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林桦;廖志玲

【摘 要】手术标本的保管及送检主要是由手术室护士操作,手术标本的诊断是作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手术标本的送检已出台了相关的制度,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及流程标准,各医院的实施各有不同,导致标本丢失或不能按要求及时送检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我院2008年2月对手术标本送检制定了安全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学习并实施流程,加强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手术标本送检合格率,现报告如下。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9(008)004

【总页数】2页(P53-54)

【关键词】手术室/组织和管理;安全管理

【作 者】林桦;廖志玲

【作者单位】530022,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530022,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136;R612

手术标本的保管及送检主要是由手术室护士操作,手术标本的诊断是作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手术标本的送检已出台了相关的制度,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及流程标准,各医院的实施各有不同,导致标本丢失或不能按要求及时送检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我院2008年 2月对手术标本送检制定了安全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学习并实施流程,加强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手术标本送检合格率,现报告如下。

1.1 护理人员自身对送检标本留取知识欠缺,操作不规范,标本留取不符合要求[1] (1)快速冰冻标本体积微小,为方便放入容器往往会混入生理盐水,而浸泡过生理盐水的组织细胞间隙水份进入,形成冰晶,细胞水肿外形改变,影响镜下观察。(2)盛装标本容器或标本固定液浸泡不符合要求。盛装标本的容器过小,标本不能完全浸没标本固定液内,标本容器过大,浪费标本固定液。(3)盛装标本容器有破损,用物准备及使用时未按要求检查,导致标本固定液流失,起不到标本固定的作用。

1.2 医护沟通不足 (1)标本袋外标本名称与病理单上送检标本名称不符。因手术医生在手术台上情况紧急,口述的标本名称与下手术台后填写病理单标本名称不一致。(2)手术中标本留取种类较多时,器械护士未及时进行标本分类标注,导致术后标本分类困难,甚至发生遗漏。

1.3 交接监督机制不完善 (1)医生不能及时开出病理单或填写不全,导致手术标本不

能及时送检,延误病理诊断结果,影响患者进一步治疗。(2)各类登记本未健全,包括常规标本送检登记本、快速冰冻标本送检登记本,留取标本及送检标本时护士及辅助科室未按要求进行清点交接[2],填写登记。(3)器械或巡回护士交接班不严,外送标本护士与辅助科室人员交接不严,漏交或未交接手术标本,导致标本遗失的隐患。未按要求进行标本存放质量的查对,导致留取标本不符合要求。

质控小组针对标本保管和送检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了标本留取相关环节。在本流程中将责任落实到人,针对可能疏忽的中间环节,强调每一个班次的查对,交接班时做到双人交接记录,避免了标本交接不清的危险。

2.1 留取标本时确认标本的送检方式 (1)快速冰冻标本取出后器械护士将标本名称复诵一遍,巡回护士正确填写,配合装入标本袋,将标本袋的各个项目及登记本与器械护士双人核对,登记、送检人签名。(2)常规病理标本,术中取出标本后,器械护士将标本名称复诵一遍,按先后顺序放置在标有序号的标本托盘内,巡回护士将填写好的标本袋标注序号妥善放置在车下层托盘内。手术后巡回护士持病理单及标本袋与器械护士逐一查对并将标本装袋、登记、浸泡标本液,检查留取标本质量无误后双签名,妥善保存。

2.2 专管护士每周对各登记本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表1显示,实施标本送检流程管理前的手术标本问题发生率为6.33%, 2008年2月实施标本送检流程管理后,标本问题发生率降至1.12%,系统化、规范化的标本送检流程管理,对提高标本送检工作质量有显著意义。

(1)制定标本送检操作的标准流程的必要性,标本送检虽然已有相关的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科学严谨的送检流程,是保证标本送检及时及准确率的有效措施。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规范了护理操作行为,有本可依,有章可循。(2)手术操作台上使用有顺序标识分隔的标本托盘,在手术标本较多较杂乱时避免标本混淆或缺漏。(3)加强护士对标本保存及送检相关知识的培训,促使护士自觉的按质量要求进行操作,减少或杜绝标本留取不合格情况发生。(4)重视医护沟通,医生留取标本时器械护士应及时询问并确定标本的正确名称,妥善的放置标本,手术结束后,及时提醒医生填写病理标本送检单,再次核对手术标本名称,保证病理单与标本名称一致。 (5)消除护理不安全性是避免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3]。因此,我们加大改革和管理力度,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相关文献】

1 容桂荣,张萍萍,赵立民,等.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质量控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45.

2 洪鲜.病人辅助检查环节的缺陷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69.

3 阎成美,翁庐英,李妮,等.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7)∶5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