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红河炉坊铜矿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探讨

云南红河炉坊铜矿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探讨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4年第33卷第1期76~79页 云南地质 CN53—1041/P ISSN1004—1885 云南红河炉坊铜矿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探讨 程勘,罗 健,周 芸 661000) (云锡集团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个旧摘 要:通过对炉坊铜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论证矿床成因类型,预测其找矿前景。 关键词:炉坊铜矿矿床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云南、红河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一t885(2014)1-0764 炉坊铜矿位于红河县县城北约1km处。1958~1959年云南省地质厅虾洞地质队,1992年3月至1993 年9月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分别在该矿区作了详查地质工作,提交了《云南省红河县迤萨镇 炉坊铜矿地质勘查报告》,估算资源储量333+334(C+D)级铜金属量14 029吨。 在1986—2011年近25年的时间里,民间群采、民营企业开采累计采出铜金属量41659吨(矿山提供 的核实报告数据),已远远超过了地质队提交的铜金属储量。 1矿区地质 1.1区域地质背景 炉坊铜矿床位于三江褶皱系,滇南山字形构造前弧外带与滇西歹字型构造复合部位,红河大断裂与官 厅一狗街大断裂(弥勒一师宗大断裂的西段)的夹持地带(见图1)。深受断裂活动的影响,地层不同程 度地产生变质。在断裂带附近,地层变质相对较深,玄武岩已变为绿泥片岩。 在地史上,该区域经历了地槽(加里东期)到地台(华力西期)再到地洼(印支期)的复杂演化过程。 区域内岩浆活动分为华力西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三个阶段。华力西期主要表现为中酸一基性岩流的裂 隙喷发,主要形成安山玄武岩夹中性熔岩;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形成的岩类主要有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 岩、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闪长岩及苦橄岩,主要呈岩基,后期伴有岩墙、岩脉侵入于三叠系地层中;喜 山期岩浆活动强度明显低于燕山期,出露于上、中三叠统地层中,呈中一酸性脉岩产出,分布于黄草坝向 斜核部及干冲附近,主要岩石为黑榴正长斑岩、花岗斑岩和云煌岩。 1.2矿区地质特征 1.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夹细粒碎屑岩及变质玄武岩。主要为石炭系中统(C )地层,沿红河 谷有第四系(Q)残、坡积砂砾石混杂堆积。由新至老可见表1。 1.2.2构造 矿区的主体构造线呈北西西一南东东向展布,与成矿有关构造主要为早期北西西向断裂,控矿构造主 要为炉坊背斜层间构造(见图2)。 炉坊背斜:属红河向斜与木卡里背斜间隙部出现的之次一级褶皱,是矿区内的主要储矿构造。背斜两 翼的石炭系中统(C )地层底部的绢云板岩是矿区成矿作用的主要屏蔽层;地层(C )岩性为紫红 色,褐黄色石英绢云母化碎裂白云岩,是矿区内的主要赋矿地层。背斜的北东翼地层较缓,倾角为15~ 30。之间,南西翼较陡,倾角为25~45。之间。 矿区内主要发育有近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断裂。近东西向断裂组,倾角50~8O。之间,断裂面光滑, 具波状起伏,性质为压扭性,是与褶皱构造同期形成的成矿前早期断裂组,在成矿过程中起到导矿、容矿 收稿日期:2013-l1—2O 作者简介:程勘(1958~)男,云南个旧人,地质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及技术管理工作。 78 云 南 地 质 33卷 矿区内发育的含矿节理裂隙走向与地层走向略为斜交,非含矿节理裂隙走向25~30。。节理裂隙发育地段 矿化较强,而节理裂隙不发育地段,矿化较弱。 1.2.3岩浆岩 岩浆岩主要有基性喷出岩一变玄武岩(C 13)及中酸性超浅层侵入岩脉。 (1)基性喷出岩一变质玄武岩(C 13) 为一套具有基性喷出岩成分,经后期变质作用,形成了现有变质玄武岩。呈深灰绿色、黄绿色,具有 鳞片变晶结构、半自形柱状结构、碎裂结构,杏仁状、变余气孔状、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绿泥石、 绿帘石、阳起石、辉石、钠长石、白云石、石英、方解石等,该套变质玄武岩与上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 (2)中酸性超浅层侵入岩一石英正长斑岩。 主要为岩脉侵入c 和C 底部地层;次为侵 入于c 地层的陡倾斜东西向断层中,呈岩脉出现。 岩体与中国某些斑岩岩体特征相近,反映出成矿岩体 岩石属于造山带富甲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浆岩,于成 矿有利。矿区岩体侵位方式为被动侵位,其标志有: (1)岩浆侵位受先存构造控制明显。