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来源:意榕旅游网
1 36 渤 海 大 学 △ 版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孟庆男(渤海大学政法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摘 要: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作为一种新探索的教学模式.已形成为一种可供操作的基本范 型或活动框架。它是以群体动力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教学工学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为基础 而建构起来的,其建构的目标是要促使学生主体本性的发展、合作意识的生成、交往能力的提 高。这一模式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通过班级的合作授课、小组的合作互动与交流 及对其成果进行评价来完成。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教学模式;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27—8254(2010)04—0136—05 收稿日期:2010—04—20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规划项目《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课程建设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2009GH05) 作者简介:孟庆男(1957一),男,渤海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教授, 硕士生导师,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合作学习已 三个概念密切相关的。因此.只有先对这三个概 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并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 念分别进行分析后,才可进一步弄清基于合作 热点课题。目前人们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主要集 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 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研究, 1.合作学习 二是从学习模式的角度来研究,三是从教学活 合作学习,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存在的, 动的角度来研究。本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 它与个体性学习相对。个体性学习是学生个人 基础上,将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即从教学模式 的独自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它不需要与他人的 的角度来研究.以便建构起“基于合作学习的教 合作、支持、互赖。而合作学习则是以各种形式 学模式” 的相互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是在集体互动中或 依赖于集体而进行的互动性和共同性的学习。 一、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这正如郑金洲教授所指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 (一)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 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这一概念,是与合 并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作学习、合作学习模式、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这 的一种学习方式。”[ ] 2.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是作为一种新探索的学习 模式而存在的.它是学习者为完成共同的学习 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与共同性学习 的学习模式。这种新型的合作性学习模式,试图 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 成长。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类型可划分为:分层 次进行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互助的合作学习 景及多元个性,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 1 3 7 来建构知识和形成能力。 2.情境合作性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合作 性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传授 渤 式教学模式中,学习情境要么是竞争性的, ̄-/z, -报 是个体性的。从前者来说,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 与他人的学习是相互排斥的:从后者来说,每个 三 二 学生都只顾自己的学习,而不管其他人学得如 垂 模式、群体建构的合作学习模式。 3.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是作为一种新的教 学活动而存在的。在这种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 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和指导学生有效地 开展合作学习。具体来说,基于合作学习的教 学。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 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教学互动的普 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课堂教学之中, 构建了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全员 互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 4.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作为一种新 探索的教学模式而存在的,它表明合作学习的 教学活动已形成了一种可供操作的基本范型或 活动框架。具体来说,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 式,是“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 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 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 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 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和改善班级内在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 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 高效、低能、愉快为基本品质”[z]的教学活动模 式。 (二)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1.合作互动性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合作互 动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论在内 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 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单向式或双向式的互 动,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 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多向式全员 合作互动:它强调要通过学习共同体各种要素 的合作互动来推进学生的学习:它重在挖掘同 伴之间的影响力。利用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背 何。而在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在 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情境中进行学 习.每个学生都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是 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成员都成功的前 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3.