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 AzHAN・KEJIJJAOYU 趣,发展学生能力,以适应学生发展的 的积极性,使得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 需要。 感”。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 计尝试 设计的几点反思 (一)从枯燥走向有趣。新课程呼唤 (一)不可让繁华的外表掩盖了数 有情有趣的数学。学生学习的兴趣越 学的本质。为了体现新颖和趣味性,目 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针 前设计的“新型作业”做法有二:1.改变 对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设计的作业要 传统标题,对作业进行华丽的粉饰和包 变得“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 装。如:把过去的填空、选择、判断等标 “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 题换成“知识之窗”“欢乐ABC”“真假 训练能力、培养情感寓于趣味之中,使 美猴王”等。2.通过设置情境图,以使作 口 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 业图文并茂,鲜艳华丽等。关于前者,笔 成。如:本人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者认为,通过改换标题来体现新颖性意 杨 惠 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 义不大。一则两种标题的本质都是提出 琴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 要求,而且原来的标题更简洁清楚;二 酒,春鸟弄春色。”问题:l罔 一个字出 则对小学生来说,太多无关的话语反倒 现的最多?2.“春”字共有几个?3.“春”字 增加了他们的理解难度,舍本求末。对 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于后者,笔者认为应适可而止。 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 (二)不可让完全的自主淡化了设 占该诗总字数的1/5。这似数非数的练 计的初衷。作为对传统作业“一刀切”现 习,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 象的纠正和反思,创新作业特别强调发 言文字的美,又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将作业自主 视野,更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妙趣横 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选择、 生。 去做自己喜欢的作业。这是值得倡导 (二)从书本走向生活。生活中处处 的。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陷入了 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生活中有取之不 另一困境:当学生真正拥有作业“弹性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尽的数学教育资源。为此,把数学作业 权”以后,有多少孩子在按照自己的真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 正能力选择作业呢?笔者就曾做过几次 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随着新课程的 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 自主性作业的尝试,检查时发现,各层 深入实施,探讨“如何以新课标为依据, 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 次的学生往往都只做必选题。究其原 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 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布置让 因,笔者认为,自主性作业需要学生有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使 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 很强的自主意识和无认知监控能力,如 之享受成功的喜悦”,成了当前课程改 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 果盲目地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等同 革的当务之急。本人在对学生学习过程 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星期日记 于放任自流,反而会走向消极,与设计 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 录整点时的活动;学习《统计》后可以让 的初衷背道而驰。 模式的束缚,学生的数学作业还未完全 学生统计城市里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 鉴于以上几种原因,笔者认为,数 走出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直接 的情况……。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 学作业设计应注重“必要性原则”和“有 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和效果,阻碍了学生 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 效性原则”。关于“必要性原则”,是指作 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 业的内容。一般来说,方法不确定,答案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 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 不是唯一的,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个 设计观 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 人无法完成的内容需要通过合作讨论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 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来解决。如:一些开放性、探索性问题; 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三)从个体走向互动。以往的作业 操作性强,个人无法完成的问题等。关 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 都片面强调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 于“有效性原则”,是指合作过程的高效 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 重要的素质培养。如果设计能让学生之 低耗,这需要教师的及时点拨和学生合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 间、学生和家长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交 作方法的掌握。如:学会倾听、学会表 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作业的 流的作业,定能增强和激发学生主动学 达、学会交流等。当然,合作之后,还应 设计也应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兼顾基础 习的意识。如:一些学生不能完成 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思 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的双重目标, 的作业,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来, 考和梳理,将知识真正消化和吸收。 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活力,培养学生兴 这样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调动学生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西铁小学) 15O 发展・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