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中南财大版)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中南财大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五章

一、 单项选择

1、生产资本的职能是( )

A、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B、生产剩余价值 C、实现剩余价值 D、消费剩余价值 2、货币资本循环公式是( )

A、G—W…P…W′—G′ B、G—W′…P…W′—G′ C、W′—G′—W…P…W′ D、P…W′—G′—W…P

3、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不同的( ) A、价值转移方式 B、价值补偿方式 C、价值回收方式 D、价值周转方式 4、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是指( )

A、固定资本周转速度 B、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流动资本周转速度 C、流动资本周转速度 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 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能够增加年剩余价值量的原因是( )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提高了 B、预付可变资本增加了 C、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D、生产成本下降了 6、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 A、社会总资本 B、社会总产品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流通 7、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依据是( )

A、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 B、预付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各个生产部门周转速度的不同 D、各个生产部门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8、资本家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目的是( )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利润率

C、提高利息率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9、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 B、社会总产品的流通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消费

10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A、Ⅰ(v+m)=Ⅱc B、Ⅱ(v+m)=Ⅰc

C、Ⅰ(c+v+m)=Ⅰc+Ⅱc D、Ⅱ(c+v+m)=Ⅰ(v+m)+Ⅱ(v+m)

11、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A、Ⅰ(v+m)=Ⅱc B、Ⅰ(c+v+m)=Ⅰ(c+△c)+Ⅱ(c+△c)

C、Ⅰ(v+△v+m/x)=Ⅱ(c+△c) D、Ⅱ(c+v+m)=Ⅰ(v+△v+m/x)+Ⅱ(v+△v+m/x) 1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是( )

A、科学技术进步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D、资本积累的增进 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需求不足 B、生产过剩 C、生产绝对过剩 D、生产相对过剩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 A、需求不足 B、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过剩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15、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危机 B、萧条 C、复苏 D、高涨 二、多项选择

1、产业资本运动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业资本 D、商品资本 E、借贷资本 2、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 ) A、空间上的继起性 B、空间上的并存性 C、时间上的继起性 D、时间上的并存性 E、数量上的比例性

3、影响资本周围速度的因素有( ) A、周转时间 B、周转次数

C、固定资本周转速度 D、流动资本周转速度 E、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4、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有( )

A、物质消耗方式不同 B、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C、价值回收方式不同 D、物质更新方式不同 E、周转速度不同

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 )

A、增加剩余价值量 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提高剩余价值率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E、提高年利润率

6、个别资本运动( )

A、只包括生产消费,不包括个人消费 B、只包括资本流通,不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C、只包括预付资本运动,不包括全部剩余价值的运动 D、只包括价值补偿,不包括实物补偿 E、只考察价值补偿,不考察实物补偿 7、资本周转速度与( )

A、周转时间成正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 C、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次数成反比 E、周转方式成反比

8、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 )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B、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D、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E、社会总产品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 9、在Ⅱ(2000c+500v+500m)中,2000c ( )

A、最终用作生产资料 B、最终用作消费资料 C、在价值上代表第二部类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D、在实物上代表第二部类为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 E、通过与第一部类交换实现

1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Ⅰ(v+m)=Ⅱc B、Ⅱ(v+m)=Ⅰc

C、Ⅰ(c+v+m)=Ⅰc+Ⅱc D、Ⅱ(c+v+m)=Ⅰ(v+m)+Ⅱ(v+m) E、Ⅰ(v+m)>Ⅱc

1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Ⅰ(v+m)=Ⅱc B、Ⅰ(c+v+m)=Ⅰ(c+△c)+Ⅱ(c+△c)

C、Ⅰ(v+△v+m/x)=Ⅱ(c+△c) D、Ⅱ(c+v+m)=Ⅰ(v+△v+m/x)+Ⅱ(v+△v+m/x) E、Ⅱ(c+m-m/x)>Ⅰ(v+m/x)

12、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前提 B、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孤立地向前发展 C、生产资料生产最终要受到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

D、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只是一般趋势,不排除个别时期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更快 E、任何时候生产资料生产增长都快于消费资料生产 1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A、经济周期缩短 B、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交替不明显 C、波动幅度小 D、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E、波动幅度大 三、辨析题

1、不变资本属于固定资本。

2、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3、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能增加年剩余价值量的原因是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5、个别资本的运动只包括价值补偿,不包括实物补偿。 四、问答题

1、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2、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与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4、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5、为什么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7、为什么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 五、计算题

1、设两大部类的资本及其构成如下:Ⅰ4000C+1000V;Ⅱ3000C+800V。

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中固定资本的比例皆为60%,使用年限皆为10年。生产周期皆为一年;剩余价值率皆为100%。

(1)分别计算两大部类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 (2)两大部类的年产值各多少?