形式互补性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学习形 式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教学形式上,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采取了班级授课与小组活 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实 现了双向互补。这种双向互补是一种以班集体 的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的互助活动为 主体的双向互补。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合 作学习的集体讲授与传统意义上的讲授不同, 它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讲授的过程力 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能,能为小组的 互助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这是讲授时段上的 互补。而基于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也与传统意 义上的小组活动不同。它主要是异质小组的互 助活动。异质小组的组内异质和组间异质及其 活动,不但造成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而且还 造成了小组之间的互补。 二、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以群体动力理论为基础 群体动力理论认为.集体动力是来自集体 内部的一种“能源”,在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 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群体 内部的个体目标表现为积极的相互依赖。也就 是具有不同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 知风格的成员之间可以互补.这种互补与互赖 为个体提供了动力。从这种理论来看。在合作性 交往的学习共同体中,不同学生可以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与智慧上的碰撞,从而 产生新的思想 西 1 38 (二)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 渤 “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儿童围绕适 宜的任务所进行的相互作用能促进他们对重要 概念的掌握;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通过 三、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一)发展学生的主体本性 釜 暂 同伴的相互作用和交往发展起来的。”,3]皮亚杰 号等,只能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习得。维 人的相互联系,以及与同伴们的共同活动的范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主体参 1爱 认为,社会经验,如语言、价值、规则、道德和符 与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活动,是以增 社 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学习发展只有在与周围的 赢 围内才是可能的。从这一理论来看。基于合作学 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 学生的主体人格、建构学生的主体本性为目标 的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是从学校应满足学生主 体需要的基本假设出发的,它要创设以学习小 习的教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地或全面 地归结于合作性任务的运用,学生们讨论、争 辩、表述以及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是合作学习 极其重要的成分。 (三)以教学工学理论为基础 教学工学理论认为.影响课堂学习质量和 社会心理气氛的,主要有任务结构、奖励结构、 权威结构三个因素 任务结构是构成学校各种 活动的混合,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合 作学习在任务结构方面,利用异质小组的合作 和各种不同方式的学习活动来进行学习。奖励 结构是指运用各种方式来强化学习行为的结果 和人际间奖励的互赖性。在合作性的奖励结构 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会帮助别人成功。权威 结构是指教师或学生控制教学活动的程度。据 此.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 内在动机及同伴的激励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 而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四)以社会凝聚力理论为基础 社会凝聚力理论认为。如果学习任务是挑 战性和有趣味的。如果学生具备充分的小组活 动技能,那么学生就会从集体活动过程本身体 验到高度的奖赏性和合作的快乐性;学生们在 学习上之所以互相帮助,是因为他们相互关心 并希望彼此都获得成功;合作学习对于学习成 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社会凝聚力为媒 介的。因此,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建设、评议以及 任务的专门化,不但可以使小组成员协调工作, 而且还会使全班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其应有的 功能。而就小组成员来说,每个人不管其能力大 小.都能为小组任务以及全班任务的完成作出 独特的贡献。 组合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并通过学生在小 组中的彼此尊重、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来体现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来使学生产生“我要 学”的强烈愿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 展。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人所具有的与他人合作的主观 愿望和要求。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进行合作,就是 由于人有合作的愿望和要求,也就是有与人合 作的意识倾向。在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 通过互助合作学习的教学.可使学生的合作意 识得以培养.也就是可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社 会,合作不仅是人的生存方式,而且还是人趋向 于更高文明的人生追求;不仅是人达成某种目 的的手段,而且还体现为人对自身存在目的的 终极关怀。 (三)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基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不仅旨在发展 学生的主体本性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 还旨在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 交往和能够现实地去进行人际交往。其实,无论 是合作学习过程,还是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过 程,其本身都需要一定的小组交际能力。但这些 能力不会自发地产生和提高。它需要教师的传 授和在合作互动中进行培养和训练。这说明,基 于合作的教学过程可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打造一 个良好的平台.这一平台可促进学生交往能力 的提高。 四、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一)个体责任的充分确定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有赖于个体责任的充 分确定。所谓个体责任是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 担一定的合作互动任务。在基于合作学习的教 学过程中,每个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都是“合 作”的个体.而每个个体在学习中都有自己的合 作责任。没有个体责任的确定或所应承担合作 互动任务的完成,合作学习及其教学就很难进 行和取得实效。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模式的教 学之前,必须强化学生的个体责任,使每个学生 在学习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主要是:增 角色是“演”,即扮演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角 色,以发挥其主体性功能。