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蝈蝈和蛐蛐》
一、教学目的
培养儿童兴趣爱好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2.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1.蝈蝈、蛐蛐图片各一张。2.电脑、电视机、转换仪。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难点: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演示法、直观感受法、、设问导答法。
六、教学过程:
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组织幼儿倾听老师念儿歌。
2.提问:
(1)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首儿歌有趣吗?哪个地方有趣?
(2)蝈蝈和蛐蛐儿是怎样吹牛皮的?听我再来说一说。
(3)你听“蝈蝈”和“蝈蝈儿”有什么不同?我念“蛐蛐”的时候跟儿歌中的“蛐蛐儿”有什么不同?
3.小结:儿歌中念的时候有“儿化音”,因为这是北京人说话的京味儿。
4.指导幼儿份角色念儿歌。
(提醒幼儿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5.组织幼儿完整念儿歌。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