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每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汇编(含八套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每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汇编(含八套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

《仰望太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____________,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____________,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____________。 3.月球的地形地貌主要有月海和____________。

4.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____________的光。

5.观察太阳和月球的图片,可以看到,太阳上有____________,月球上有____________。

6.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7.科学家用____________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

8.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光带横跨天空,

1 / 36

那就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太阳和月球都是圆形的。( )

2.我们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宇宙的边缘。( ) 3.太阳和月球离地球一样远。( ) 4.月球上昼夜温差非常大。( ) 5.太阳的表面有环形山。( )

6.太阳和月球都能对地球产生影响。( ) 三、选择题、

1.光年是( )单位。

A.时间 B.速度 C.距离

2.一个重600牛顿的人,到了月球之后,他的重力大约是( A.60牛顿 B.100牛顿 C.600牛顿 3.太阳和月球的共同点是( )。

A.都有黑子 B.都有环形山 C.都是球体 4.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以( )为参照物。A.地球 B.月球 C.太阳 5.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6.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比( )。 A.更远 B.更近 C.不确定 四、请你把太阳和月球的比较的结果记在维恩图里。

2 / 36

太阳 月球

五、请你简单说一说,从地球上看,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月亮美称知多少

月亮,这颗美丽的星球,人类为它编织了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它也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千古流传的美名。仅在我国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就有近90个富有诗意的美称和雅号。这些形象、美妙的别称在古诗词中也经常出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贾岛

3 / 36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玉盘——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 玉壶——凤箭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

玉轮——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骆宾王 玉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 你还知道关于月亮的哪些美称?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恒星 2.太阳 月球3.环形山4.不发光 不透明 太阳 5.太阳黑子 环形山 6.30万千米 光年7.光年 8.银河系 二、1.√.2.×.3.×.4.√.5.×.6.√ 三、1.C.2.B.3.C.4.A.5.B.6.A 四、

五、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的多,所以从地球上

4 / 36

看,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 六、合理即可。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太阳为我们送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日晷的操作步骤:

①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________的观察纸,在纸板上___________。

②根据太阳的___________,确定方位,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③在纸板的中心,___________立上小短杆。

④每个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___________。每次记录时,要标上___________。

⑤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的___________。

4.如图,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___________的仪器。

5 / 36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_____。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_。

6.当太阳在___________边时,你的影子在西边;当太阳在你的前面时,你的影子一定在你的___________面。

7.一天中大树的影子随太阳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太阳从东→南→西,大树的影子刚好相反,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将铅笔做的简易的日晷放在阳光下。一天中铅笔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要发生变化。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_。

6 / 36

二、判断题。

1.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

2.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不在发热。( )

3.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清晨和傍晚最短。( ) 5.古代的人曾利用日晷观测时间。( )

6.同一地点,不同时间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各不相同。( ) 三、画一幅当地清晨时分大树的影子,并标明方向。

并写一写你的家乡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由长变短 B.由长变短再变长 C.由短变长再变短 2. 日晷是观测( )的工具。

A.长度 B.时间 C.体积 3. 日晷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 )。 A.相反的 B.相同的 C.无法确定

7 / 36

五、观察实验题。

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及时记录下了影子的长度(125厘米),并且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他们发现影子在12:00最短。下面是他们测量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时间(次数) 影长(厘米) 125 100 77 57 40 25 40 57 77 1 2 3 4 5 6 7 8 9 1.该小组是在一天中的9:30开始测量的,由上面的数据表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_________结束测量的。

2.由上面的数据表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这时竹竿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________厘米。

3.由上面的数据表可知,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长度逐渐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光 热2.变化规律3.①同心圆 标注方向 ②照射角度 ③竖着地 ④位置和长短 观察的时间 ⑤变化的规律 4.时间5.短 相反6.东 后7.方向 高低 西 北 东 8.长短 方向9.太阳位置 相反 二、1.√.2.×.3.√.4.×.5.√.6.√

三、早上影子在西边,中午影子在北边,傍晚影子在东边。早晚影子

8 / 36

长,中午12时影子最短。 四、1.B2.B3.A 五、1. 13:30

2.100(答案不唯一)根据中午前后影子的变化长度相近这一规律,第10次(14:00)测量应该与第2次(10:00)测量的影子长度相近。 3.变短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

