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各单元刚要

2019年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各单元刚要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9年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各单元刚要

课 程 纲 1 / 13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春天》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

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 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3、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 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 课程内容:

1、 聆听《杜鹃圆舞曲》 2、 聆听《小燕子》 3、 表演《布谷》 4、 表演《小雨沙沙》 课程实施:

1、面向团体,因材施教;

2、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5、音乐教学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6、改革评价机制。

7、 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

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1)对学生激励作用的原则 (2)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3)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应体现自主性原

2 / 13

则。

2、评价要素

分态度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三个领域。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如兴趣、情感、态度等。

3、评价等级及标准

(1) 采用等级制、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若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特别给予关注,鼓励学生努力方向,争取合格。

(2) 坚持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分析与评价都采用“自我参照”的原则,既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能力这参照系,关注他们的发展水平,评价要求不是整齐划一。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二课《放牧》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 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课程内容:

1、 聆听《牧童》

2、 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 表演《牧童》 4、 表演《放牛歌》 课程实施:

1、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3 / 13

2、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4、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5、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课程评价:

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为主。

1、每节课的课堂评价活动:教师要多采用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或奖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2、每单元的单元评价:应在单元学完后,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阶段性评价活动:要结合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以及平时的课内外活动的情况进行。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手拉手》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 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 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

4 / 13

生活。

4、 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课程内容:

1、 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 聆听《鸭子拌嘴》 3、 表演《一对好朋友》 4、 表演《数鸭子》 课程实施:

1、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3、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4、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5、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课程评价:

1、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

2、 在评价中,还要结合学生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进行评价。

3、可采用音乐活动表现评价,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长鼻子》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 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

5 / 13

护动物。

2、 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 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课程内容:

1、 聆听《小象》 (亨利•曼仙尼) 2、 聆听《大象》 (圣-桑)

3、 表演《小象》 (日本儿童歌曲) 4、 表演《两只小象》 课程实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

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认真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课程评价:

1、 以学生介绍的自评和谈话式的互评方式为主,适当结合老师的点评。

2 、不仅关注对学生表演的评价,更要关注对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音乐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表演。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跳起舞》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 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 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

6 / 13

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3、 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课程内容:

1、 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2、 聆听《挤奶舞》

3、 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4、 表演《小松树》 课程实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1)对学生激励作用的原则 (2)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3)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应体现自主性原则。

2、评价要素

分态度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三个领域。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如兴趣、情感、态度等。

3、评价等级及标准

(1) 采用等级制、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若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特别给予关注,鼓励学生努力方向,争取合格。

(2) 坚持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分析与评价都采用“自我参照”的原则,既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

7 / 13

和能力这参照系,关注他们的发展水平,评价要求不是整齐划一。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六课《咯咯哒》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课程内容:

1、聆听《公鸡母鸡》 2、聆听《我的小鸡》 3、表演《母鸡叫咯咯》 4、表演《下蛋啰》 课程实施:

1、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 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 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如器乐、舞蹈、合唱等。

8、 提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9、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课程评价:

8 / 13

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为主。

1、每节课的课堂评价活动:教师要多采用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或奖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2、每单元的单元评价:应在单元学完后,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阶段性评价活动:要结合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以及平时的课内外活动的情况进行。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课《大海的歌》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课程内容:

1、聆听《大海摇篮》 2、聆听《海上风暴》

3、表演《海》 4、表演《云》 课程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

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

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

课程评价:

可以多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教师可设计表格,将学生在本课

9 / 13

知识、情感等方面分项列出,让学生作自评或他评。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为主。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八课《幸福生活》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通过聆听的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彝族娃娃真幸福》。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3、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课程内容:

1、聆听《快乐的啰嗦》 2、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3、聆听《夏天的阳光》

4、表演《彝族娃娃真幸福》 5、表演《乃哟乃》 课程实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 ,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课程评价:

1、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

10 / 13

式。

2、 在评价中,还要结合学生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进行评价。

3、可采用音乐活动表现评价,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巧巧手》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 2 3

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编意识

课程内容:

1、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2、 表演《粉刷匠》 3、 学唱《理发师》 课程实施:

1、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3、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4、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5、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课程评价:

11 / 13

1、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

2、 在评价中,还要结合学生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进行评价。

3、可采用音乐活动表现评价,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课《汪汪与咪咪》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XX小学

设计教师:XX课程类型: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 时 数:3课时 课程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运用×和×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课程内容:

1、聆听 《小狗圆舞曲》 2、聆听 《跳圆舞曲的小猫》 3、表演《猫咪别淘气》 4、表演《谁在叫》 课程实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

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认真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12 / 13

5、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课程评价:

1、 以学生介绍的自评和谈话式的互评方式为主,适当结合老师的点评。

2 、不仅关注对学生表演的评价,更要关注对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音乐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表演。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