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N+Vv”成句条件浅析 ‘‘ 把+N+Vv,’成句条件浅析① 潘汜津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 [关键词]“把+N+Vv”;语义特征;句法和语义限制 [摘要】有些动词可以进入谓语动词重叠式祈使句“把+N+Vv”结构,而有些则不能, 原凶何在?前贤指出这应该与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但问题在于其语义特征难以提取,对这个问 题迄今尚无比较完满的解释。本文从动词的语义特征、句法和语义限制角度对该结构进行综合分 析,揭示了“把+N+Vv”结构成立的条件:(1)V所表示的动作的结果都有一定的程度和范围; (2)Vv+N语义的注重点可在于动作产生的结果而非动作本身。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一5306(2006)01—0050—05 An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of“Ba(把) +N+Vv”Construction PAN Si—iin (College of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10,China) Key words:“Ba(把)+N+Vv”structure;semantic features;syntactic constraints Abstract:up till now there are no perfect aHswers to the conditions of“ 口(把) +N+Vv”structure.Based on Zhang Yishengg analysis in 1997,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of“Ba(把)+N+Vv”sturcture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semantic features and syntax constraints.We point out that the action results of the verbs in such sturc— ture have semantic features such as“scale’’or‘‘stope”and the focus of Vv l N structure is not the verb itself but the result 0f the action. 1.问题的提出 陆俭明在《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1993)¨ 中有类似如下两组“把+N+Vv”结构 的比较(这里引用的是周国光、张林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2003) 中的例子): 甲 乙 把马刷刷 把马骑骑 把衣服洗洗 把衣服买买 [收稿日期]2006一Ol一04 [作者简介]潘汜津(t982一),女,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为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 ①本文曾在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年会(深圳,2005年12月)上宣读 彭小川教授、宗世海教授和匿 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谨致衷心的谢意。 ・5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把面包烤烤 把报纸念念 把酒热热 把面包吃吃 把报纸借借 把酒喝喝 把被子晒晒 把白薯煮煮 把车锁修修 把被子卖卖 把白薯运运 把车锁拆拆 把作业收收 把作业交交 把文章看看 把黑板擦擦 把文章写写 把黑板指指 对这个问题,陆俭明指出:之所以甲组能说,乙组不能说,应该与动词V的语义特征 有关。问题在于很难提取出甲组的Vv和乙组的Vv共同的语义特征。周国光、张林林 再 次比较了这两组“把+N+Vv”结构,他们也指出:由于很难提取出决定重叠的语义特征, 就目前的研究来说,还没能对这个问题给以比较完满的解释。 本文认为,分析此句式应结合语义特征、句法、语义限制这些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因素来 进行。下面试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V的语义特征、句法和语义限制角度进一步讨论 “把+N+Vv”结构的成句条件。 