《影子的秘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要有光源、( )、( )。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 ) 、( )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的( )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物体的( )有关。

3.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 )。 二、判断题。

1.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有关。 ( )

2.一个正方体,无论从哪个方向照射,得到的影子都是正方形。( )

3.太阳的位置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长。( ) 4.没有光源就不会产生影子。( ) 三、选择题。

1.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会开成手影。当

9 / 36

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2.如图所示,在用手电筒照射木块的三种方式中,木块的 影子最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3.物体的影子总在( )的一面。 A.向光 B. 背光 C. 无法判定

4.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文具盒,产生的影子( )。 A.形状完全相同 B.形状可能不同 C.方向相同 四、简答题

黑色的云和白色的云哪个更厚?为什么? 五、实验操作

在家里,瑞泽利用电灯和白墙给爷爷、姐姐表演手影(如图) 1.瑞泽的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是充当( )的作用。 A.光源 B.遮挡物 C.呈现影子的屏

2.下列叙述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湖光倒影 3.请你说出两种使墙上的手影变大的方法。 六、实验探究

婷婷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下面是她每隔0.5小时测量的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数据统计表。 时间(小时) 影长(厘米) 0 0.5 1 1.5 2 2.5 3 3.5 4 ③

90 60 35 22 11 6 11 22 35 1.人上表中发现,在观察的这段时间里,经过( )小时的时候影

10 / 36

子最短,它大概是一天中的( )。我认为,同一物体,决定影子长短的是( ),决定影子方向的是( )。

2.婷婷在观察记录的同时,也给旁边一棵树拍下了四张照片,根据影子变化的特点,按时间顺序给这四张照片排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① ③ ④ C. ③ ④ ① ②

参考答案

一. 1.遮挡物 接收影子的屏 2.位置 方向 距离 形状 3.云 我们的生活

二.1.√ 2.× 3.× 4.√ 三.1.B 2.C 3.B 4.B

四、黑色的云更厚。因为云层越厚,透过来的太阳光越少,所以颜色越黑。

五、1.B.2、C.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方法一:将手向光源方向移动。 方法二:将光源向手的方向移动。 六、1. 2.5 正竿 太阳高度 太阳位置 2. B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 《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1 / 36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__________的部分。 2.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时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__________之处。(填“相同”或“不同”) 3.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_______到________,下半月再由_________到__________。

4. 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__________。“十五”称为__________。

5.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__,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填“大”或“小”)

6.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__________——圆月——__________——残月的过程。

7.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__________的光。

8.月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__________。

12 / 36

9.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__________上看到的月球被__________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因此看到的月相亮面的大小、方向也不同。 二、判断题。

1.月相变化的规律性与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

2.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

3.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

4.月相的周期变化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我国的农历日期变化是基本符合月相变化的。( )

5.观察月相变化的时间应该按照农历日期进行。( ) 6.我们只有在晚上能看到月亮,在白天是看不到月亮的。( ) 7.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三、选择题。

1.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

2.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天

3.晚上,小明同学睡觉前到院子里散步,发现晴朗的夜空挂着一轮弯月(如图),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 / 36

A. 上弦月,农历上半月 B. 上弦月,农历下半月 C. 下弦月,农历上半月 D. 下弦月,农历下半月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亏到圆 B.由圆到亏 C.不变

5.古诗“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描写的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6.农历上半月,月亮的亮面在( )。 A.

