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第33期 南方农业 2017年11月Vol.11 No.33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Nov. 2017碳汇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探究吴友芳(翁源县林业局,广东韶关 512600)摘 要 造林碳汇主要通过植树造林、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同时,可以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使林农获得一定的收益,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上的多重效益。碳汇造林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生态恢复及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碳汇造林的概念,分析了当前我国碳汇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促进碳汇造林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关键词 碳汇造林;生态;绿色;温室气体中图分类号:S725;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301 碳汇造林的概念折扣。以上三大问题共同影响了项目实施的效果。碳汇造林是以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增加碳汇量(林木2.2 项目移交后管理中的评价标准问题能够吸收和储存的二氧化碳量)为目的,在林木的生长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缺乏标准,发展经验不足。碳汇过程中开展碳汇计量和监测的一种造林活动。该造林活造林属于新时期的一种新兴经济发展活动,因此,碳汇动强调林木的碳汇功能,对于碳汇计量和监测技术要求造林的发展经验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对于碳汇的比较严格,致力于发展林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计量和监测[1]。这两项工作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当前我会效益。目前,碳汇造林工作以政府为主导,林业部门国对于碳汇的计量和监测方法有限,而且欠缺监测的具负责筹措及管理的模式运行,以工程项目的形式通过市体标准,测量和监测在精度上达不到要求。无法有效评场化手段加以实施。在实践过程中影响碳汇造林成功的估碳汇造林工作的成效,特别是量化的成效,导致总结因素多样而复杂。工作不精确后续提高和改进工作难以进一步深化,对碳2 当前我国碳汇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汇造林的价值无法进行市场化评估和计量。碳汇造林项目的周期主要包括:项目前期的调查分2.3 项目使用过程的碳汇经济效益及市场化发展问题析及立项,实施过程,项目勘察及规划设计,项目施工碳汇经济效益有待提升,市场化发展滞后。目前,及监督,项目维护及管理,项目投入使用等过程。此处我国从事碳汇造林的主要经济收益来源于林业经济创造项目的使用有别于一般性的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实现的直接收益,主要由林业植被的出售、林下经济创造收生态及碳汇功能。适有机地结合碳汇的经济功能,提高益,这种经济收益模式并非是碳汇经济收益,如何将碳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碳汇造林就可以进入良性汇造林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需要转变发展观循环,避免有财政投入却不产出的负担。在项目实践过念,采取创新措施。程中主要遇到以下问题。2.4 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问题2.1 碳汇造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碳汇造林具有较大的生态效益和公益性效益,国家目前,碳汇造林通过市场化手段实施,加强了造会给予碳汇造林项目一定的财政资金扶持,但是,财政林过程中的责、权、利的关系,使造林工作人员的积极对于碳汇造林的支持有限,碳汇造林资金投入大,回收性得以提高,责任感得到了加强。但是,碳汇造林主要周期长,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很难实现创业发展,但面对的是集体经济林及生态林的改造工作,作业环境复是财政资金的长期投入是不可持续的,对资金使用的效杂,地形及地域气候特点对规划设计、施工作业、监督率既难监管也难提高,最好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管理等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直接对造林的成活率情况由于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缺乏标准,碳汇造林贷款融资没造成影响。第一,导致规划设计工作粗糙,树种选择及有参考标准,造成融资困难。在贷款优惠政策方面,国分布配置没有针对性,以致从源头上影响了造林方案的家对于碳汇造林行业发展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生态科学性,最终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第二,导致施系和社会资金良好的融合楔入机制。工难度加大,施工过程及成活期养护过程的可控性大大3 碳汇造林有效发展的解决策略降低。第三,导致工程监理单位及林业主管部门对现场3.1 完善勘察及规划设计的手段和方法操作过程的监管难度加大,对现场的监管的精准度大打勘察及规划设计手段的完善程度和科学先进程度,是碳汇造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没有高成活率,没有后收稿日期:2017-10-25期的高生长量,高碳汇量就无从谈起,投入收效会大打作者简介:吴友芳(1975—),广东翁源人,中专,林业工程师,研究折扣。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具体到种植方向为林业生态工程。地的山体条件,光照、水分、风向风力、现有植被、53南方农业2017年11月下正文-20171215.indd 532017/12/15 11:28:35吴友芳:碳汇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探究现有动物等生态因子复杂多变且各不相同,与之相适设、全球气候问题改善贡献力量。应的碳汇造林植物也各不相同。碳汇林生态目标实现3.5 开创碳汇经济效益,推动碳汇市场化的难度远远高于经济林的经济目标的难度。因此,碳有“绿色黄金”之称的碳汇交易,是近年来被许汇造林项目的规划设计比同一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难度多企业看好的一个潜在巨大商机,企业通过购买碳汇指更大、要求更高。