东省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 【摘要】古今中外许多贤人早就知道了品德培养的重要性,知道培养一个德才兼备人的艰辛之路。所以从小就注重对孩子正确品德的 培养,但由于受到社会的直接影响,许多家长效仿所谓“能人、成功人士”没有很好的品德修养也能发大财坐豪车,因此放松了品德 教育。因此许多家长在德育教育上存在误区。 【关键词J家庭德育教育误区 对策 德育水准是人的灵魂,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任老师,因此, 家庭、社会。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所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现在越来 越多的家长忽视德育教育,良好品德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德 育教育所能达到目的,也不是今天你想培养明天就能成功完成 的,那种电视上的大恶人被一件事所感悟就改邪归正,浪子回头 金不换则少之又少。 古今中外许多贤人早就知道了品德培养的 重要性,知道培养一个德才兼备人的艰辛之路。 所以从小就注 重对孩子正确品德的培养,但由于受到社会的直接影响,许多家 长效仿所谓“能人、成功人士”没有很好的品德修养也能发大财 坐豪车,因此放松了品德教育。 因此,许多家长在德育教育上 存在误区。 误区一:重智力轻德育。 由于中考高考的原因,家长对孩子智力发展十分重视,重视 分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 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 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 家长鼓励孩子学习的常用手段。 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 唯一目标。很多家长凑在一起更多的是谈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 坏,却很少评价孩子的道德修养。有的为了智力投资,特殊专 长能力提高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辞的地步。 而面对许多 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却是不屑一顾,甚至在孩子面前说:“看 他多傻”。家长没有一个正确的德行标准,怎么能教育好自己 的孩子。 不明白品德好,能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才是好孩子。 误区二:重视一时的说教而忽视自己平日的言行。 有家长能看到孩子的品德修养有问题,也很想好好说教,在 孩子有了错误时,义正言辞的教育一番,教育孩子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讲的头头是道,而自 己待人处事又是遵循另一套原则。 误区三: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 迁就型。 多数家长以为自己在善待孩子,什么都迁就他。 例如,孩子总想多看一会动画片,多玩一会游戏,在孩子不过分 的小要求之下,家长都想做一个善待自己孩子的好父母,就会迁 就忍让一点,但一次次的迁就和忍让,会让人的“贪婪”“放 任”本性一次次突破父母的底线,最后的结果就是到父母不想忍 受的那天,就是父母轻者训斥或歇斯底里的吼叫,重者“怒不可 遏”,父母会将孩子“修理”一番。 归根结底是父母的迁就造 成的结果,是由于父母德育教育的技巧不当,从而造成了这种恶 性循环的局面。 溺爱型。有的家长的任务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吃得好,穿得 好,不受别人欺负,不受罪,在别的孩子面前风光。 因此家长 对孩子的衣食住行、休息娱乐、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孩 子心理健康教育,大小事父母包办代替。 大量的独生子女现象 造成了对孩子的溺爱非常普遍。 部分家长对孩子爱的过分,爱 的无原则,无限制的爱超过了理智,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自 私、过分依赖型的孩子,孩子人格扭曲,道德水准底下,无益于 4 01/2016 专制型。孩子没有自由独立的空间,家长搞一言堂,信奉 “棍棒底下出孝子”。 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凡事喜 欢暴力解决,就是过于顺从,没有主见。 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言 听计从,像个“小鸟”一样乖巧的好孩子,但是一旦离开父母的 视线,孩子变本加厉。 放纵型。有的家长确实是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来管理孩 子,他们嘴上说孩子最重要,实际上每天陪孩子的时间几乎很 少。这部分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想法来管理自己的孩 子,对孩子听之任之,不加以疏导管理。 家长们有时候凑在一 起常常感叹,现在的子女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轻不得重 不得。更不用说那些“日日麻将声、夜夜闻酒香”,家长的教 育下,孩子的品行会得到升华了。 误区四:隔辈教育和替代教育。 许多家长由于工作、接送孩子方便,或是自己想图清闲,或 者是长辈退休无事喜欢孩子,把教育、抚养的事情让位与爷爷奶 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人”,有多少有经济实力家庭聘请了保 姆,他们把主要任务放在了看管孩子,只要孩子吃得好、玩得好 全家都高兴,而对孩子的身体意志品质、心理成长必备因素则关 注度不够.孩子许多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和保姆的“无微不 至”关爱中滋生。 家庭德育教育的对策: 对策一。搞好家庭德育是抓好家庭教育的根本。 作为家长 要扭转“以己代师、重知轻德”的做法。 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 特殊地位,只有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我们的教育才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策二。做好言传身教的作用,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 言而有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孩子 就是每个家长的缩影,看看孩子就知道我们家长做的怎么样,称 不称职。 对孩子的教育要有耐心,千万莫想一口吃个胖子,打 铁先要自身硬,加强自身修为的同时又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作 用,努力做到教育“润物细无声”。 对策三。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要尊重孩子,真诚 与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 其次对爱要有爱,但是 不是无原则的宠爱甚至是溺爱。 溺子如害子,不少家长很疼爱 孩子,什么都尽量满足,看爱来是爱孩子,但其实是在害自己的 孩子。被过度溺爱的孩子,将来只会自私自利、骄横嚣张,没 有爱心,没有宽容之心,更不会讲究社会公德,也不会热爱自己 的国家。对孩子的管教要适度,不能忽冷忽热,不要把父母情 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忽严忽宽,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 对策四。教育孩子,就应该做一个有进取心的家长。 要教 育孩子用心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进步;要教育孩 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不要逃 避责任;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遇事不人云亦云,而是通过分析 判断拿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