右侧 B.左侧 C.正上方

7.古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中描写的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8.古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描写的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四、看图回答有关月相的问题。

A表示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____。

14 / 36

五、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月相 照亮 2.不同3.缺 圆 圆 缺4.新月 望月

5.大 小 6.上弦月 下弦月7.不发光 不透明 太阳8.自西向东 太阳 地球 月球 月相9.地球 太阳 二、1.√.2.√.3.√.4.√.5.√.6.√.7.× 三、1.B.2.B.3.A.4.A.5.A.6.A.7.C.8.B

四、下弦 二十二(或二十三) 上弦 初七(或初八)

五、月球本身不发光,它的光来自月面反射的太阳光,因此,月相的规律性变化就与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球亮面面积的大小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 《月球——地球的卫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1969年,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

15 / 36

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2.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月球,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现在,我们用人造卫星就可以拍摄月球照片,月球表面的地形特点是布满大大小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

3.月球上既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生命,但月球上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在致力发展登月技术。

4.月球是围绕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时针方向运行的。 5.月球的体积很小,大约是地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 6.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

7.模拟制造环形山需要的材料有托盘和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

8.模拟制造环形山的步骤:①把细沙___________________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___________________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___________________”。

9.环形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面最突出的一种结构。 10.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有单个的,有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起的,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有的直径不足1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1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来模拟环形山的成因。 1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6 / 36

1.月球跟我们的地球一样,可以种花养草。( )

2.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在月球上跳跃要比在地球上跳得低。( ) 3.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大小差别不大。( )

4.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是一个科学不断推进的过程。( ) 5.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

6.月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球上的一样,都有湖泊、山脉、盆地等。( ) 三、选择题。

1.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2.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名字叫( )一号。 A.牛郎 B.嫦娥 C.织女

3.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人是( )的阿姆斯特朗。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4.下列关于月球的运动轨迹的图形,正确的是( )。

16

A. B. C.

四、简答题。

1.月球和太阳在结构上有哪些不同呢?(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 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图概括出月球上的环形山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千米,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千米。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

环形山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中央峰”。

18 / 36

环形山多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实际上是旧时一种官名),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

现在认为,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流星体、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火山爆发而成。

通过阅读_____________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_____________附近的______________,直径达295 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 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______________、小行星和______________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______________爆发而成。

参考答案

一、1.阿波罗11号2.环形山3.空气 水 矿产资源4.逆5.

116. 4967.细沙 球8.平铺 撞击 环形山9.月球10.圆 挤叠 大环套小环11.撞击12.天然卫星

二、1.×.2.×.3.×.4.√.5.×.6.× 三、1.B.2.B.3.B.4.B

四、1.太阳是恒星、发光、发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不发光,不透明。

2.分布杂乱随机、数量众多、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等。(合理即可)

19 / 36

五、环形山 南极 贝利环形山 流星体 彗星 火山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_________的,地是_________的。

2.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个______________。

3.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______________形的。

4.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__________,然后看到______________。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

5.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 6.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厂______________的观点。

7.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__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形状。 二、判断题。

1.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浑天说思想,即天似鸡蛋,地

20 / 36

似蛋黄。( )

2.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 3.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期。( ) 4.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 5.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

6.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无法验证地球的形状。( ) 7.太阳、月球和地球都是球体。( )

8.关于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说“是正确的。( ) 三、选择题。

1.1961年苏联宇航员( )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到地球。 A.杨利伟 B.费俊龙 C尤里·加加林 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地球是球形的是(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3.他用手电筒照射一个球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 )。 A.圆形的 B.方形的 C.都有可能

4.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它是在( )上移动;先观察到船

21 / 36

模帆的顶部,之后又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他是在( )上移动。

A.球面 B.平面 C.球面和平面都有可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地球上看船行驶,始终能同时看到帆顶和船身

B. 当船进港时,先看到船身,再看到帆顶 C. 当船进港时,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6.通过阅读了解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

A.球体的 B.方的 C.无法判断 7.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正方体 B.球体 C.圆柱体 四、画图题。

为了找到地球球形的证据,选用正方体和球体做实验。对比正方体和长方体投

射的影子,把影子画下来。

正方形投射的影子 球体投射的影子

22 / 36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太空城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航天站起步和发展的时期,一些科学家乐观地认为,在航天站的基础上很快就会建设太空城,凭借密闭生态循环系统和丰富的太空能源,太空城将自给自足地独立发展。以达到向太空移民的目的,描绘出了一幅人类融入太空的美好景象。 人类融入太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阳光、空气、水和食物的供应、辐射防护以及重力适应等。为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奥尼尔博士设计了“奥尼尔三号岛”,此岛的总体外形像两把并列张开的没有伞衣的大伞。伞柄是两个巨大的圆筒,直径6500米,长32000米,为居住区,可容纳百万人。