标,可以储存更大的发展空间。开展林业碳汇交易,是首先,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借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护、增强森林助我国先进的超级计算技术和网络云技术,开发我国所蓄积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一种有山体的常年气候生态模拟应用技术。并且根据适地适有益探索,既能给林农增加一块财产性收入,也能调动树,乡土树种优先的原则,坚持育林先蓄水的方针,建社会各界造林育林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生态产品的生立水源生态辐射区为主轴的生态中心区概念,防止碳汇产能力,对城乡统筹、林业增效、林农增收都具有重要林设计生态目标模糊化。在规划初步设计前,先将碳汇的现实意义,是生态补偿机制和林业发展机制的一项创林项目的生态目标进行模型化的论证和模拟。新性举措。因此,应继续解放思想,以碳汇及生态系统其次,碳汇造林是系统化的生态重建或改善工程,重构为中心,根据各地情况对相关碳汇林地适当比例应重点推进、分步进行,即使在同一较大的地块造林也(具体比例具体制定)地加以生态经济化的混合开发利不宜过快地全面铺开急速推进,否则有可能由于生态恢用(开发用途也应以改善生态为中心,不能一边保护生复速度的不同调而导致总体投入效果欠佳[2]。态,却一边破坏生态),有效地吸引社会力量的投入再者,碳汇造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生态连续性的特(如项目PPP形式等)从而减轻财政投入的压力,开拓碳点,在碳汇造林配置时要打破经济林种植规则统一的僵汇生态效益、集体利益、投资方等多赢局面,从而确保硬思维,根据生态因素连续习性对植物进行精细的立体碳汇造林工作的可持续性和科学发展。层次的有序而自然的混搭,避免粗放化的设计方案。碳汇交易俗称“卖空气”,2017年9月16日,中国3.2 增减新型材料的使用绿色碳汇基金会一点碳汇专项基金执行委员会已经与开在种植阶段和成活养护期阶段加大逆向保水材料的化县政府正式签约,全面实施“一点碳汇点绿成金”开使用投入,使因水分变化因素对苗木成活的影响降到最化专项计划,并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一点碳汇专项基低,减少养护过程和后续抚育管理工作,确保种植和养金负责募集开化县碳汇林项目生产开发所需资金,浙江护成活率的可控性。一点碳汇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定向收储开化县林业碳汇指3.3 引进先进管理体系标,并通过华东林交所等单位打造的一点碳汇电商平监理单位及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大云数据管理方面的台,发动入驻平台的企业购买开化县林业碳汇,让林农投入,充分运用无人机等先进的管理及监察工具,对项“卖空气”也能赚钱[3]。下一步,开化县将通过“一点碳目调查、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项目维护期的监察评测汇点绿成金”开化专项计划的实施,撬动开化林业碳汇等进行全程数据化、实时化的管理,确保项目高质量的指标的精准生产、开发、收储,全面推动开化地区生态实施。避免了由于管理不方便,措施不到位,方法不得价值化,帮助开化农民通过“卖空气”增收。当,材料不充分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直接影响,从而实现开化县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具精准的监督管理。备碳汇交易的良好条件。开化县政府看到了这个巨大3.4 完善相关标准,加强技术合作的潜在市场,统一组织林农精准生产、开发、收储碳目前,相关部门应不断建立和完善碳汇造林碳汇计汇指标,把森林生态经营服务功能价值化,帮助林农量和监测的标准,为碳汇造林从业者提供更多的计量和卖碳汇创富。监测方法选择,为市场融资、银行贷款政策的制定及政3.6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完善贷款优惠政策府进行碳汇回购提供有价值的重要参考。此项技术标准碳汇造林利国利民,为有效推动其发展,国家和地如能有效开发及应用,将积极地推动碳汇造林各方面的区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碳汇造林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工作开展。此外,建立与相关碳汇技术公司合作的发展碳汇造林行业从业者提供有效支持。此外,还要不断调模式,借助合作技术公司,实现碳汇造林有效发展。整和完善贷款优惠政策,为碳汇造林解决融资难问题提近日,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应对全球气候变供帮助,在这一方面,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做出了深入研化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仟亿达亿碳管理咨询公司与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山西省沁水县达成造林碳汇项目合作,共同为促进山西近日,阿拉善盟苁蓉集团阿拉善沙生资源植物综合省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利用开发项目获财政部清洁发展委托贷款5 000万元。林仟亿达亿碳(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仟亿达业碳汇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效益,苁蓉集团阿拉善沙生集团旗下主营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资子公司,在林业资源植物综合利用开发项目计划投资15 086.9万元,建碳汇项目方面积累有丰富的成功经验。此次与沁水县的设梭梭-肉苁蓉规范化种植基地3 600 hm2、沙生植物园 合作,仟亿达亿碳将充分利用自身在国际及国内十余年101 hm2。通过种植沙漠地区耐干旱、耐盐碱的乡土灌 的碳交易经验,争取项目早日落地,为山西地方生态建 (下转第56页)54南方农业2017年11月下正文-20171215.indd 542017/12/15 11:28:35第11卷第33期 南方农业 2017年11月Vol.11 No.33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Nov. 2017自然恢复和人工重建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董小宁(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保护局,辽宁丹东 118200)摘 要 目前,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发生了改变,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无法通过自身的演变形式进行更替,影响了大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服务的能力,也打乱了人类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步伐。