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策略方法探讨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策略方法探讨

【摘要】项目式学习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意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不仅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一种拓展,还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策略

项目式学习,顾名思义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在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的同时,能够学习到不同层面的知识,并且协作创造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成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项目式学习目前在美国中小学中被普遍采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取提供一些关键素材,由学生组建团队构建一个学习环境,以动态的学习方法,更早和更深入的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更加主动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项目式学习更强调学生们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技巧和能力,包括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计划项目以及控制项目的实施,如何加强沟通和合作。

一、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意义

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处于一种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一次完整的学习之旅中去,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不同的挑战,不会过难,也不会过易,都能发挥自己的个性从而达到“流畅境界”,获得愉悦有效的学习体验。项目式学习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解决未来问题人才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团队合作,完整地经历针对问题、提出方案、修改方案、解决问题、形成成果、展示交流、评价改进各阶段。在持续互动中,经历复杂推理、思辨决策、远端迁移等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创生意义,获得知识与技能。项目式学习能够发展学生

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形成完善的学科观念、思维方法。

二、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策略方法探讨 (一)抓住关键问题,指向概念本质

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问题驱动法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探究方向。问题驱动法的高效化应用,首先需要教师设置的问题能够突出大概念,可以引领学生去探究相关的概念,并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实践体验和所学新知识联结起来。值得关注的是问题驱动既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要把握所教学知识中的核心概念,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加深对数学概念的领悟。教师以核心问题为切入点来设计问题,统领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本质问题。在本质问题之下,还要设计一些驱动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驱动问题的解决,一点一点解决本质问题。

比如,在“条形统计图”的项目学习设计中,教师在“天气”项目中提炼出了本质问题和驱动问题。本质问题: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作用有哪些?驱动问题:你如何知道每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整理数据并思考,我们需要统计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起点,教师在教学的起始环节,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天气问题,引入学习,通过让学生说出天气的代表符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这一问题的驱动引领下,导入“表示数据”“观察条形统计图”等问题的学习,这些问题学习的目标的实现,也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核心问题的研究领悟。最后,充分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挖掘数学问题,让数学的学习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知识时,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将百分数教学与项目学习法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应用某通信公司话费套餐优惠比较的素材,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更具体、生动地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含义。老师给学生呈现出三个套餐:套餐一:原价35元,现价30元;套餐二:原价60元,现价62元;套餐三:原价30元,现价25元。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计算、交流等学习过程终于得出:百分数可以体现出最优惠的是套餐三。通过应用生活化项目创设情境,促进了学生的理解,与此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进而转化为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重视全程评价,提升关键能力

通过对项目学习研究实践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项目学习可以逆向设计,主要对预期的结果作出适当的分析评估,使教学行为保持较高有效性。基于此,项目学习要设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其引领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因为对学习的每一环节形成整体的认知,以及所实现的目标状况有一定的把握,才会专注于项目化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需要主导者关注:主要的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数学的重要概念的理解,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等。

比如,在“条形统计图”项目化学习中,围绕不同的维度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核心概念与关键能力方面: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学会主动建构条形统计图的数学知识结构,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成果展示方面:了解條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学习品质方面: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知识,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协调解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这一形式不仅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项基本要求,而且符

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在应用项目式学习时,小学教师应明确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合理选择项目学习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开展项目学习活动,让项目式学习真正做到既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贯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既能满足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驰.渗透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 2020. [2]梁星梅.小学数学\"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以\"统计与概率\"和\"空间与图形\"教学为例[J].天津教育, 2021(12):3.

[3]何季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项目学习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 20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