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略谈文学作品中的“暗示”

来源:意榕旅游网
学教育 略谈文学作品中的“暗示” 回马明京 内容摘要:所谓“暗示”,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间接地把意思表达出来。文学作品中的暗示,大致可以分为 五类:一.时间暗示;二.环境暗示;三.心理暗示;四.人名暗示;五.修辞暗示。了解暗示法,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技 巧。 关键词:文学暗示写作技巧 所谓“暗示”,就是通过一定 别从景物的声、昧、色、态几方面 的途径,间接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来描写农村夜景的清新,不但映 文学作品中,这种手法的巧妙运 衬了“我”的喜悦心情,而且暗示 用,写实写意,不直不露,往往能 了“我”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对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运用方 自由生活的热切向往。自然环境 式多种多样,寓意深远,使读者在 尚且如此,社会环境描写更能体 一种比较含蓄的、间接的艺术氛 现这一点。如鲁讯的《风波》中的 围中,自然地领略到作品的意图。 一段“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 本文试从以下五点作些探讨。 支大辫子;伊虽然新近裹脚,却不 一.时间暗示 能帮七斤嫂做事……”通过留发、 文学作品若要写人记事,大 裹脚这一现象的描写,暗示出辛 抵少不了时间的交代。其方式方 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是闭塞、 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 落后的时代。 粗略地分为直陈和暗示两种。就 三.心理暗示 暗示而言,有的是借助于特定的 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展 景物特征,有的是借助于自然规 示人物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展现 律及人们的生活经验。如:叶圣陶 一定环境下人物的复杂心境,着 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写到破 墨少,感染力强。如《七根火柴》一 毡帽贱价粜了米之后垂头丧气上 文,开头描写草地恶劣环境,写卢 街时,作者这样写道:“他们三个 进勇“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的心 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 理,暗示红军战士对火柴的迫切 影,走在狭窄的街道上”。这样写 需求。 一举两得,既暗示了上街的时间 还有一些心理暗示是通过人 是中午,又形象地勾勒出农民那 物的动作来体现的。读过《三国演 种希望破灭后无精打采的精神状 义》的人都知道,刘备素怀大志, 态。又如唐诗名句“大漠孤烟直, 要夺取天下,然而当时羽翼未丰, 长河落H圆”,写的显然是傍晚。 寄人篱下,因此,他的谋划是不能 这些都是借助于特定的景物特 为人所知的,更何况曹操也有纂 征,来交代“时间”的,这样比直接 位自立的意图。枕边岂容他人高 陈述显得笔墨简炼、含蓄,富有生 卧!刘备深知如果曹操窥破他的 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内心,必然加害于他。因此,当曹 二.环境暗示 操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 作品中人物的活动总是在一 耳”,不觉吓得手中的筷子也掉 定的空间进行的,一定的空间构 了。然而,刘备却推说是听到了迅 成了一定的环境。环境的描写并 雷所以吃惊,把事情掩盖过去。 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们的 “闻雷失惊”这一动作写出了刘备 思想、个性特征有着密切联系的。 的内容活动,暗示了他韬略深藏 如:鲁迅的《杜戏》第l1节,作者分 的性格。 四.人名暗示 有些作品的人物命名寓意深 远,认真细致地通过字面的含义 和读音来分析人物的命名,了解 其中的暗示意,有助于我们明确 作品的内容与主题。长篇巨著《红 楼梦》众多的人物命名就采用了 暗示这一艺术手法。如:宝玉、黛 玉、宝钗和妙玉这四个名字,从字 的组合上暗示出他们互为影子的 复杂关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 存。小说还通过人名的谐音暗示 了人物的命运。如甄士隐的女儿 英莲,自幼被拐,命运多舛,确实 是“应怜”。小乡宦之子冯渊,是被 活活打死的,岂不平白“逢冤”等。 五.修辞暗示 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巧妙 运用,不但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而且能深化主题。如孟子的《寡人 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梁惠王 的“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 并无区别时,说“王好战,请以战 喻”,告诉人们“战争”不是“仁政” 的内容,同时,还暗示“民不加多” 是因为王好打仗,百姓不愿意颠 沛流离。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 故事暗示的是,梁惠王的“移民移 粟”只是搞小恩小惠,跟邻国统治 者的治国不尽心,没有本质区别, 只是形式上数量上的不同而已, 要使百姓加多,就必须施行仁政, 行王道,要以人为本。 了解了文学作品中的暗示 法,有助于我们阅读与欣赏,并从 中学到写作上的技巧。 马明东,河南省淮滨高中分校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