目前,人类开始发现森林系统的退化给人们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开始依靠先进的修复技术逐渐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草原、山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一些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率先使用生态工程和生物工程有效地治理了水体、矿山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渐开始重建和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结合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特有的结构特点,对已退化生态系统的分布和形式、引起退化的原因和整体修复的主要方法和技术、生态系统的机构和功能、目前气候变化的形式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的生态系统逐渐得到了重建和恢复,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于此,对自然恢复和人工重建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关键词 自然恢复;人工重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图分类号:S718.5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31在早期的生态系统重建和恢复工作中,我国主要使破坏,在选择修复方法时建议使用人工重建的方式。通用的方法是利用人工重建的方式。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过以上的比较,可以认识到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研究,发现人工重建恢复生态系统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重建,自然恢复的方式要优于人工重建的方式。恢复和应逐渐转化为自然恢复。但是,自然恢复又是一个比较重建生态系统就是要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并且整体复杂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单一地使用人工重建或修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是自然恢复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这2 自然恢复和人工重建对生态系统植被群落两种修复方式,对重建和恢复已退化生态系统的过程进结构的影响行了相关分析,主要包括森林微生物的种群、地下土壤植物和自然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构成了的物理变化、植被的多样性和组成形式等进行了分析,植被的群落结构,植物群落结构在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希望可以我国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恢复尽些绵薄之力。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指标特征。相关的科研1 自然恢复和人工重建人员在研究后发现,将自然恢复与人工重建有机结合,在目前重建和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自然界中,利用生态学的原理,有针对性地保护现存的植物,采取生物群落的组成取决于时空因素和自然环境,生物群落封山的方式重建和修复林木、灌木等,在保护现有森林的结构又会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恢复工资源的同时修复被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也可以恢作的过程中,老龄林和次生林所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会复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到目前为止,恢复和重因差异而慢慢地下降[2]。相关研究人员对我国北方的森建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最好的方法还是有效地结合自然林和沼泽的群落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就生物种群的恢复与人工重建。自然恢复与人工重建都有着各自的优群落径级的分布情况来看,使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恢复森势,自然恢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林生态系统所获得的效果要好于自然恢复,但从保持生得到的回报较多,通过自然恢复方式重建的森林有着较态系统多样化的方面来看,自然恢复的效果又好于人工高的稳定性,可以使森林的土壤、自然水源、生物的种重建。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又研究了我国南方的红壤群、森林中的微气候等得到有效改善,并可以基本达到区,研究主要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湿地松林、马尾松林和预期的效果[1];人工重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人为地控天然次生林,湿地松林和马尾松林的恢复工作主要采用制对森林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在恢复周期上相对较短且的是人工重建的方式,天然次生林主要使用的是自然恢性价比较高。如果所要恢复森林的生态系统已经完全被复方式,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使用人工重建方式恢复的湿地松林和马尾松林的自然种群的多样性要低于使收稿日期:2017-10-23用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引进的湿地松林的自然物种作者简介:董小宁(1971—),女,辽宁宽甸人,本科,工程师,研究的多样性要低于本土的马尾松林。自然恢复所经历的演方向为森林经营。替时间相对较长,是通过植物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55南方农业2017年11月下正文-20171215.indd 552017/12/15 11: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