(3)两大部类第二年扩大再生产有无可能?说明理由。

(4)若两大部类积累率均为50%;第一部类追加资本有机构成为4︰1,为使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第二部类追加资本有机构成应为多少?

2、设某企业的预付总资本为1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8000万元,平均使用寿命10年;流动资本2000万元,一年周转6次。共有员工600人,每个员工的年薪均为1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请计算:

(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2)资本有机构成。

(3)年产值(c+v+m)是多少?

(4)若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19,人均年薪不变,则资本家需要解雇多少工人?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

1、成本价格是指( )

A、预付不变资本 B、生产商品所使用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C、预付可变资本 D、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 )的比例 A、预付不变资本 B、预付可变资本 C、成本价格 D、预付总资本 3、部门内竞争形成( )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平均利润 D、平均利润率 4、部门之间竞争形成( )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平均利润率 D、利润率 5、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 ) A、平均利润 B、利润

C、剩余价值 D、超额剩余价值 6、超额利润是商品的( )

A、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7、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市场价格围绕( )上下波动 A、价值 B、个别价值 C、垄断价格 D、生产价格 8、商业利润来源于( )

A、商业职员的劳动 B、流通中的加价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商业资本家的经营性劳动 9、商业利润的量( )

A、等于平均利润 B、大于平均利润 C小于平均利润 D、与平均利润无关 10、商业职员的劳动( )

A、能创造剩余价值但不能实现剩余价值 B、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能实现剩余价值 C、既能创造剩余价值又能实现剩余价值 D、既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也不能实现剩余价值 11、下列费用中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 ) A、商业职员的工资 B、广告人员的工资 C、簿记人员的工资 D、包装人员的工资 12、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方式是( ) A、产品的销售 B、产品的生产 C、产品的购买 D、剩余价值的扣除 13、借贷利息( )

A、等于平均利润 B、大于平均利润 C、小于平均利润 D、与平均利润无关

14、股票价格是( )

A、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C、股票的票面额 D、股息收入的货币表现 15、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A、土地等级的差别 B、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C、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16、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A、土地等级的差别 B、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C、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D、土地的有限性

17、关于级差地租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就一定会产生级差地租Ⅱ B、即使不追加投资,也有可能产生级差地租Ⅱ

C、只要追加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就一定有级差地租Ⅱ D、即使追加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也不一定会有级差地租Ⅱ 二、多项选择

1、成本价格( )

A、是生产商品所花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B、是资本家盈亏的标志 C、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D、能否得到补偿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 E、是所费资本

2、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

A、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B、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C、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本质 D、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E、剩余价值决定利润

3、部门之间竞争形成( )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平均利润率 D、生产价格 E、平均利润

4、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 )

A、各个生产部门都得到平均利润 B、各个生产部门都得到相等的利润 C、各个企业都得到平均利润 D、少数先进企业可以得到超额利润 E、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还可以得到超额利润 5、下列费用中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有( )

A、运输费 B、保管费 C、包装费 D、广告费 E、簿记费 6、关于商业职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商业职员的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 B、商业职员的劳动同样创造剩余价值 C、商业职员在创造剩余价值中受剥削 D、商业职员在实现剩余价值中受剥削 E、商业职员不受商业资本家剥削 7、借贷资本的来源包括( )

A、还没有用于固定资本更新的折旧费 B、还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 C、还没有用于生产的流动资本 D、还没有用于购买的流动资本 E、还没有用于购买的资本家的消费基金

8、借贷资本形成以后,平均利润被分割为( )

A、利息 B、创业利润 C、企业利润 D、银行利润 E、超额利润 9、借贷资本是( )

A、商品资本 B资本商品 C、职能资本 D、财产资本 E、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10、下列收入中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有( )

A、借贷利息 B、产业利润 C、商业利润 D、银行利润 E、资本主义地租 11、股份公司的出现意味着(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B、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发生了变化 C、单个资本经营转变为联合资本经营 D、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E、企业的规模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性 12、下列票据中属于虚拟资本的有( )

A、股票 B、债券 C、存折 D、信用卡 E、邮票 13、土地价格( )

A、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 C、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D、等于地租比利息率 E、具有上涨趋势 三、辨析题

1、平均利润率是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利润率。

2、既然商业职员的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商业职员也就不受商业资本家剥削。3、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4、借贷资本是商品资本。

5、只要在土地上追加投资,就会有级差地租Ⅱ。 三、问答题

1、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 2、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

3、利润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4、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5、什么是利息率?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有哪些? 6、级差地租产生是怎样产生的? 7、绝对地租是怎样产生的?

8、试比较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的异同。 9、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的关系。 四、计算题

预付

m′ 剩余价值 平均资本

价值 利润 食品 350C+150V 100% 纺织 240C+60V 100%

生产

价格

机械 180C+20V 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