这样,只有教师不再 是权威者和主宰者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 者和受授者的角色时.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才 能有效地进行。 五 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 强学生参与合作互动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 体验到自己对合作学习的价值:对学习任务进 行分解,以使个体责任真正得以落实;重视成果 应该说有很多具体的实施策略,其中最合适的 的分享.使每个学生都能了解自己的做法和结 果。 (二)互赖关系的有效处理 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有赖于互赖 关系的有效处理。所谓互赖关系是学习小组成 员之间一种促进性的相互关系。在基于合作学 习的教学模式中。小组活动是其主要的教学组 织形式.而这种教学过程的进行又离不开各种 互赖关系的有效处理,只有这样,基于合作学习 的教学才能JJ ̄lJ地开展。各种互赖关系的有效 处理主要包括:合作学习形式与合作学习目标 关系的有效促理,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关系的 有效促理。合作学习和个体学习与竞争关系的 有效促理,合作学习形式与其他教学形式关系 的有效促理。 (三)合作技能的充分发挥 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有赖于合作 技能的充分发挥。所谓合作技能是指小组成员 进行合作互动的社交技能。在基于合作学习的 教学模式中,合作技能作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的一种重要手段,需要学生很好地把握和充分 发挥。所应把握和充分发挥的技能主要包括组 渤海大学堂强一一O1 o年第四期 建学习小组的技能、学习小组开展活动的技能、 学习小组交流思想的技能等。这些技能的充分 发挥,实际上就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各自优 势的充分发挥,它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形成 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从而成为合作学习的一 个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作技 能的训练。 (四)师生角色的现实转换 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有赖于师生 角色的现实转换。在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课堂上有了合理的分 工,教师的角色是“导”,即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 的角色,以专门研究教学的相关问题:而学生的 实施过程主要是: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进行 班级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成果评 价。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 式操作的初始阶段。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 主要有固定分组、自由组合、混合编组等。合作 学习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等 方面不同的成员组成,一般四人组成一个学习 小组,其中一人学习成绩优秀,一人学习成绩 差,两人学习成绩中等。组建时要求各小组总体 水平应基本一致,以使每个小组都成为全班的 缩影。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后,教师要注意引发学 生的合作愿望、动机与兴趣,并使之演化为合作 中的主人意识和主动参与行为。 (二)进行班级合作授课 在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 进行班级合作授课应该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前提 准备,也是每一种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中必不可 少的组成部分。在进行班级合作授课中,教师需 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一是明确班级的合作学习 目标,提出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要求:二是进 行合作讲授,主要是帮助学生对上一阶段的学 习进行复习与回顾,对新课的内容进行导入 对 所要讲授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等进行陈述:三 是做好合作互动的启动性工作,主要是为合作 互动做好铺垫、引导等工作。 (三)实现小组合作交流 在进行完班级合作授课以后,接下来小组 成员就要进行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 合作”为特征的互助I生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操 作过程分两步进行:一是进行小组互助合作学 习。这时小组成员的任务就是掌握教师在课堂 上讲授的材料,并帮助他们的小组同伴也掌握 这些内容。对有些学习内容,如果问题本身较 1 40 多,则可以把它先分割成一些小的子问题,让每 渤 个人承担一个子问题展开互助研究,最后再进 行整合。二是组间交流。可先由某一组的代表发 言,汇报该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其他组做出评价 和补充;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 步”的理念。评价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评价各学 习小组的合作交流情况,并将各学习小组的评 价成绩作为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二是对小组 合作达标情况进行评价.充分肯定个人对小组 的贡献;三是总结良好的合作方法和经验,并提 撅 间进行讨论、解答,教师进行诱导和启发;最后 出今后更好的合作设想。 蜇 师生共同进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 垂 成统一意见。 参考文献: 科 (四)进行小组成果评价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履 这是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一 社,2006:51. 环,它体现了这一教学模式“组内合作,组间竞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3.北京:中国人 争”和“关注学生个别差异”的要求。教师在组织 事出版社.2002:10. 完小组合作交流、互教互学以后,为使学生的合 [3]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6:126. 作学习取得成功.还要对小组的活动情况与活 动质量进行评价,以便给全班同学一个明确的 (责任编辑赵颖) 反馈。评价要坚持“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 (上接第122页) 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得到更多语言事实的支 [6]王红旗.框架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J].语言 持,尚须进一步考察。 研究,20o4(1). [7]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 参考文献: 西教育出版社,1996. [1]李秉震.“说”类话题转换标记的语义演变[J].中 [8]张敏.认知语言学语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 国语文.2009(5).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 [9 ̄Heine&Claudi&Hiinnemeyer.Grammaticalization 商务印书馆,2003. [M].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91. [3]孟琮.汉语动词语法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 [10.}Hopper&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Cam- 馆.2003.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1 1 ̄Keller.The Epistemic weil.Subjectivity and Sub- [5]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夕 语教 jectivis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学与研究,2001(4). (责任编辑陈方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