在圆筒四周对称设置四面玻璃窗,窗外是盖板,盖板内侧是阳光反射镜,合上盖板,遮住阳光,里面是黑夜;盖板张开,阳光反射镜将阳光折射进圆筒,里面就是白天。调节盖板的张角,可以控制阳光的强度。

整个太空城是一个巨大的密闭生态循环系统,可以解决空气和水的循环供应问题;食物供应则由设置在伞盖边缘的一个个农牧业舱室解决,将众多的舱室调节成不同的春夏秋冬季节轮回,使任何时候都有四季蔬菜、瓜果和肉蛋供应。辐射防护则可由居室的金属结构外壳解决。为了解决重力问题,在两个居住圆筒之间有传动带相连,使它们以两分钟一圈的速度旋转可产生与地球重力相当的人造重力。太空

23 / 36

城的能源则由太阳能解决。

通过阅读,太空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辐射防护以及重力适应等。

参考答案

一、1.圆 方 2.球体3.圆4.帆顶 船身 圆形 5.张衡 浑天如鸡卵6.麦哲伦 地球是球形7.亚里士多德 球体 近球体 二、1.√.2.√.3.√.4.×.5.×.6.×.7.√.8.× 三、1.C.2.C.3. A.4. B A.5.C.6.A.7.B 四、左边画方形,右边画圆形 五、阳光 空气 水 食物供应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地球——水的星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_____________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_____________存在的可能。 2.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_____________的星球。

3.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托勒密、_____________、布鲁诺、 _____________等。

4.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_____________%,海洋占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_____________,只有极少量的

24 / 36

_____________。

6.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_____________。

7.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3月22日为_____________日,呼唤地球的儿女珍惜每一滴水。

8.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资源最多。

9.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人们想的办法有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净化水、咸水变淡水。

10.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液体。 二、判断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均匀。( ) 2.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体重的65%。( )

3.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 )

4.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 5.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

6.在通常的地图上蓝色越深,表示位置越高,红色越深,表示位置越低( )

25 / 36

7.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8.地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

9.我国的淡水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无限制地使用水。( ) 10.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 三、选择题

1.下列几种纸按其吸水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报纸 卫生纸 牛皮纸 B. 卫生纸 牛皮纸 报纸 C. 卫生纸 报纸 牛皮纸 D. 牛皮纸 报纸 卫生纸

2.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 )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A.4天 B.5天 C.6天 D.7天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节约用水的为( )。 A. 刷牙不关水龙头 B. 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 C. 洗澡水冲厕所 D. 淘米水浇花

4.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 )。

A.大气中 B.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C.河流 D.地下水 5.地球上的液态水最主要存在于( )。

26 / 36

A.海洋 B.岩石 C.空气 6.下列活动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

A.农业污染 B.工业污染 C.生活污染 D.用水洗车 7.下面是两湖的轮廓图,请将透明计算纸覆盖在图上,比较后发现( )的面积大。

A. 杭州西湖 B. 嘉兴南湖

四、简答题。

1.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请你写出如何节约用水,至少写3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地球水资源的现状,你有什么想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图题。

请将月球和地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选填到维恩图中。(填序号)

27 / 36

①球体 ②有丰富的液态水 ③不会发光发热 ④有盆地 ⑤有环形山 ⑥有空气 ⑦没有空气 ⑧不会刮风下雨 ⑨有生命 ⑩有引力

参考答案

一、1.水 生命 2.水 3.哥白尼 伽利略 4.29 71 5.咸水 淡水 6.球体 7.世界水 8.水 9.过滤 10.流动

二、1.×.2.√.3.√.4.×.5.√.6.×.7.√.8.×.9.×.10.√ 三、1.C.2.B.3.A.4.B.5.A.6.D.7.A

四、1.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洗衣服的水涮拖把 淘米水浇花 洗脚水可以冲厕所(言之有理即可)

2.由于海水难以直接利用,因而我们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陆地上的淡水得以不断更新、补充,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尽管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它的数量和再生速度都是有限的,并且这部分水分布极不均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 五、

