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二)内支撑概况
本工程四角有钢筋混凝土斜撑,水平支撑一道。 1、冠梁
(1)冠梁1:截面尺寸1200mmX700mm,上皮大沽标高0.600;冠梁2:截面尺寸1000mmX700mm,上皮大沽标高0.600;
(2)连梁:截面尺寸900mmX700mm,上皮大沽标高0.600;支撑1:截面尺寸1000mmX700mm,上皮大沽标高0.600;
2、支撑
(1)支撑2:截面尺寸600mmX600mm,上皮大沽标高0.550;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2)支撑竖托桩,桩径700,有效桩顶标高-7.150,有效桩长为15.0m,共51根。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竖托桩应避开工程桩、墙、柱及承台梁。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29-202-2010)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10>《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 DB29-113-2011 三、施工机具
挖掘机(1.2m³)1台、空压机2台、钢筋调直机3台、钢筋弯曲机1台、砂轮切割机2台、钢筋切割机1台、风镐3台、铁锹、小线、全站仪、白灰、铁丝、钢筋钩、带扳口的小撬棍,绑扎架。 四、材料及其相关标准及要求
<1.1>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坍落度为180±20mm。
<1.2>砼自搅拌卸出后,及时运送到浇灌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砼离析,水泥浆的流失,产生初凝等现象。
<1.3>钢筋等材料都具备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并具有复验报告。 五、施工做法 (一)施工工艺顺序
施工顺序:剔凿支护灌注桩桩头→平整土胎→绑扎钢筋→支设侧模浇筑混凝土→养护至设计要求强度 (二)剔凿桩头
冠梁施工前需将桩上部的混凝土凿除,桩头凿除采用机械结合人工凿除,为保证
凿除过程中不伤到围护桩钢筋,主筋外侧部分采用风镐人工凿除,先将桩四周混凝土凿除露出主筋然后将主筋向外侧拉出,拉动范围以凿开部分的钢筋与混凝土分开为宜,切忌拉出角度过大而将设计桩标高以下钢筋保护层剥落。主筋包围的桩头部位,在钢筋与混凝土分离的位置,四周用风镐向桩内水平凿进,将主筋包围的桩头完全截断,然后用起吊设备将桩头吊走。桩芯顶面的混凝土要凿毛处理,清除桩顶浮渣,清洗、调直桩顶钢筋,采用水泥砂浆将桩头找平。 (三)钢筋、模板施工
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
支撑梁模板:采用15mm厚木模板组拼,为加强模板整体的刚度,在模板外侧加设50×80的木方子作为背楞。该工程现浇支撑梁采用Φ48双钢管加两道φ14大纹穿墙螺栓(加塑料管)对拉作为梁模板支撑系统,钢管锚入地下深度不小于300mm。自底部起第一道螺栓距地面300mm,第二道螺栓与第一道螺栓间距为300mm,螺栓水平间距为600mm。
50×80mm通长木方子 支撑梁15mm厚木模板φ14大纹穿墙螺栓 间距600mmφ48钢管钢管锚入地下300mm
帽梁、压顶梁模板:采用15mm厚木模板组拼,为加强模板整体的刚度,在模板外侧加设50×80的木方子作为背楞。采用Φ48双钢管加设一道φ14大纹穿墙螺栓(加
塑料管)对拉作为梁模板支撑系统,支顶模板的地锚钢管锚入地下300mm。螺栓设置于梁截面中间位置,螺栓水平间距为600mm。
帽梁、连梁提前将超灌部分的混凝土和浮浆剔除至设计标高,并注意扶直探出钢筋,探出筋长度不符合要求时,予以接长,其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座落于开挖面的支撑梁模板其基底必须平整,坚实,且地耐力满足支模要求。保证结构各部分形状及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模板的接缝确保不漏浆。 (四)砼的浇筑
<1>砼浇注前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清除模内杂物,隐检合格后才能灌注砼。砼浇注初凝前用振动器振捣好后抹面。
<2>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3>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混凝土因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
<6>保证冠梁混凝土质量措施如下: a. 采用木胶合模板,均匀涂抹脱模剂。
b. 凿平桩头,并用清水进行清洗,调直钢筋笼立筋,保证立筋锚入梁体长度不小于35d。
c.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振捣密实。
d. 混凝土浇筑一次浇筑长度30m,浇筑高度至设计标高。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后采用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
(五)拆模、养护
<1>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需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面出现裂纹。
<2>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六、施工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严格按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施工,进场钢筋的材质必须符合设计及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有钢筋材质报告书及试验检测报告。
<2>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弯折90度时,内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钢筋焊接或绑扎时,焊缝必须饱满,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加渣等数量与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及交底要求。
<3>在浇筑砼时安排专人看钢筋,保证钢筋顺直,截面尺寸以及预埋件的尺寸、位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4>冠梁基底要坚实、平整,钢筋绑扎前进行砂浆找平,桩头不得有土块及其他杂物存在,可以采用水或高压风进行清理,以保证基底混凝土的质量。
<5>模板表面平整,无污染物,拼装的模板连接位置采用1cm厚的海绵条封堵,相临模板接缝高低差不得大于2mm,模板隔离剂应为无污染材料,涂刷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模板的支撑体系应牢固、可靠,安装模板时须用相同等级的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块垫设,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七、成品保护
未达到规定强度时不得在冠梁、连梁上大量堆载或让挖土机、推土机等大型设备在其上面行驶以防使冠梁、连梁断裂等质量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