2.V的语义特征 陆俭明…、周国光等_2 都指出难以提取甲乙两组“把+N+Vv”结构中Vv的区别性特 征。我们认为还是可以概括出来的。这就是甲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结果都具有“可度量” 的语义特征(有一个可以概括为“数量”语法特征的上位概念),而乙组的则相反。 甲组动词的结果具有的“可度量”的语义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作的结果可有程度的不同。 甲组中,有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所表示的事物进行处置后,其结果在程度上会有 多种可能性。如“洗衣服”,可以随意洗洗,也可很认真地洗,其结果是衣服干净的程度可 有不同;而“买衣服”不同,买下就买下了,其结果不可能有程度之分。 再如“烤面包”,烤的时间可有长短,由此造成烤的结果在程度上就会有不同,或烤得 不是很透,或烤得比较焦;而面包“屹”下去以后就不存在了,也无程度可分。 属于这类的还有: 甲 乙 把酒热热 把酒喝喝 把被子晒晒 把白薯煮煮 把车锁修修 把被子卖卖 把白薯运运 把车锁拆拆 第二,动作的结果可有范围的不同。 甲组中,有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所表示的事物进行处置后,其结果在范围上也会 存在量的不同。如报纸有许多版面、许多文章,报纸中被“念”的部分可以只是题目,也 可以是其中的一篇或更多的文章,其结果有范围的不同;而借报纸是把所需借的报纸借来, ・5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把+N+Vv”成句条件浅析 就所借的报纸而言,不存在范围的问题。 第三,动作的结果可兼有范围与程度的不同。 如“刷马”,可以只刷某个部位,也可刷全身;可以一般地刷刷,比较干净就行了,也 可认真地刷,刷得很干净。而“骑”这个动作,对马本身而言,没有什么范围或程度的 不同。 再如“收作业”,被收的可以是一门课的作业,电可以是几门课的;另外,作业可能收 得齐,也可能收不齐,故可说“把作业收收”。而已经收来的作业均是有定的,要对它们进 行处置的话,就是把它们交上去,其结果同样不存在范围或程度的问题。我们可以说“把 作业交上去”,而不能说“把作业交交”,这恰恰说明“把+N+Vv”结构能成立的条件是 动作的结果要有范围或程度的不同。 同样的情况还如“擦黑板”。至于“指”这个动作,它对黑板本来就没有什么处置义, 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就更谈不上付’么范围与程度了。故也不能说“把黑板指指”。 由此我们归纳出甲组V的区别性语义特征的一个上位概念:V具有“数量”语法特征。 动作结果都具有一定程度或范围,具有可度量性,可以说它们都有一个“度”,具有一定的 数量范围。乙组V在数量上只体现为一个点,而不是一个数量区间,因而乙组不能成立。 3.句法、语义的限制 3.1 动词重叠和“把”字句的相容性考察 “把+N+Vv”成立与否还涉及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和“把”字句的语法意义能否相容 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如果不用“把”字祈使句这种格式,甲乙两组中的动词重叠形式都 是可以成立的: (甲a)刷刷马 洗洗衣服烤烤面包 念念报纸 热热酒 晒晒被子 煮煮白薯 (乙a)骑骑马 买买衣服吃吃面包 借借报纸 喝喝酒 卖卖被子 运运白薯 但二者的语法意义略有不同。甲类Vv以表示动量为主,表示一个有明确动量的短时性 行为。乙类Vv以表示时量为主,表示一个无确定时量的经常性行为。而“把”字句有处置 性和结果性的语法特点,若将动词重叠和“把”字句的语法意义结合起来考察,可以得出: 甲类Vv与“把”字句处置性和结果性的语法意义相容,而乙类Vv与“把”字句处置性和 结果性的语法意义不相容(张谊生,1997) 。故甲组能成立,乙组不成立。 从动词重叠和“把”字句的相容性考察,张谊生 已经给出了以上完满的解答。张文 指出甲乙两组这两类Vv的不同语法意义,并以此来分别考察其与“把”字句的相容性是对 的,但他“甲类一般不带有尝试性,乙类大多带有一定的尝试性”的提法却值得商榷。其 实甲类同样可以表示尝试义,它们和“把”字句的结合也可带尝试义: 你把衣服洗洗(看看能不能洗得干净)? 你把酒热热(看看这酒能不能加热,会不会变味)? 乙类也并非多带有一定的尝试性,而表示的是无确定时量的经常性行为。如: 退休以后,在家喝喝酒,看看电视,打打扑克,日子过得挺自在。 3.2 “Vv+N”语境提示义的自足度和“把”字句的相容性考察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复杂的句式,我们认为考察其成句条件还要考虑到句法环 ・5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境的制约。