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学习2的加减法》含
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学习2的加减法》含反思 引言:
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加减法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而学习2的加减法则是基础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一堂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以学习2的加减法为主题的教案设计进行介绍,并对教案的实施进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能通过故事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能自信地计算2的加法和减法; 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
1. PPT幻灯片,包含相关的图片和卡片等; 2. 数字卡片,用于数数和排序;
3. 教具,如小石子,糖果等,用于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问幼儿“你们看了什么?有哪些东西是成对出现的?”引导幼儿回答。然后引出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目的。
2. 认识数学符号“+”和“-”(10分钟)
第 1 页/共 3 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通过PPT幻灯片教授“+”和“-”的意义,并与实物物品进行配对。教师向幼儿展示两个数字卡片,然后把两个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幼儿看到“+”和“-”的运算符号,引导幼儿认识这两个运算符号的不同意义。
3. 学习2的加法和减法(15分钟)
通过PPT幻灯片向幼儿展示两个数字卡片,如“1”和“1”。教师问幼儿“1加1等于几?”,引导幼儿回答“2”。然后反过来教授减法,“2减1等于几?”引导幼儿回答“1”。通过多次的练习,让幼儿掌握2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4. 游戏练习(20分钟)
教师将幼儿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小石子或糖果。教师出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题目,如“2+1=?”和“2-1=?”等,让每个小组按照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的数量的石子或糖果放到一边。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幼儿对2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总结(5分钟)
教师通过回顾学习,帮助幼儿总结和巩固所学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例如“两个1加起来是几?”和“2减去一个1是几?”鼓励幼儿回答。然后对幼儿的学习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四、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于数学符号“+”和“-”的理解比较容易,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这些符号。但是,对于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理解上,一些幼儿还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巩固幼儿的基本概念,例如通过实物的方式让幼儿进行操作,让他们能够深刻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意义。
此外,游戏练习环节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和实践的机会。但是,在实施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程中我发现,有些小组的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加强小组合作的氛围,提高集体意识和参与意愿。
总之,通过本次教案设计和实施,幼儿们在学习2的加减法的过程中,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第 3 页/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