28 / 36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太阳、月球和地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约________是海洋,所以,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

2.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通过这句诗我们知道,在李白小时候的眼中,月亮的颜色是________。

3.在制作海报时,我们要确定资料的来源。资料可以来源于________,也可以来源于正规的________,还可以是家长或自己拍摄的照片。 4.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是在地球上观察时它们的大小差不多,这是因为________离我们很近,________离我们很远。 5.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步骤:

①给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 ②___________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③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__________,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彩色等。

④制作海报。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_______________表

29 / 36

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⑤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时,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6.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

7._____________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8.太阳的直径是140万千米,按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星、金星、火星、__________星、土星、天王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其中_____________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

二、判断题

9.地球其实是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都被水覆盖了。( ) 10.日晷在阴天的时候无法使用。( )

11.地球上的水不断流入海洋,总有一天海洋中的水会溢出来。( )

30 / 36

12.从地球仪上看,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 13.在任何网站上下载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制作海报。( ) 14.从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的。( ) 15.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内部的核裂变。( )

16.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 ) 17.制作海报时,要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任何时候都不能求助老师和家长。( )

18.海报的主题颜色只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颜色。( ) 三、选择题

19.月球上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 )。 A.大海

B.平原

C.高山

20.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星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

A.太阳>月球>地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太阳>地球>月球 21.地图或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 )。 A.海洋

B.沙漠

C.耕地

22.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 )。 A.能转动

B.很大

C.有生命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中唯一会发光的星球 B.月球自己能发出很亮的光 C.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

31 / 36

24.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都有河流、湖泊和海洋 B.都有平原、高原和山地 C.都有森林、草地和田野

25.地球上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洪水增多

B.温室效应

C.海洋环境恶化

26.地球上分布最多的是( )。 A.盆地

B.环形山

C.海洋

27.( )是万物之灵,没有了它,地球上将没有生命。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28.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 )。 A.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 远

四、连线题

29.请将下列天体与其对应的特点连线。

有生命

太阳 能发光 地球 有水 月球 有环形山

有黑子

30.连线题。

通过核聚变产生光和热

32 / 36

B.太阳距离地球比较

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

有面积广阔的月海 太阳 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 地球 有动物和植物生存 月球 会产生黑子和耀斑 五、简答题

31.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2.56秒后,激光返回到地面,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是多少?(光速为300000千米/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32.很多同学都听过这首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意思是人们住在地球上,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1里=500米)。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原来地球一直在自转,而地球赤道的周长是40091千米(约8万里),所以一个人即使原地不动,每天也运动了几万千米,是不是很神奇?假如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应该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图是地球的赤道断面,仔细观察,地球是一个规则的椭球体吗?请说明理由。

33 / 36

34.请在图中分别标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三球仪模型,三个球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35.当三个星球处于当前位置时,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日食

B.月食

C.上弦月

36.在搜集地球有关的资料时,我们发现了地球的很多秘密。

太阳光南极

(1)地球绕着地轴转动,转动一周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小时。 (2)观察下图,我们知道太阳光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照亮整个地球。

参考答案

一、1.71%

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大约为29%,其余71%的部分都是水。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分,所以地球相当于一个水球。

2.白色3.科学书籍 网络资源 4.月球 太阳

34 / 36

5.太阳 月球 收集 色彩 色彩 6.日环食 日偏食 日全食 7.温室效应

8.水 地球 木 海王 金星 水星 木星 二、9.√.10.√.11.×.12.√.13.×.14.√.15.×.16.√. 17.×.18.×

三、19.C。20.C。21.A。22.C。23.C。24.B。25.B.26.C。27.C.28.B 四、

29.

30.

五、31.38.4万千米

六、32.一天行走的距离是32千米,走完40091千米需要1252.84375天,约是3年。因此以这个速度绕行赤道一圈后,年龄约是现在的年龄加上3岁。

33.不是。我们通常说地球是一个椭球体,但它并不代表地球的真正形状,因为地表的凹凸起伏是不容忽视的。从赤道断面可以形象地观察到地球的不规则形状。

35 / 36

34.35.B

36.24

不能

36 /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