以下两组动宾式都可以成立,但强调的焦点可有所不同。试比较: 甲b 乙b 刷刷马(马会干净一点) 骑骑马(马?) 洗洗衣服(衣服会干净一点) 烤烤面包(面包会焦一点) 买买衣服(衣服?) 吃吃面包(面包?) 乙b只注重于V本身,其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不太能预见。而甲b并不只注意于V本 身,它还可提示由V所产生的某种可以预见的结果,含有某种预设。张谊生 归纳出:甲 N都是处于一个不如意或有待改善的状态中,甲Vv都含有相对明确、自足的语境提示义, 对于被祈使者来说,即使脱离了一定的语境,其动因也是清楚的: 把羊肉热热(肉冷了/肉不够热) 把车锁修修(车锁坏了) 而乙类Vv则缺乏明确、自足的语境提示义,对于被祈使者来说,脱离了一定的语境, 其动因不清楚: 把羊肉举举(羊肉怎么样了?为什么要举羊肉?) =l:把车锁拆拆(车锁怎么样了?为什么要拆车锁?) “把”字句最基本的句法语义是处置性和结果性,如果把这两组Vv+N和“把”字句 的语法意义联系起来的话,则甲b和“把”字句的语法意义相容,而乙b与之不能相容。 由此,从句法语义限制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把+N+Vv”的一个成句条件:由于 甲Vv都含有相对明确、自足的语境提示义,甲组“Vv+N”语义注重于动作产生的某种可 预见结果而并非只在动作本身,简言之,就是要有处置义。 某些句子孤立说时接受性低,但若将其置于一定的语境下,并与 定的语境提示语结 合,就变得可以接受了。一些不能自足的例子在提供一定语境的前提下可以成立: 把衣服拿拿 我采开门,你帮我把衣服拿拿。 “把衣服拿拿”单说不能成立。但在以上特定的语境下可以成立。此时,具有处置的意 味。但如果脱离这种特定语境,没有这个’‘‘处置”的语义,单这一个“把衣服拿拿”就不 能成立。前面提到“把文章写写”不能成立,但我们认为它却是可以成立的,尤其在一定 语境条件下进行考察就更为清楚: 行行好,你就帮我把文章写写吧! 总括之,甲类Vv是对在能预见的、待改善的状态中的N所进行的积极处理。“把+N+ Vv”有轻化、缓和的语气。 3.3 “把+N+Vv”合格动词的语义特征在句法形式上的某些表现 对于“把+N+Vv”的合格动词,其结果具有[+可度量]的语义特征,该语义特征 在句法形式上有一定的表现。比如表现在如下的句式中,甲组多数动词可以带不同程度的 补语: 刷马一(马被)刷得干净/刷得很干净/刷得不太干净 洗衣服一(衣服被)洗得干净/洗得很干净/洗得不太干净 烤面包一(面包被)烤得焦/烤得很焦/烤得不太焦 .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酒 (酒被)热得滚烫/热得很滚烫/热得不太滚烫 晒被子一(被子被)晒得干/晒得很干/晒得不太干 煮白薯一(白薯被)煮得透/煮得很透/煮得不太透 而乙组则不可以: 骑马 (马被)骑得?/骑得很?/骑得不太? 买衣服一 (衣服被)买得?/买得很?/买得不太? 吃面包一十(面包被)吃得?/吃得很?/吃得不太? 喝酒 (酒被)喝得?/喝得很?/喝得不太? 卖被子一 (被子被)卖得?/卖得很?/卖得不太? 运白薯一十(白薯被)运得?/运得很?/运得不太? 4.结语 本文结合张谊生的研究成果,从语义特征和句法语义限制角度进一步总结出“把+N+ Vv”成句条件:(1)V所表示的动作的结果都有一定程度或范围,具有“数量”语义特征。 (2)由于V有自足的、可预见的动作行为的结果,“Vv+N”语义的注重点可在于动作产生 的这种结果而并非动作本身。正是由于甲V有“度”(“数量范围”)的语义特征,动作的 结果因而会有所有不同,存在着一个与“把”字句处置义相关的“处置得如何”的问题, 与作为祈使句的“把+N+Vv”所具有的尝试义相容。 语义特征和句法语义制约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和影响的,在分析“把+N+Vv”成句 因素时,它们是可以互为补充说明的。此句式成立与否,还涉及诸如语境等种种较为复杂的 因素。本文粗浅地分析了谓语动词重叠“把”字句成立的条件,当然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 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15—116. [2]周国光,张林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8—209 [3]张谊生.“把+N+Vv”祈使句的成句因素[J].汉语学习,1997,(1):13—16. 【责任编辑蔡丽】 ・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