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管乐团的建设与训练方法的探究胡一帆1 李 腾1 王 祺1 吴桑妮2(1.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0;2.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教育方式也在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化教育过渡,素质化教育的主旨是激发学生潜力,注重学生的特长与个性的发展。管乐团在中学的普及与发展,对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提高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弘扬我国的音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中学管乐团;训练方法;音乐素质【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管乐团既然能够很好地迎合素质教育,那么,关于中学生管乐团的建设与训练必然要成为管乐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应思考的问题。想要让中学管乐团的水平能够有质的提高,就必须要在管乐团的建设以及管乐团日常训练方法上进行规范。笔者根据多年管乐团的教学经验,主要对这两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与总结,望能引起管乐工作者以及热爱管乐人士的共同探讨。一、管乐团的建设(一)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可以说是管乐团建设的核心环节。教师队伍始终穿插在管乐团的日常训练当中,完整的教师队伍配置能够提高管乐团日常训练的质量,降低训练难度。从管乐团乐器编制角度上来看,管乐团主要分为木管组、铜管组以及打击乐组。木管组分为长笛、单簧管、萨克斯声部,铜管组分为小号、圆号、中音号、长号、大号声部。木管乐器组的个性很强,因此,最好每个声部安排一名专业指导教师。铜管乐器的共性强,为了确保高低音的平衡,可以把铜管乐器安排成高中音铜管组与低音铜管组,并安排两名专业指导教师。高中音铜管组主要负责小号、圆号声部,低音铜管组负责中音号、长号、大号声部。最后,打击乐声部同时安排一名专业指导教师。由此可见,管乐团的师资队伍至少需要六名专业指导教师,才能完成管乐团的初步师资队伍建设。(二)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的建设主要分为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进行。管乐团的课堂氛围、授课方式不同于其他中学文化课程,且开设管乐课程训练有可能因为本校音乐教师编制不健全的情况,会存在外聘教师制度,外聘教师对于该校的乐团、作息、学生不太熟悉,就需要指派出专门的乐团管理教师,以便于对乐团和学生的管理。同时,管理教师也穿插于管乐团训练当中,组织与协调课堂纪律,可以大大提高管乐团指导教师的教学效率。其次是学生的管理团队,教师必须让专业能力和责任142 Northern Music
心强的学生担任团长,并选出每个声部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声部长,这样才能使整个管乐团的管理更加规范、更加标准。(三)规章制度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规章制度能让管乐团的运作更有效率。在管乐团的建设初期,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拟定出符合该校学生情况的严格的规章制度,用这些规章制度去规范学生,让管乐团全员树立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并设立考核制度,优胜劣汰,让全员在集体主义观念下同时具备竞争意识。(四)人员选拔在人员选拔上,采取志愿报名原则,拥有管乐团乐器演奏经验的同学优先。没有经验的同学要通过系列的音乐基础知识考核(简易视唱练耳与乐理)以及先天演奏条件考核(肺活量、身体素质、牙齿、嘴唇、手指等)之后,找出适合学生吹奏的管乐器供学生选择。二、管乐团的日常训练当管乐团的师资队伍、管理团队、规章制度以及人员选拔工作完成之后,管乐团的日常训练就能步入常态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进行日常训练的问题。(一)教材的选定中学管乐团的日常训练,离不开对于教材的合理使用。现如今,管乐团的教材种类繁多,且每一套教材都自成一套体系,如美国的《3D式管乐队基础训练教材》,以及日本的《管乐器的演奏与训练》等,都十分系统地将管乐团日常训练方法、训练曲目做以规划并投入训练当中。后来,国内将这些教材翻译并引进,作为国内专业的管乐团日常训练教材。此类教材适用于有一定演奏水平的中学管乐团体,但是用于初级中学管乐团的日常训练,会极大地增加中学管乐团训练的难度,适得其反。但笔者在多年的中小学管乐团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中学管乐团在使用了《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之后成功地度过了初级水平,(下转第144页)
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潜力,特别是对于那些音乐天赋较差或者提不起兴趣学习音乐的学生,更是需要积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告诉他们“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不仅仅是音乐课程,其他学科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样带有积极性的评价就会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为学习好音乐课程提供有利的支持。(四)科学引导,提升效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转化能力较弱,老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和学生互动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且及时进行课堂中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策略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中表现大象的这段音乐时,我在教学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课堂问题:同学们,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听后,有的认为是狮子,有的认为是老虎,有的认为是熊猫。初听,学生的这种感觉都是正确的,如果教师非得说只有大象才是对的那就不对了。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现个人的情绪。三、总结要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怀和期望,又能将音乐课程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又能培育学生奋发向上、积极思考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应亦许.和谐气氛欢乐课堂——探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施策略[J].北方音乐,2017,37(18):192.[2]黄永娴.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3]张沂.注重感官体验 培养音乐素养——例谈“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Z1):59-62.[4]曲佳波.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09(2).[5]姚妍琴.小学音乐教学中师生课堂行为转变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7).作者简介:史晓玲(1972—),女,汉族,甘肃省平凉市,大专,研究方向:小学音乐。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是必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但并不是随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需要在按照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开展有针对性的沟通,既(上接第142页)
从而更好地适用专业管乐团日常训练教材。(二)“AB团”的开设所谓的AB团,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将所有管乐团的学生划分成A团(高水平)以及B团(初级水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乐团学生不断循环,意味着管乐团的发展必须要用充足的后备力量。而AB团的开设正好解决了此类问题。A团是水平高的演出团体,B团是磨炼基本功的训练团体,新生或者零基础的同学加入乐团后,在B团中磨炼管乐基本功,等到具有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就可以提升至A团参加训练与演出。这样一来,乐团的新老生循环问题解决了。同时正好迎合乐团考核制度,A团考核不合格者移至B团继续训练基本功,B团优秀者直接晋升至A团参加训练与演出。(三)曲目的选择中学开设管乐团一方面是迎合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学校的艺术校园文化,这就意味着管乐团不能仅仅只是进行单方面的日常训练,更需要出来演出,因此,管乐团演出曲目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在管乐团的选曲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乐团的实际演奏水平,同时也要把选曲的意义放在是否能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与审美水平144 Northern Music
上,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音乐表现力上,这样才能使管乐团的演奏水平不断提高,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体现素质教育的意义。(四)“视、听、唱”的训练中学管乐团的开设更高层面的意义在于迎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对音乐更为深层次的理解。想要更好地融入音乐,更快地加入管乐团排练当中,机械式的学习是行不通的,要带着启发性地去培养学生看谱、识谱甚至视奏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听辨音准和节奏,甚至谈论何为音乐之美,并如何将这些抽象的东西以唱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中学管乐团培养“视、听、唱”能力的重要性。综上所述,中学管乐团的发展,离不开好的教师团队与管理团队,离不开严格的规章制度与选人原则,同时,也要有科学的日常训练方法作为支撑,才能保证中学管乐团健康的发展,从而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作者简介:胡一帆,男,汉族,江西横峰,助教,硕士研究生,上饶师范学院,研究方向:西洋管乐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