区内所见岩体一 种是沿断裂破碎带侵入,另一种是沿c 和c 接 触部位的碎裂白云岩层顶部软弱带侵入;(2)岩浆同 化混染作用不明显;(3)岩体产状与围岩或断层构造 的产状一致;(4)岩相分带不明显;(5)岩浆侵位时 对先存的构造形态改造不明显;由于上覆岩体的剥蚀 Q—一———— ————— 公里 程度较浅,深部可能有含铜石英正长斑岩存在。 圈1圈2睡 3 匠 5固6田 囹8 固9圜10圆11回12回l3叵习14固15 1・2・4矿化与围岩蚀变 图2地质构造纲要图 矿床以黄铁矿、黄铜矿矿化为主;由于矿体处于 Fi昏2 Ge0logical Structure Outline Map 强烈风化、氧化次生富集带中,矿石矿物种类繁多,1.实测、推测性质不明断层;2.实测、推测逆断层; 具有铜的氧化物和残留硫化物并存之特征,并以氧化3.背斜;4.向斜;5.地质界线;6.第四系;7.朱罗系 矿物为主;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残留黄铜矿、斑铜矿、上统;8.三叠系上一下统;9.;二叠系下统;10.石炭系 蓝铜矿、孔雀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钾化、绢英上一下统;11.泥盆系中一上统;12.元古界哀牢山群; 岩化蚀变。 13・元古界哀牢山群;14・断裂、褶皱编号;15・矿区 1.2.5矿床地质特征 且 (1)矿床类型: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条件,矿床类型应属于次火山一热液型铜(斑岩型)矿床。主要依据 如下: ・ 1)矿床位于大断裂旁侧,区域构造一岩浆活动呈现由强而弱,由基性一中酸性岩浆过渡的特点; 2)喜山期钙碱系列中酸I生岩浆岩一石英正长斑岩呈小岩脉侵入; 3)矿石具有较为典型的网状细脉侵染状构造特征; (2)矿体规模、形态、产状: 根据笔者对炉坊铜矿开采区现场的地质考查认为,炉坊铜矿矿体的北东翼由于已被红河剥蚀,在红河 河谷南岸可见少量存留的次生残积铜矿堆积体。而矿体的南西翼目前民企开采揭露的矿体,仅为矿体东部 靠近炉坊背斜轴部的一部分(见图3、图4);结合开采现场作业面所揭露的矿体厚度(>24m)分析,其 矿体南西翼的延伸部分及采区西缘至斐脚豹子硐(约lO00m)的较大范围内,尚有较广阔的找矿空间, 据此可推测出炉坊铜矿矿体的走向长度>1 650m,宽>400m。该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的 产状呈NWW向,倾向SW,倾角25~36。;采区揭露的矿体厚度东部较薄(4~6m),平均品位1.43%; 西部较厚(20~26m),平均品位1.87%;从目前矿山开采作业面现场所揭露的矿体露头来看,该矿体应 为产于斑岩岩体围岩中的,受围岩产状控制的层状、似层状矿体。矿体的产状、形态,与C 地层密切 相关,故在下一步对矿体的勘查工作中,应充分考虑C 地层对矿体产状、形态的控制因素。 90 南 地 质 33卷 METALLOGENESIS RULE OF DAWANSHAN MAGNETITE DEPoSIT.MoUDING LI Shi-ying (chuxiong Exploration Institute,Yunnan Bureau of Nonferrous Geology,Chuxiong 675000) Abstract:Proterozoic metamorphic rocks are widely outcropped in Anyi area of Mouding.“Dawan-type’’ poor magnetite deposit is in the epimetamorphic magnetite--bearing greenschist of Proterozoic Longchuan Group Gu・- mo Formation Member III,the surface high precision magnetic anomaly is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ore—bearing bed, the ore deposit belongs to the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sedimentary metamorphic type poor magnetite depos-- it.The ore deposit has become medium—large scale by the exploration in many years,with good prospecting potenti— ality. Key Words:Volcanic--Sedimentary Metamorphic Type Poor Magnetite Deposit;Dawanshan,Mouding (上接第79页) A PROBE INTO TH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ITY OF LUFANG CU DEPoSIT IN HONGHE.YUNNAN CHENG Kan,LUO Jian,ZHOU Yun (Yunnan Company(Ltd)ofSn Mining Group,Gejiu 661000)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feature of Lufang Cu Deposit,we have the proof of genesis type of ore deposit and the prognosis of prospecting potentiality. Key Words:Feature of Lufang Cu Deposit;Ore Deposit Genesis;Prospecting Potentialit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